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我眼中的上海书展

采访人:潘启雯,任志茜(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受访人:李岩(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韩建民(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社长)、俞晓群(海豚出版社社长)、袁楠(译林出版社副总编辑)、李伟长(书评人)、贾立芳(《河北青年报》读书版记者)

一问

用一句话或几个关键词来形容上海书展,是什么?为什么?

李岩:“创意无限,书香溢远”。连续十届了,上海书展总能让书业界感受到我们所经历的书业现状、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前景,在热闹喧嚣中体会书香。而且所有的创意都是为了正确引导读者的阅读,通过阅读来改变生活与命运。

潘凯雄:和国内同类书展相比,上海书展最大的特点是,面向读者为读者服务。我们参加过各种书展,但上海书展的重头戏是直接面向读者,零售和各种活动都对读者开放。

韩建民:开放、共享、交流、提升。上海书展经过十年的精心打造,已成为更加开放包容、更具文化集聚功能的大型出版文化盛会,让读者分享全国各地的出版精品,让全国出版界在这个平台上得以交流、展示,同时也实现了出版者与读者间的良好互动,其价值对于提升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的文化品位和文化魅力是不言而喻的。

俞晓群:上海书展是大众阅读的节日。上海是一座有文化传统与商业传统的城市,书展的组织者十分清楚自己的定位,他们一是服务于出版商,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参展支持,达到丰富书展内容的目的;二是服务于大众,为上海市民提供购书方便。

袁楠:高规格的展览,懂得书的读者。李伟长:人多,书多,活动多。

贾立芳:开放,上海书展不仅仅是上海滩的文化盛事,而且是面向全国出版界的文化平台;交流,出版社组织的众多文化活动搭建了名家和读者之间沟通的桥梁;亲民,读者在现场看到感兴趣的书可以当场买下来。

二问

参加上海书展的经历中,您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什么?

李岩:2012年上海书展设立了“百年文脉”展区,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三联书店全品种图书展销,人气很旺。记者现场采访出版社老总、书业同行和读者,多位读者都表达了对三家老字号品牌的一致认同和对出版品质的高度认可,都能如数家珍般念出很多书名,让人难忘和感怀。

潘凯雄: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家王树增的《解放战争》,这本书在上海书展亮相。现在来看,《解放战争》是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非常好的一本书,但当时还是本新书。在上海书展,不管是和读者的互动还是和媒体的互动,都是很成功的。

韩建民:大飞机“开进”上海书展。2012年8月18日,“国产大飞机C919研制之路——大飞机出版工程助国家重大专项腾飞”专题座谈暨签售活动在上海书展举行,重要作者代表——中国商用飞机责任有限公司大型客机C919常务副总设计师、上海飞机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陈迎春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博士生导师刘洪教授与上海热爱读书、热爱飞机的读者朋友,面对面交流我国大飞机研制之路,以及大飞机图书的出版对科技攻关的助推之力。

俞晓群:最难忘的是2011年开始,海豚出版社与上海书店出版社联合召开的“两海文库”座谈会。所谓“两海”,一“海”是上海书店出版社出版的“海上文库”,另一“海”是海豚出版社出版的“海豚书馆”。这两套书的策划都是陆灏先生和他的朋友,版本都是小精装,偏重海派文化、海派学人的成果。2011年,“两海”首次在上海书展上会师,两方出版者与作者欢聚一堂;翌年书展期间,第二届“两海文库”在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举行,朋友们再聚首。

袁楠:2011年夏天,我们购下我国台湾著名导演吴念真作品《这些人,那些事》版权,并请到吴导亲临上海书展。活动现场热情万分又秩序井然的读者就令人惊喜——排长队签名时,他们捧着新书、捧着台版书、捧着吴导以前的剧作,甚至捧着剧照和碟片,书上沉淀了岁月的颜色,有的一签就是高高一摞,吴导耐心地一本本签名,认真地跟读者们说话,有些惊奇于彼此在内地的相遇。高规格的展览、懂得书的读者,两者相得益彰。次年上海书展,吴导出席“国际文学周”论坛,在随后的新书《台湾念真情》签售上,人如潮涌,吴导连水也无暇喝一口。离开上海的时候,吴导忽然说,这里的书展很有意思。这种记忆,伴随他又走过了多个城市,也深刻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李伟长:印象最深的是《零·小说酱》的首发签售活动,因为是我自己第一次组织策划的书展活动,放在中央大厅,从刚开始筹备到活动结束,很辛苦,但读者是难以体会到组织者付出了多少力气。

贾立芳:2012年上海书展,我从馆里出来,迎面碰见北京崇贤馆营销负责人孙彩亮,他来上海不是公司派出差,而是自费来上海书展学习经验。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很深,看来上海书展的吸引力还是蛮大的。

三问

您认为往届的上海书展在哪些方面有所缺憾?如何改进?

