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付费又添新玩家,这一次是老牌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在愈演愈烈的知识付费大战中,每天都在增加新的玩家。最近,又一个知识付费APP在苹果商店和各安卓市场上线,不过这个新的入局者不是某家创业公司,而是老牌杂志《三联生活周刊》。

一个由传统媒体推出的知识付费平台是什么样子?36kr记者下载了这一APP。记者发现:虽然它上线不久,但付费内容体系已经相当完备:在第二页“订阅”部分,可以看到“中读小课”和“中读专栏”、“封面故事”。“中读小课”包括一系列特定主题的课程,内容既有作者自己的音频,也有配合音频的图文。听完课程的读者可以在评论区向导师提问。而“中读专栏”和“封面故事”,则将《三联生活周刊》的部分专栏、封面报道、作者推荐文章单独放到线上发售,用户可以在APP中订阅这些专栏,或购买想看的封面报道,而不需要购买整本杂志。

不过,用户不能通过第三方支付渠道直接购买,而是要购买“读币”来进行充值。

96835427e0f2e951c582bc99a03dec51

据了解,这个定位于“内容发布和付费知识阅读的社交平台”的新产品在一个月测试期中已经交出不俗的成绩单:基于品牌栏目封面故事衍生的音频课程产品“封面课”上线以来共被订阅超过5000份,其中和封面故事《我们真的拥有亲密关系吗?》同时上线的20分钟音频课“通往真爱之路”,由心理领域知识网红、美国加州注册心理咨询师陈兑主讲,被订阅1700多份。同样从日常报道中衍生的音频课“听见”第一讲,由浑水创始人卡森.布洛克主讲《如何在中国辨别造假企业》也反响热闹。据了解,中读app将上线包括《苗千·和你一起读科幻》《和小贝一起读外刊》等一批和阅读有关的年付费订阅专栏,并且近期将有郎朗等知识大V的课程入驻中读平台。

据“中读”项目负责人介绍,“中读”是三联生活周刊对互联网“阅读”的新理解。“微博体,是典型的信息传播,快阅读,碎片阅读;而过去的传统书籍、杂志,是传统传播时代的知识生产,是慢阅读。那在这中间,有没有可能有一种新的阅读形态?我们希去尝试、探索和创造。”

“内容产业发展到知识变现,实际上,仍然在做加法。知识付费课程中大量的心灵鸡汤和成功学,让人们更加焦虑。我们希望中读在做知识的减法,在帮助人去焦虑。这是中读知识性内容的核心定位。”他说,“另外这也是我们强调中读社区性的原因。我们认为无交流不阅读。阅读时是安静的,但在这个空间之外,在这个空间的前后左右,人们需要更多的讨论、互动和分享,需要同道中人的互相推荐,读感沟通。这些基于阅读创造出来的内容,会加快知识和文本的传播,帮助人们节省阅读和获取知识的时间,也会帮助人们加深对文本的理解。让交流更深入,让学习更有效,让阅读更上瘾,也是中读的题中之义。所以中读是一个社区。一个优质内容创造和交流分享的社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是《三联生活周刊》1998年提出的广告语。“从开始,我们所希望的这个媒体是能在新闻、文化与生活之间找到一种关系,找到一座有自己特色的桥梁。而在这种关系中,新闻与文化是两个前提。”他说,“新闻有一个通俗的大众理解,战争是新闻,灾难是新闻,但真正对你有触动的新闻,是你在哪儿买房子,你的孩子上学能不能选一个好学校,那是人类恒定的持续性力量。我们希望找到,并能跟这种恒定性的持续需求接轨,和我们所处的文化、生活对接。因此《三联生活周刊》从开始便希望新闻只作为前提,由此我们开始一段观察、发现、了解、理解这个世界的丰富多彩,以及我们自己的柴米油盐与喜怒哀乐。在这过程中,发现世界并认识自我——生活,永远超越我们的想象。”

这位负责人说,“移动红利末期的时候,消费的深度挖掘正当其时。这个时候,聚合优质受众,比单纯获取用户人要有价值得多。考察一个网站上的一篇文章的占用用户的时长,考察互联网上的深度阅读,就比,过去考察网站的IP和PV指标有价值得多。简单说,谁在看?如何看?比有没有人看?要有价值,要更为关键。这有点像回到三联生活周刊出生的时候,它满足了什么需求?它恰恰是满足了以报刊杂志在数量性竞争的阶段性任务完成之后,高品质的阅读人群的需求。所以看上去,三联推出自己的无线端策略晚了,其实这个晚集一点都不晚。我们正当其时。关于互联网内容生态的重构,和一场以新内容和新消费为核心战场的战役刚刚开始。”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