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以影视制作、动漫、出版、户外媒体、广告创意及代理为主的中国文化创意产业已经披露的投资事件为29起,已经披露投资金额总值为2.46亿美元,相比于2009年的投资案例及总金额实现双升。从各细分领域的投资情况来看,借助国有出版集团改制之春风,出版业及其相关领域的投资事件渐现,资本开始有选择性地进入此类领域。
据清科研究中心分析认为,资本对于传统出版企业关注提升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首先,从外部原因来看,文化创意产业整体发展呈上升趋势及文化创意产业专项资金破茧批量而出。2010年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五中全会召开,再次将发展繁荣文化创意产业提升到战略高度以期加快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此外,10余只文化创意产业专有投资基金相继成立,在共达300亿元资本量的引导下,影视、出版业、文化传播等鲜有私募股权基金进入的领域企业相继获投。
其次,国有出版集团转企改制推动中国出版业市场化。一方面,改制后,国有出版集团与民营出版集团同台竞技,必然需要摒弃原有的“官僚”作风,以市场为导向,在进行资本重组的过程中,将利用其庞大的资金与销售渠道抢占市场,同时,行业上下游并购与引入战略投资将成为推动其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另一方面,民营出版集团在这一历史节点中,虽然具有优秀的市场化运营及图书策划能力,但面临更为严峻的竞争与挑战,资金短缺问题将尤为显现。这均为资本提供了切入的机会。
再次,数字出版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尽管数字出版在中国属于新兴事物,但是自2009年以来,中国数字出版的参与者竞相涌现。一是以汉王、方正、爱国者等为代表的终端厂商或服务提供商,二是以中版集团、磨铁图书等为代表的传统出版集团,三是以盛大、当当为代表的互联力量,四是以华阅数码、博看为代表的新兴数字出版力量,五是以中国移动、中国电信等为代表的电信运营商。几种力量的融汇,带来竞争的同时,必然孕育新的市场机会与庞大且快速的市场增量。这对于资本的吸引力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