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数字出版格局

“十一五”时期,我国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增长迅速,从2006年的213亿元,增长到2010年的1051亿元,5年间平均增幅接近50%。其中,手机出版、网络游戏出版和互联网广告三项产值均超过300亿元,占数字出版总产值90%以上,成为数字出版产业营销收入的重要支柱。2010年数字出版总产出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出的比例已接近10%,成为新闻出版业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格局  东

上海 建设数字出版 产业高地

上海已形成了3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子书内容平台和终端品牌,实现数字出版总产值528亿元,在占据产业制高点的同时,也为产业未来发展积累了实践经验。在推动数字出版新业态发展的同时,上海数字出版企业还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向上的宣传基调。

作为数字出版的领头羊,经过3年时间,上海数字出版已实现总产值528亿元,同时为产业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认识基础,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2010年,上海市数字出版产业销售收入超过220亿元,比“十一五”初期增长465.55%,占上海新闻出版总产值(988亿元)的22.27%。其中,手机出版销售收入10亿元;网络文学出版销售收入5.5亿元,继续领跑全国;传统出版领域数字出版实现销售收入8.3亿元,同比增长近20%;数字印刷企业实现销售收入30多亿元;网络游戏出版125亿元,占全国市场份额的1/3。上海淘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的《摩尔庄园》获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这是网络游戏出版产品首次获此殊荣。

上海数字出版企业聚焦重点在新兴领域,并全面发展电子书产业。目前,上海已形成了3个在国内有影响力的电子书内容平台和终端品牌。在终端方面,“辞海悦读器”、“亦墨”两个品牌产品去年销售收入均超过4000万元,并分别合作研发了彩色电子纸阅读终端。“锦书”电子书自去年第四季度发布以来,其销量及品牌关注度始终在国内电子阅读器终端市场中排名第二,2011年6月率先发布首款499元的产品,进一步加速了电子书向日常文化消费品转变的步伐。在平台方面,“辞海天下”致力于打造以精品文化内容为主的平台品牌;“新华E店”着力打造图书种类最为齐全的网上新华书店;“云中书城”在进一步完善网络原创文学出版的同时,扩大平台的开放合作并积极开发版权交易等衍生价值。目前,三大平台的系统建设日渐完善,投送渠道已从PC终端逐渐向苹果iOS终端、谷歌安卓终端及电视、手机等其他终端延伸。

上海市数字出版产业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受益于政府的重视。为顺应科技发展趋势,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多途径推动传统出版数字化转型。在推动数字出版新业态发展的同时,上海市还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和积极向上的宣传基调。2011年,上海市开展红色主题阅读活动,要求原创文学网站必须建立健全自审机制,鼓励网络原创作者与知名作家结对,提升创作境界。并加快启动互联网出版内容监管平台的立项建设,不断充实上海市数字出版内容审读队伍,提升审读能力和效率。

此外,上海市新闻出版局还将抓紧落实上海市数字出版“十二五”规划,持续深化推进传统出版转型升级,以努力探索推进数字出版产业发展和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建设的规律,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业的创新发展。

格局 南

广东 自主创新技术 领跑全国

广东省提出“实施示范工程、加快整体推进”的数字出版建设思路,通过重大项目加快新业态打造,通过示范工程带动全省产业整体发展,以“择优定点、竞投招标、试点先行、重金扶持、限期试验、先试后推”的运作方式,重点实施“八大核心工程”。

数字出版是新闻出版业的发展方向和潮流趋势,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着眼产业趋势和科技前沿,立足广东优势科学编制规划,在推动数字出版发展上起点高、行动快、力度大、成效显著。

目前,广东数字出版产业发展突飞猛进,产业规模快速增长,新媒体产品形态纷呈,自主创新的数字出版技术领先全国,已经成为“数字广东”建设中突出的亮点。2010年广东省数字出版总收入超过200亿元,约占全国数字出版产业总量的1/5,2011年预计超过250亿元,形成了门类齐全的数字出版产业体系。

为进一步促进产业发展,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准确把握数字出版产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跨所有制的独特属性,不断增强责任意识、服务意识和沟通意识,着眼于规划先行、管理先行、标准先行和改革先行,努力创新发展理念、创新管理方式、创新政策保障机制、创新工作思路、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创新技术应用。

同时,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制高点,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出台产业政策,制定目标规划,开展产业调研,探索发展新路,同时还成立产业联合会,创新战略合作机制,为加快推动数字出版提供了操作性强的实施方案,奠定了坚实基础和可靠保障。

针对产业现状和“高风险、高投入”的产业特点,广东省新闻出版局还提出了“实施示范工程、加快整体推进”的建设思路,通过重大项目加快新业态打造,通过示范工程带动全省产业整体发展,以“择优定点、竞投招标、试点先行、重金扶持、限期试验、先试后推”的运作方式,重点实施“八大核心工程”,引领新兴产业走上发展快车道。

此外,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坚持监管、发展双管齐下,积极探索网络出版有效监管新路子。广东省目前互联网站ICP备案总数近60万,名列全国第一,广东省新闻出版局一方面,着力形成快速反应机制、联动机制和长效管理机制“3个机制”,努力实现标本兼治;另一方面,加大网络文化建设力度,变消极为积极,变被动为主动,实现网络监管与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基础工程相结合、与顺应广大群众强烈愿望的民心工程相结合、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的希望工程相结合的“3个结合”,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和发展秩序。

