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校对工作中的质量与思考

笔者从事校对工作20多年,校对工作给我带来了人生的充实与乐趣,有苦有乐,苦乐相随,其乐无穷。刚从事校对工作时,认识很肤浅,工作条件简陋,受当时工作装备条件与科学技术文化水平制约的影响,当时的校对工作就是传统的校对学理论认为的那样,其基本功能是“校异同”与“校是非”,且以“校异同”为主要功能。这与当时的校对环境与校对客体有关。随着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现在绝大多数出版社都建立了局域网,实现了采编工作网络化。当下,社会已进入“互联网+”的高速信息化时代,一切都伴随着信息化、大数据、云平台、人工智能的变化而变化。在新媒体、融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对出版社校对工作也提出了新的挑战。

校对是中国传统文化

校对,是知识领域内的一种特殊文化劳动。它需要校对人员以宁静的心态,充分发挥其智慧、经验、意志的潜力,在平和的氛围中完成工作。要求校对人员既要有宏观意识把握整体书稿质量,也要有微观意识,从局部出发、悉心校对,寻找书稿中有可能造成错谬的蛛丝马迹。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在校对领域就包含了对校对人员的尊重和对校对工作的重视。从西汉刘向以来,在中国古代文人眼里,校对,又叫校雠。他们是把书籍、文章中的讹脱视同“猎物”“逃犯”务必擒获、捉拿,当作灰尘、仇敌务必扫尽、消灭。后来,才有所谓的把那在学术和艺术价值上乘,没有讹,而且装帧、印制精美的图书叫作“善本”的说法。读书人、藏书家无不以拥有善本为自豪。显而易见,善本与劣本相比较存在而显得弥足珍贵。任何善本,都离不开高素质校对人员辛勤劳动和一丝不苟、锲而不舍的校对。否则,一部书稿内容再好,装帧再美,也将“乏善可陈”。用今天的话来说,没有高素质校对,就没有“造福当代,传之后人”的精品。在古代,重视校对的代表人物,除了刘向外,还有吴缜、宋绶、沈刻、顾炎武、段玉裁、章学诚等。到了近现代,又涌现了像叶德辉、梁启超、秋瑾、鲁迅、郭沫若、茅盾、叶圣陶、巴金、邹韬奋、陈垣、周振甫等一批著名人物。特别是陈垣,他有《校勘学释例》一书传于后代。此书刊行于1931年,书中归纳的四种校勘方法自成体系,被称为“陈氏四校法”,是对中国历代校勘学者校勘经验与校法条例的科学精辟的总结,由此奠定了他在中国校勘史上的重要地位。

加强校对制度管理

一个时期以来,图书讹谬过多,校对质量滑坡,除了出版社工作人员素养不高和管理不严,使得稿件“三审制度”和“三校一读”的制度不能有效的贯彻执行外,还与校对责任制执行不到位有关。校对不到位通常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员不到位,二是管理不到位。

人员不到位,是指担任校对的人员不称职,人在岗,心不一定在岗,保证不了校对质量。校对人员不到位这一现象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形是校对人员缺乏进取心和磨炼,自身的业务素养本来就有限,对校样中存在的差错缺乏必要的认识水准和辨别能力,脑、眼、手之间不能有效协调,使差错在经过了几遍校对之后仍然成漏网之鱼。第二种情形则是校对人员心态失衡所致。这种缺失并非由校对者的业务水准或心智所造成,而是由于心态不平和,心情不平稳,心力不集中,长时间让烦恼、浮躁、焦虑和急于求成缠绕自己,既不能纠正校样中直接的、明显的错,也不能发现间接的、隐蔽的差错,最终还是让差错从眼皮底下溜走。还有一些不正常的心理因素,如迷信权威、轻信作者、先入为主、自以为是等等,对发现谬误也会带来干扰。

校对不到位的另一方面是管理不到位。为保证图书质量,必须遵循一定的规范和程序建立完善的校对制度,保障必要的校次。不能保证必要的校次,是指从付印样排样开始到主编在清样上签字付印期间,不能贯彻“三校一读”制度,使之徒有虚名。良好的校对制度能够有效推进工作,提升校对质量。不设立校对,只抓几个精通文字基础的“人才”来进行编校合一的工作是不行的。有好的编辑,没有高素养的校对不行,有高素养的校对,没有足够时间保证必要的校次,要出好书也是不可能的。