李岩:上海书展举办地上海展览中心地处市中心,周边交通较为拥堵;展馆结构和展区面积限制了更多创意的实现,已不能充分满足精品展示、出版物销售、举办活动和读者休闲的功能要求;建议设立专门的签售活动区,同场推广,积聚更高人气。

潘凯雄:上海书展的主办方这几年为办好书展做了很多工作、做了很多改进,如果说遗憾的话,还是觉得场地局促,比较拥挤,舒适度差一点;二是选在暑期举办,实在太热。这两个遗憾其实说来算是两难,一是市中心没有更大的场馆,一是暑期学生人流更多一点。

韩建民:作为一个拥有综合功能的大型出版文化盛会,上海书展在推动、发展、打造文化交流平台、实现中国文化走出去方面,成为重要的窗口,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希望上海书展能在提高文化品位的基础上,更加着力国际市场的开发,加强中外出版机构的沟通交流,推进国内外版权贸易,力争成为国际版权交易大码头,真正实现“从区域性地方书展到全国性书业会展,再到国际性书业会展”的转变。此外,期待上海书展在活跃的大众出版与市民形成良好互动的基础上,使学术出版成为上海书展的核心竞争力之一。与此同时,借鉴法兰克福书展、美国书展等国际著名书展的风格和元素,打造具有中国气派、上海特色的参展体验和视觉效果。

袁楠:读者非常热情,人流量很大,如果场地更宽松些会更好。场馆指示方面需要更加明晰。

李伟长:唯一的遗憾就是太热。

贾立芳:活动组织方面,我觉得尽可能把一些大家感兴趣的重头活动安排在比较安静的环境里,而且距离展馆不要太远。会展服务方面,希望能增加供读者休息的椅子,提供花样更多、口味更好而且价钱又不太贵的饮食,尤其是一些有上海地方特色的小吃,一方面读者的用餐需求得到了满足,另一方面也扩大了上海地方美食的知名度。

四问

您认为上海书展在哪些方面值得称道?如何做得更好?

李岩:一、上海书展每年每届都有新创新点,会展整体宣传声势较大,通过加强宣传报道的组织性、主动性、计划性、预见性,全面、深入、多角度、多侧面密集报道了书展的盛况,进一步提升了上海书展的品牌影响力和文化辐射力,使上海书展成为全国瞩目的文化焦点,效果很好。二、开幕式是一大亮点,每届都邀请名家参与,主办方就是要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涵,努力推动名人大家牵手百姓大众。上海书展不仅是大家名家云集、展示传播优秀文化的大舞台,也是广大老百姓享受精美文化盛宴的体验地。但名家与读者互动的时间短,建议设立专门区域或媒体专访区,加大名家与读者互动交流机遇。三、上海书展从首届开始,一直强调“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服务,为读者营造宽松、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在服务读者方面每届都有新举措:如上届设置寄书处和实现场内WiFi免费上网全覆盖等很多人性化举措。

潘凯雄:细节最值得称道。上海书展这几年在不断改进,从前年开始增加了国际文学周,请国外作家和中国作家进行交流。书展的文化交流不仅仅是国内眼光,还有了世界性的眼光,开阔了读者的眼界。有很多类似这样的细节,在不断丰富和完善着上海书展。至于如何做得更好,我认为,为读者服务、面向读者这样的基本宗旨要坚决坚持下去。当然,读者是多样化的,可以在坚持宗旨的前提下,让书展更丰富一些,专题性的东西也可以更多一些。

韩建民:升格成国家级书展的上海书展,其人性化服务设施,良好的购书环境,融洽的阅读氛围,都从不同层面展示了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独特的文化魅力。致力于将“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理念送入千家万户,上海书展契合了国家倡导全民阅读、提高国民文化素质和文化软实力的发展战略,凸显了倡导阅读、引导阅读、推动阅读的功能。弹指十年,书展如梦,相信在组委会、参展商和读者的共同努力下,上海书展必将成为市民文化生活的更重要的组成部分,而跻身国际著名书展之列也指日可待。

俞晓群:我的建议有三点。一是一定要保持与上海文化传统的结合。上海城市文化很有特点,且历史悠久,六十多年前它就是中国现代出版中心。这样的历史积淀,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建立起来的,上海的组织者应该珍惜。二是提升书展为大众服务的宗旨,千万不要搞形式主义,不要搞形象工程,不要搞重政轻商,不要搞狭隘的地方主义。三是尊重市场规律,建立长期稳定的书展运作模式,使全世界的书商都知道它、接受它、相信它,接受这个商业平台,把它变成自己商业活动的一个目标站点。这样才能保证书展内容的丰富,才能保证书商主动愿意来参加。

