《红色气质》,新华社《国家相册》栏目组 著,商务印书馆
百年党史波澜壮阔,其中有很多众所周知的人物与过往,也有不少鲜为人知的瞬间和细节。《国家相册》微纪录片栏目依托新华社中国照片档案馆馆藏历史照片,通过珍贵影像、视觉特效和人文讲述,引领观众重温家国记忆。自2016年9月开播以来,该栏目已经播出200多期节目,获得了很多荣誉。当“国家相册”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红色气质》诞生了。《红色气质》用中国照片档案馆独家收藏的珍贵照片,讲述了中国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艰难历程,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的伟大。
读《治国平天下:王蒙读荀子》,感觉到的王蒙先生不是一位耄耋老人,他仍像年轻时一样激情澎湃。这本书的特色在于结构追随内容的突破,不是古文、白文、注释、点评的惯常形态,采用的是“原文、转述、感悟”的结构。既然不是学术式的解读,王蒙将人生智慧融入其中时自然可以谈得很开。又因为原文及转述用的是中华书局权威版本的《荀子集解》和楼宇烈主撰的《荀子新注》等书作为参考,使得开放的阐发有了扎实的根基。
《大唐气象:唐代审美意识研究》是一本比较专业的书,是以唐代审美意识为研究对象的学术专著。从文论、书论、画论,儒家、道家、佛教,绘画、乐舞、雕塑等多个角度挖掘唐代文学艺术中唐朝人的审美意识,并提炼出开放性、兼容性、时代性、创造性等唐代审美的四大特点。
《风月同天:古代文化变迁中的细节》是一本有趣的文化随笔集,源自作者在媒体上的专栏随笔,所以接地气。罗列一下书的目录,就可以看出其中的好玩:火锅简史、月饼简史、古人春节吃喝玩乐简史、古代“高考满分作文”简史等,作者将这些称为“边缘文化史”,很切题。作家安意如评价这本书时说,生活是文化的承载,文化是生活的根源,两者如花照水,如水映月。
将近10年前,我曾经差一点编辑出版一本关于跑步的书。后来阴差阳错,没有出成,一直引以为憾。等读完这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跑步大历史》,我倒有些庆幸当年的决定。和《跑步大历史》相比,我差一点编辑出版的那本书太过平淡。那本书里,不会有人告诉你,当前人类奔跑速度的纪录是每小时45公里,马的速度是每小时69公里,印度豹的奔跑速度是每小时113公里……比较起来,人类跑得并不快,但人类胜在耐力强。
最后用简短的几句话介绍一下榜上的其他几本书。《太和充满——郑欣淼说故宫》是曾担任过故宫院长10年的郑欣淼的著作,书分为故宫物、故宫事、故宫人三部分,一目了然;《敦煌是我生命的全部——段文杰回忆录》是敦煌研究院原院长、敦煌学研究集大成者段文杰先生的回忆录;《荒野上的大师:中国考古百年纪》被称作“中国版《人类群星闪耀时》”,讲述的是赵元任、丁文江、陈寅恪、贾兰坡、梁思成等众多大师走出书斋,在荒野上找寻古代中国的故事,说的是事,表的是人,歌颂的是精神;《纸的文化史》讲的是纸的诞生和它的发展;《人类的明天会怎样?汤因比回思录》则是一位享誉世界的史学家对人类历史与文明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