加强学习,优化知识结构

技能当前,出版社要出版“精品”出版物,拥有一支高素养的校对队伍是不可少的条件之一。在当前的知识信息时代,一名称职的校对,不单要有语言文字功底,还要有科学文化、外语、计算机操作能力及一定的编辑能力和工作经验。并顺应时代潮流、不断学习,吸收新的校对文化信息,努力提高自身校对水平。但光有知识并不能保证一定会在工作中有好的效果。只有把外在的知识运用在工作与实践中,自觉行动时才能转化为生产力。因此一名高素质的校对,是能把知识与能力结合起来的实践者。

对校对人员来说,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没有相关的知识,就很难形成相应的能力,不具备校对业务知识,就没有良好的知识结构,就很难形成真正的校对能力。校对人员要优化知识结构,应从三方面入手:一是要掌握出版、编辑方面的专业知识。这些知识包括国家关于图书、期刊、报纸发行的法律法规和规范标准,校对的地位和作用、校对的客体,校对的基本功能、校对方法、校对软件的应用等等。只有熟悉并且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更好的提高校对效率和校对质量。二是要加强学科专业知识学习。知识信息的时代,校对人员所从事的工作专业性较强,隔行如隔山,如果对所从事的专业领域和稿件知之甚少,就很难从政治、思想、事实等方面把握稿件脉络,只能从语言文字、标点符号、数字用法、排版错误等硬性方面对稿件进行校改,而不能从“深层次”发现稿件的错误,这样就不能有效提高稿件质量。因此,出版校对人员除了要加强校对方面学科内的知识学习外,还要尽可能加强学科外知识的学习,尤其要加强与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学科知识的学习,提高自己鉴别错谬的能力和自身发展的能力。三是扩大知识面,开拓知识视野。校对工作可以说是内容广泛、知识广博、涉及学科门类众多的专业技术劳动。因此,校对人员要对各方面的知识都有所涉猎,成为“杂家”,养成经常学习的习惯,努力加强社会科学知识、自然知识、新兴交叉和边缘学科知识的学习,掌握现代电子工具和编辑校对软件技术等等,校对人员在工作中要发扬“四勤”精神,即勤问、勤学、勤记、勤积累,向书本学习、向老同志学习,在实际工作中形成具有自己风格和特点的校对方法和技巧,为提升校对工作质量打下良好的基础。

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

要做好校对工作还要有良好的心理品质。校对工作单调、枯燥、乏味,很容易使人产生懈怠心理,而这种心理正是校对工作的“大敌”,因此,校对工作者平时要养成“耐得住寂寞”的习惯,逐步培养耐心,只有这样,才能在工作中排除干扰、去除杂念、全神贯注、一丝不苟、认真细致的工作,才能从严思考,反复查对,不给错谬任何存留的机会,一丝不苟的高效率完成校对工作。

所以,校对者的心理状态对校对质量起着重要作用。人处于正常的心理状态下,感觉清晰、思维敏捷、行动准确,从而能快速、高效地完成任务,若一旦跌入低谷、陷入误区,就很容易出错,导致工作效率下降。在校对工作中必须注意克服一些心理误区,消除影响感知和思维准确性的因素,力戒骄傲和侥幸心理,既不要想当然的处理出现的问题,也不要盲目相信作者的权威和能力,认为稿件没有什么大问题,更不要存在依赖下一个校次发现问题的侥幸心理,凡事要脚踏实地,从一点一滴做起,平时要培养和造就静心、耐心、虚心、细心、恒心的“五心”精神,从而使校对质量能有一个质的提高。

总之,提高校对质量主要目标是,抓好校对队伍建设,培养高素质校对人才。此外,还要严格执行校对责任制,倘若不严格管理,不按“三校一读”校对工作规范开展工作,校对质量还是难以保证。首先,在保证必要校次的前提下,不随便给校对人员增加工作量,不使校对责任制和“三校一读”规范流于形式。对重要的稿子,还要增加校次,增加人力,反复校对。其次,要给校对人员提供宽松、舒心的工作气氛和环境,尽量减少干扰校对人员的工作和情绪,使校对人员在平静、安稳的工作氛围中进行工作。再次,要建立监督、评比、激励机制和奖惩机制,激发校对人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力,提高校对人员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把校对工作做好。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