袁楠:组织好,主办方起点高,立意新,眼光长远独到;宣传好,形成品牌和特色,吸引力强;氛围好,读者和出版社参与度高,书香气氛浓,接地气。

李伟长:上海书展很人性化,很为读者考虑,服务细节、媒体消息、场外活动都有意思。

贾立芳:上海书展的服务做得不错。不熟悉的地方,跟志愿者问路,都会得到耐心的解答。在出口处还提供图书邮寄服务,这对于很多外地媒体来说非常有用的。

五问

您认为相关各方在推进全民阅读中应如何作为?

李岩:出版社应与著名媒体联合组织进行年度、季度好书评选,推进全民阅读深入开展。建议在上海书展期间召开一次座谈会,探讨如何利用新媒体,加大图书宣传推广活动,更好地引导民众阅读。建议《中国出版传媒商报》对我国三大华文书展做一个深度比较性的采访,即对香港书展、台北书展和上海书展的各自优点、读者参与度、销售数据统计、未来发展前景展望等进行比较分析。

潘凯雄:推动全民阅读,是一个持之以恒的工作。书展这样的形式,算是这样细水长流的活动中的重要节点。若书展办得好,就会成为城市的公众的节日。全民阅读不是运动式的,不是集中在几天内做的事,所以现在我们要考虑的,是如何把“节日”和“平日”有效衔接起来,而不是书展办完了就完了。主办方要处理好书展这样的“点”和阅读推广这样的“线”的关系,要考虑如何利用好重要的节点,尽可能释放书展的效应,考虑如何做才能影响民众的日常阅读。另外,大家都选择在重要的节点推出重点图书,但这种极大丰富带来的问题之一是,图书质量参差不齐。组织方和参展者,有义务要把最好的东西推荐给读者,但这显然不是三五天能解决的。

韩建民:结合不同群体开展丰富多彩全民阅读活动,积极探索推进全民阅读新模式。如我社每年会在上海书城开展“交大之星名师面对面——上海书城暑期公益系列讲座”,中高考命题专家、学科带头人、资深教研员、一线优秀教师与读者近距离接触,共同体验暑期学习的乐趣。目前出版社正积极与各中小学校、书店、图书馆、媒体同行建立健全日常联络机制,加强沟通交流,在广大公众范围内,倡导健康阅读生活方式。上海书展像一个市民园文化梦、阅读梦的平台,让我们看到了普通市民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状态,看到了他们对知识、文化和品位的渴望和梦想,这也坚定了我们出版人坚守使命、出版好书的信念。作为出版社来说,将以更大的热忱、更积极的态度、更务实的工作来推动全民阅读活动,助力实现中国梦文化梦上海梦。

俞晓群:目前我国书展不少,有专业性的,如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有政府搭台的,如一年一度、各个城市轮流坐庄的全国书博会;有各地的读书、卖书活动,如南国书香节、深圳读书月等。这些活动都值得称道,都是在传递所谓正能量,有益于全民阅读的成长,但产生的效果不尽相同。一个书展或读书活动的成功与否,有三个检验标准:一是即时效应,看书商参加的数量、媒体报道的数量、民众关注的数量。二是持续组织的可能性,读书活动是一个双效的活动,它不但需要有商业思考,更需要有文化思考,所以设计者需要有文化与商业相结合的战略远见,还需要有政府的支持与服务。比如上海书展的设计,将活动融入城市的文化生活之中,所以它可以持续存在,越办越好。三是立足本地,但要树立跨地区、国际化的发展志向与胆略。法兰克福书展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在它漫长的历史发展中,正是经历了从欧洲文化走向全球化的嬗变。这些年它将多元文化的融合问题处理得极好,成为世界公认的“第一书展”。认真研究它的发展史,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袁楠:图书馆是一扇特殊的窗口,出版社可以更多地和图书馆联系沟通,双方资源结合,使新书沙龙、签售等图书活动更加贴近读者,译林社在《芒果街的小屋》作者来中国和《毛姆短篇小说精选集》出版时,在上海市长宁区图书馆做活动,反响很好。

贾立芳:作为媒体从业人员,在推进全民阅读的过程中当然首要的是要在版面上推荐更多更丰富的优质图书,发挥提供资讯的作用。其次是构建读者和作家沟通的桥梁,多组织一些读书会、读者见面会之类的活动,让读者参与其中并且得到实惠。

责任编辑:ZhuJi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