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6~17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召开2013年度工作会议。集团公司总裁谭跃作了题为《为建设“国际著名出版集团”努力奋斗》的工作报告。报告首次提出出版国家队的“文化央企”意识、大型企业意识和现代集团意识;首次明确中版集团特色道路的命题;首次确立打造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目标。
明确“团情”特点 探索特色道路
谭跃在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探索中国出版集团特色发展道路”。他指出,中国出版集团的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国家队”的具体体现,它的本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版道路。必须始终坚持党的核心领导,始终坚持国有控股地位,始终坚持教育人民、引导社会、促进发展的产业方向,始终坚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吸收外国有益文明的历史责任,始终坚持符合时代潮流、记录时代步伐、发出时代声音的出版使命,始终坚持企业化、集团化、市场化的改革路径,始终坚持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基本原则,始终坚持为了消费者、为了企业员工、为了公司股东的企业宗旨。
而“道路”源自对于“特色”的准确研判。谭跃指出,中国出版集团的特点十分鲜明,悠久的光荣历史、丰富的优质资源、著名的文化品牌、持续的出版能力、集中的高端人才、持久的产品影响。
他进而直言集团的“八强八弱”现状:“放在全国乃至国际出版环境看,我们的内容生产强,产业基础弱;品牌影响强,市场竞争弱;专业和大众出版强,教育出版弱;传统出版强,数字出版弱;积累性出版强,原创性出版弱;出版人才强,人才结构弱;国内市场强,海外影响弱;重点单位强,整体实力弱。在这其中,透露着体制机制、资源整合、科技融合和产业扩张等重大的创新能力问题。”谭跃指出:“忧患是一种“问题意识”,也是一种聚焦危机、明确目标、激发斗志的能力。我们因为历史悠久,应该忧患更重;因为国家使命,应该忧患更强;因为‘三化目标’的确定,应该忧患的更具体、更明确、更具方向性,更有艰苦、艰忍、坚韧的奋斗精神。”
找准定位选择 建设国际著名集团
“在发展道路的问题上,最重要的第一是定位,第二是定位,第三还是定位。我们的定位就是国际著名出版集团,这是我们坚定不移的道路选择。”谭跃在讲话中深入剖析,中版集团要建成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基本道路走向,是内容生产营销的更加专业化,更加企业化,更加品牌化,从而有效规模化,更快数字化,逐步国际化,进而实现现代化、大型化、国际化的“三化目标”。它的基本追求,是思想的先进性、内容的传播力和文化的影响力。它的产业思想,是看重经济规模,但不会离开文化的航道追求规模效应;是欣赏别人做大,但不会乱了方寸、错了步伐、丢了文化。谭跃特别强调中版集团在“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定位中对专业性的把握。“我们也要高度警惕专业化的内敛性,要学会在专业化基础上的工业加工方式、商业传播方式、数字表达方式,学会在专业化基础上的资源化积聚、资产化运营、资本化运作,学会在专业化基础上的规模化生产、规模化营销、规模化效应。”
报告对中版集团的科学发展之路进行了更加深入的剖析。谭跃指出,对于中国出版集团而言,全面建设、统筹协调,就是打造综合实力的基本要求和根本方法。在出版产业,具有激发力和控制力的企业制度,具有创造力和爆发力的科技创新,具有竞争力和扩张力的内容生产,具有凝聚力和影响力的企业文化,这四个方面是一个集团实现宏观层面全面发展的四大支柱。中版集团要有大型企业的意识,十分重视支柱性工作的全面布局;要有现代集团的意识,特别是注重制度创新和科技创新;要有文化央企的意识,高度重视思想的引领和文化的贡献。在企业制度、企业经营、企业创新、企业文化这四个方面的全面建设、协调互动中,谋求形成自己的综合实力和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