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十年积跬步 足下至千里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成立十年来,见证了出版界的改革与变迁,也经历了转制与挑战,并不断发展壮大,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下面则回顾一下集团公司十年来走过的历程:

一是顺利实现体制转换,成功组建了唯一一家中央级的文化产业集团。按照中央部署,于2002年组建集团,2004年成立集团公司,全面完成了“转企改制”各项工作,从根本上理顺了文化企业的产权关系,管理体制实现了历史性、根本性的变化。十年来,集团不断完善二级法人治理结构,不断深化计划决策、经营管理、绩效考核、责任审计和资产管理等方面的机制创新,切实作好员工身份转换和权益保障等具体工作,妥善解决历史遗留问题。2011年挂牌成立了中国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迈出了重要一步。

二是出版精品力作硕果累累,充分发挥了出版业“国家队”的表率示范作用。坚持把内容生产作为立身之本,精心打造一批代表国家最高水准的优秀出版物,出版单位的文化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十年来,集团入选国家“十五”“十一五”“十二五”规划及新闻出版专项规划的重点出版项目,多达600余种,其中《中国文库》《世界历史文库》《鲁迅全集》《汉译世界名著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中国大百科全书(二版、三版、简明版)》《二十四史暨清史稿点校工程》《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等国家级的标志性重大出版工程,充分展示了“国家队”的使命意识和强大实力,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在历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等国家级奖项中,集团累计获奖200多项,《辞源》《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简明版)》《长征》《天行者》《百种红色经典连环画》《羌山采风录》《百年西藏》等一大批精品图书受到表彰,获奖数量和奖项份量始终居于全国出版集团首位。还策划推出了《于丹论语心得》《哈利波特》《中国儿童百科全书》等一批畅销书、常销书,连续以7%的市场占有率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名列第一。同时,积极推进传统出版与数字化技术相融合,承担多项国家级重大数字出版工程,在数字资源建设、数字出版布局和新产品开发方面走在国内出版界前列。

三是产业规模逐步扩大,企业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从出版规模来看,集团的图书年出版总量从4663种增长到12901种,增幅176%;其中新书从2996种增长到6356种,增幅112%;重印书从1667种增长到6545种,增幅292%;国家一级出版社7家,名列全国第一。从业务板块来看,集团已经形成了内容生产、文化产品进出口、文化艺术品经营三大主营业务,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从经济总量来看,集团的二级单位由13家增长到27家;营业收入从24.34亿元增长到59.34亿元,增幅143.8%;利润总额从1.64亿元增长到4.16亿元,增幅153.7%;资产总额从46.15亿元增长到96.29亿元,增幅108.6%;所有者权益从13.01亿元增长到36.87亿元,增幅183.4%。同时,集团各单位员工收入、福利待遇与企业效益同步提升,在岗员工平均年收入从4.35万元增长到8.4万元,增幅93.1%。

四是“走出去”工作成效显著,国际传播能力不断增强。十年来,集团的版权输出总量由72项增长到493项,增长近6倍。出版物进口由9027万美元增长到17116.16万美元,增长89.61%;出口由702万美元增长到1080.94万美元,增长54.42%。海外分支机构数量由23家增加到29家,初步形成了跨国、跨所有制海外出版发行网络。

五是“三支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集团在实践中逐步确立了抓好管理人才、经营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的工作思路,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办法,建立了集团第一批人才梯队,各类人才数量和质量大幅度提升。目前由集团直接管理的各单位高级管理人员由最初的64人增长到112人;各单位经营管理人才1900多人,专业技术人才2700多人;特别是高端人才在业内占有明显优势,在“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百名优秀企业家”“韬奋出版奖”“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系统领军人才”等国家级人才评选中,集团入选人数全部居于行业首位。新员工考试录用和培训工作取得可喜成果,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员工由200人增长到近千人,十年间共举办培训班20次,参训1200多人次。

六是企业文化建设蓬勃开展,基层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进一步增强。精心组织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创先争优、学习型组织建设、“走转改”等一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在抗震救灾、承办国家大型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方面展现了“国家队”风采。紧紧围绕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固本求新、弘文致远等主题开展企业文化活动,在全集团树立强烈的改革意识、创新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使命意识。不断健全各级党、团、妇、工、职代会组织,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和职工思想政治工作,切实维护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积极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和群众性文化活动,突出文化企业的文化特色,营造了上下一心、团结奋斗的良好氛围。

总之,经过十年的拼搏奋斗,集团在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上实现了新跨越,在文化创造和文化导向上做出了新贡献,在产业规模和综合实力上实现了新发展,在经营管理和内部建设上开创了新局面。我们在筚路蓝缕、探索开拓的进程中,逐步加深对文化企业发展规律的认识,积累了一系列宝贵经验:一是要始终坚持正确出版方向和导向,切实担负起弘扬核心价值体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履行社会责任等一系列“国家队”使命;二是要始终坚持优秀的文化传统和高尚的文化品位,把服务大局与服务读者统一起来,不断为社会奉献“双效”俱佳的精神文化产品;三是要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大胆探索、勇于实践,不断实现文化生产力的新解放、新发展;四是要始终坚持走集团化发展道路,不断壮大资产规模、提升综合实力、扩大竞争优势,推动企业做大做强;五是要始终坚持科学管理,遵循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和现代企业管理特点,不断提高经营决策和管理考核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六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才资源作为企业发展第一资源,把干部队伍作为改革发展的骨干力量,把广大员工作为文化创新的智慧源泉,为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这六条经验,继承了集团品牌单位的优良传统,体现了集团十年来的成功实践探索,反映了文化企业发展的本质规律,一定要长期坚持、大力发扬,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责任编辑:李爱莉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