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在京发布《电子词典内容质量及版权状况检测报告》。据该《检测报告》显示,电子词典在内容及版权状况上存在一定问题。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国家级数字出版实验室对目前市场上10个品牌的14款主流电子词典产品(检测产品均为不具备通讯功能的手持式电子词典)的内容质量、版式规范及版权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电子词典相对于纸质词典整体优势较为明显:电子词典存储量大,一款产品通常包含多本词典,有9款被监测产品内置了15本以上,其中最多的一款产品内置了42本;从外观及操作方面看,电子词典轻薄小巧、便于携带,且操作简单、便于查询,大部分电子词典的查询时间在20秒以内。
不过,大多数电子词典产品的内容质量及电子版权授权情况堪忧。据《检测报告》结果显示,电子词典内置辞书的内容质量普遍存在问题,集中体现在差错率高,如标点符号使用错误、单词拼写错误、音标错误等;体例和格式缺乏规范,如释义编排混乱、段落没有缩进等;部分电子词典对辞书内容做了删减或增加,造成了内容的“缩水”和“注水”现象,缺乏严谨性;个别词典甚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政治性错误。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根据电子词典的相关版权信息,以国内正规出版单位为核实对象,对14款电子词典的版权状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14款受检产品共内置了271本词典,声明拥有正规出版单位授权的词典为86本,而经核实,实际拥有正规出版单位授权的为61本,占总数的22.51%。8款产品存在厂家声明与实际状况不符的现象,其中,共涉及24本词典,占全部被核实的86本词典的27.91%。
据《检测报告》课题组副组长、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数字出版研究室主任张立介绍,本次检测仅针对国内正规出版单位的辞书版权授权进行了核实,不包括民营出版机构及境外出版机构。“大部分出版单位都对版权核实给予了积极配合,同时,大部分受检产品或设有内置版权页,或在其产品说明书及网站中对版权进行了说明,表明电子词典的版权问题已开始受到重视。”不过,张立也坦言,电子词典的版权问题依旧突出,部分词典未经授权,有的则已超过授权期限,部分词典版权归属不明。值得关注的是,还有个别产品的自编词典声称拥有“独立版权”,而相关厂商是否具有出版词典的资质有待探究。
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在《检测报告》发布会上表示,电子词典在我国特别是教育领域具有广泛市场,而目前电子词典的内容监管尚处于“盲区”。针对电子词典内容质量和授权方面存在的不规范现象,《检测报告》建议政府方面加大监管力度,“政府管理部门应该考虑将电子词典纳入正式出版物管理范围,可以参照电子书的管理模式,授予相关资质。”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副院长魏玉山说。而相关企业也应加强管理,把好质量关,同时规范自身行为,消除侵权现象,保障电子词典行业规范化、顺畅发展。
据了解,《检测报告》检测时间自2009年年底历时10个月,为保证检测结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内容质量检测部分由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协助完成。
链接
检测的14个电子词典产品为:步步高朗文6988、步步高E900、好易通牛津全科王TA-3000、译科思日语王9000、好记星V1、好记星e8000、诺亚舟NP2150、诺亚舟NP3100、卡西欧译天下E-SF200、名人S928、名人CS838、快译典博彩V660、文曲星A-One、快译通牛津288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