格局 西

重庆 “云端”下的数字出版基地

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将以“云端智能城市”为基础,以云数据处理基地和全球云计算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基地为支撑,逐步形成以“云端”计划为特色的重庆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模式。

自2010年4月挂牌以来,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整体发展势头良好,对外影响力不断提升,有力带动了重庆市新闻出版业的转型升级,正逐步形成以“云端”计划为特色的重庆市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新模式。

到目前为止,基地已经入驻了华龙网、腾讯·大渝网、中兴通讯、华为等近100家数字出版及相关企业。2010年基地从业人员近万人,营业收入近80亿元,2011年前三季度产业增幅超过35%。基地内的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等十大产业门类初具规模。

在未来发展中,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将以重庆市建设“云端智能城市”为基础,以投资近千亿元的国际离岸云数据处理基地和产值近万亿元的全球云计算智能终端设备生产基地为产业支撑,以全国领先的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为产业纽带,努力形成“1+3+10+N”的发展新模式,并以此推动重庆市数字出版业快速健康发展,把基地建成中国西部地区领先的数字出版产业基地,为重庆建成城乡统筹的新闻出版强市奠定基础。

“1”即是打造一个高地——按照“三年基本建成,五年全面建成”的要求,以“云端”计划为依托,数字出版企业为核心、产业基地为载体、产业联盟为支撑,立足重庆、面向全国、服务世界,力争在“十二五”末建成数字出版产业园区3个~5个,入驻企业300家以上,在国内外拥有较大影响力的数字出版龙头企业10家以上,从业人员4万余人,营业收入突破300亿元,将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打造成为国内首个“云端结合的数字出版产业高地”。

“3”即是建成3个平台——即数字内容监管平台、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和中国出版发行交易云平台。

“10”即是培育十大产业门类——重点打造数字图书、数字报刊、互联网出版、手机出版、数据库出版、按需出版和数字印刷、网络游戏和动漫、数字音乐、数字教育、跨媒体复合出版。

“N”即是建设N个拓展园区——以基地为核心区,条件成熟时在重庆市建设若干个数字出版产业拓展园区,形成全市联动的数字出版产业发展格局,并形成完整的产业链条。

同时,重庆北部新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还正依托重庆云计算基地,整合全行业资源,以中国出版发行交易云平台为先导,打造一个集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和行政监管于一体的复合型平台,主要涵盖全国新闻出版资源数据库,新闻出版行政服务、监管平台,全行业要素交易平台,版权贸易平台以及全民公共阅读平台。云平台的建设将积极促进重庆市数字出版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格局 北

天津 发力数字出版薄弱环节

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瞄准我国数字出版的薄弱环节,在强化这些环节上下工夫,使之既符合当代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又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真正成为数字出版的产业聚集区。

作为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制定了差异化发展战略。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瞄准我国数字出版的薄弱环节,在强化这些环节上下工夫,把基地办出了特色,使之既符合当代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趋势,又能适应市场的需要,真正成为数字出版的产业聚集区。

截至2010年年底,我国数字出版几乎全部的平台运营商和渠道运营商都不是正规出版社所建,而是民营网络运营商或电信运营商通过开发增值业务进入,大多数出版社对数字出版缺少积极性。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自成立之日起,就担负起了在数字出版领域自主创新的重任,在网络交易、网络出版、服务外包、研发制造等方面进行探索,努力形成新兴数字文化和出版产业集群,积极参与推动我国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

成立近一年来,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紧抓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目前,由天津出版传媒集团主导的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网络平台“天下出版网”已开始试运营。

同时,针对当前数字作品版权得不到充分保护,著作权人的权益经常受到伤害的情况,天津成立了数字版权交易中心,主要内容包括:建立数字版权管理平台,提供数字版权的登记、认证、鉴定、监测、维权等;建立数字版权交易所,制定交易标准,提供交易、统计、结算及相关服务等,建立数字内容技术研发中心,负责数字版权相关技术的标准制定与研发等。

天津数字版权交易中心的核心功能是“三个职能和一个支撑平台”。通过技术职能、金融职能和服务职能以及建立公平透明高效的数字版权运营管理和服务支撑平台,建立一个版权公平开放的流转市场,建立全国最大、最全、最新的版权库,为开发者提供最优质的认证和咨询服务,为各平台提供最快捷方便的版权审核服务。

此外,2011年6月9日,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云计算中心举行了项目启动及签约仪式,这意味着天津数字出版基地完成了另一创举:以世界上运算最快的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为资源依托,实现了世界水平的云计算、云服务的行业支撑,能够极大程度地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助推企业发展。

目前,天津数字出版基地各项工作基本步入正轨,基地将依托版权交易所、云计算中心、数字出版公共服务网络等平台的不断完善和相关核心产业的发展,大力推动数字出版产业的发展。预计到2015年,基地内入驻企业将超过200家,产值规模超过100亿元,从业人员超过3万人,实现利税超过10亿元,并大幅拉动餐饮、交通、房地产及相关衍生行业的发展和5万人的就业。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