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重拾传统 走向世界

6月12日,将迎来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对于现今的年轻人来说,传统节日在记忆里只留下了除夕守岁、闹元宵、清明扫墓、端午吃粽子、中秋赏月的印象。我们的传统节日已经没有了“传统”的特色,这对中国人来说是痛心疾首的问题。所以,重振文化、重拾传统、回归传统节日原本的面貌是当务之急,而且正是在当下文化多元的今日,传统节日更有必要重回历史舞台。

目前,我国图书市场上,传统节日图书多以图像的形式复原一个个节日在历史中沉淀的画面,更多体现的是鉴赏性和收藏性。例如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节:图说民间传统节日》是一本以画册形式编辑出版的图书。书中全面讲述了20个最具有代表意义的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生动再现了中国民间节日的盛典,不仅是一本中国传统节日的实用读本,也是一本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者提供重要节日文化参考的图书。但是总体来说,传统节日图书的出版形式并不丰富,新书较少,内容也相对较为单一。所以,传统节日图书还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还需要在出版中注意体现一定的社会价值。

首先,传统节日图书应当体现对青少年的传统文化教育。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文化是十分宝贵的爱国主义教育资源,出版社应当充分利用这一资源,策划相关的图书出版选题,选取中国传统文化中颇具特色的元素,以故事为主线,立足于真实的民间生活,自然渗透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使读者在阅读中既感受到温暖和爱,同时也自然而然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唤起心灵深处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并长存记忆之中。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记忆·传统节日图画书》,通过春节、元宵节、立春节、春龙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冬至节、腊八节、灶王节12本分册,以生活故事为主线自然渗透,实现了心灵启迪、故事欣赏、传统文化学习等的融合。

而面向少儿阅读的传统文化教育图书,在文字上更需要推敲和精练,内容上也要更富有童趣。像连环画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节日故事》,书中的故事生动有趣,以此来吸引孩子阅读。比如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春节”,原来来自于一只怪兽“年”的传说;七夕节,来源于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的故事;而端午节,则是源于对伟大诗人屈原的纪念……

其次,世界的舞台需要中国元素,中国传统节日类图书是世界了解中国文化的重要渠道。我国传统节日的精神基础是儒家所倡导的和谐,强调有差异的多样性的和谐,所谓“和而不同”。这样的理念是一笔宝贵的人类文化财富,我们应该有一种开放的胸襟,吸纳世界先进文化,同样也有责任向世界奉献我们的优秀文化。因此,我们的出版人在考虑中国传统节日的世界意义时,应当以图书作为载体向世界宣传,昭示中华文明与文化。例如由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节日盛宴——中西传统节庆文化赏析(英汉对照)》,选取了最具代表性的中西主要传统节日,介绍了每个节日的起源、习俗、庆祝方式、节庆常用词语和表达等话题,让读者既能够学习到关于节庆文化的英语知识,又能够深入了解中西文化的丰富内涵。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