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第4次修纂工作会议上获悉,目前,各史样稿均已完成并通过专家审查,点校工作正全面铺开。预计至2012年,部分正史可完成点校,交付出版。
1956年,时任文化部副部长的郑振铎首先撰文提出整理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版“二十四史”的建议。“二十四史”的整理工作,以1958年9月“标点前四史及改绘杨守敬地图工作会议”和毛泽东主席的批示为起点,一直到1977年11月“二十四史”点校本《宋史》出版为止,前后共历时20年。
由于当时政治、经济、意识形态等条件的制约,各史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缺憾。2006年初,在季羡林、任继愈、何兹全、冯其庸4位学术界前辈的呼吁下,温家宝总理明确批示,要求大力支持古籍整理出版工作,支持由中华书局提出的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的全面修订工作。
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于2007年启动。此次重新修纂,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被专家再次推敲:从广泛收集各种善本,到比较、选取一个最好的底本,再依据各种传世或出土文献校订史实、反复斟酌。专家指出,最新修订出版的“二十四史”,有望成为超越前人的上乘之作,同时也能为研究机构的古籍整理人才培养提供机遇。
“二十四史”是一部规模巨大、卷帙浩繁的史学丛书,全书共计3000余卷、4000多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