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国大百科全书》背后的故事

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曾称之为“伟大的事业”,辞书专家吕叔湘称之为“不朽的事业”。它是我国出版史上规模最大的工具书,它被知识界、学术界誉为中国文化的丰碑。为了它,中国知识界、学术界全部动员起来了,众多学术泰斗不顾年事已高,3万名学术精英殚精竭虑。它就是《中国大百科全书》。

1993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出版实现了从无到有,圆了中国人的“百科梦”;2009年《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则把最新最美的“百科梦”变成了现实。今天,我们要给您讲讲这部书背后的故事,说说“钢铁”是如何炼成的。

大百科之父姜椿芳

时间回溯到38年前的那个春天,当中央编译局的几位负责人到北京秦城监狱接姜椿芳出狱的时候,他们听到了以“莫须有”罪名蒙冤入狱七载的姜椿芳第一次谈起他在狱中的设想:编辑一部属于中国自己的百科全书,填补中国缺少百科全书这类大型工具书的空白。此后的15年里,姜椿芳始终在为把这个“狱中奇想”变成现实而努力着。一部百科全书的编纂不可能仅仅依靠一个人来完成,所以如何聘请到众多领域的国内顶尖专家、学者参与到百科全书的编纂工作中来,是让姜椿芳极为重视的一件事情。为了体现对专家学者的尊重,患有青光眼,视力微弱的姜椿芳往往不顾行走极不方便的身体状况,亲自登门拜访、邀请。

1984年冬季大雪纷飞的一天,姜椿芳和一位同事顶着严寒敲开了季羡林的家门,他是亲自为季先生送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会委员聘书而来的,不过恰好季先生出门在外,只有季夫人在家。但姜椿芳在说明来意之后,依然捧着聘书,向季夫人深鞠一躬,递上聘书。“您太客气了,快别这样!”季夫人连连说道。而姜椿芳却认真地说:“等季先生回家以后,请您务必也像我这样把聘书交给他。”这是姜椿芳对那些参加大百科“战斗”的专家学者们的感谢。

至今,《中国大百科全书》在送聘书时依然保留着这个传统礼节。

学问人撑起的大百科

加入编辑《中国大百科全书》队伍之前,黄鸿森正在北京郊区门头沟忙着“深挖洞”——由于年纪大、力气不够,他的工作是推车。此时,黄鸿森原来的工作单位北京编译社被撤消,个人的政策没有落实,进商务印书馆未果。一天,他在北京图书馆查资料时,遇到了老友金常政。经过金常政、张曼贞伉俪的推荐,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阎明复“接见”了黄鸿森。见了面,阎明复要他下定决心参加百科事业,不要再找其他单位了。

“文革”后,刚刚落实政策,但是某些人对“改正‘右派’”还怀有成见,使他们找不到工作。从秦城监狱走出来的姜椿芳总编辑和阎明复副总编辑敢于承担“招降纳叛”的风险,为百科全书的编纂事业罗致了一大批人才。建社初期,就有四个“有问题的人”当上了副总编。其中,刘尊棋是局部平反、顶着叛徒的罪名进社的;周志成也是“右派”,此前在新疆“流放”了18年。

因为老引进“右派”“反革命”,人事部门负责人有意见,认为大百科用人不讲阶级路线。阎明复说,编百科全书要用有学问的人,如果感觉不合适,你可以到别的地方去工作。

编辑队伍如此,撰写队伍也是如此。著名力学家钱伟长教授1957年被打成“右派”,1979年还没有改正,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委就请他担任《物理学》和《力学》编辑委员会主任。可以说,第一部《中国大百科全书》的问世,也有“右派”“反革命”的一份功劳,有的人而且是功勋卓著。

编委名单上的“黑色方框”

“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毛泽东同志的这句名言,正是呕心沥血为大百科全书撰稿的前辈专家学者们的共同写照。白手起家时,姜椿芳和他的同人们当初四处招兵买马靠的是挤公交和步行。最初,出版社就在京城8个借来的地方办公,大家戏称“八大处”。由于当时编大百科纯属“赔钱活儿”,大百科的编校人员人均收入均低于同业人员,但是,工作的幸苦却是百倍的。

一位老专家曾说,为了大百科,他甘愿皓首穷经,死而后已。他的话说出了老专家的心声,也不幸言中了这样的事实。

考古学家夏鼐上午还在案头紧张地修改《考古学》卷概观性文章,但下午就突发急病进入医院。夏鼐逝世后,人们发现,他的床头、桌上堆满了编纂大百科全书的相关资料。和夏鼐一样,身患绝症的天文学家戴文赛临终前还在审定大百科全书的稿件,国际法专家陈体强在病榻上逐字逐句修改完几十万字的国际法条目后辞别人世。建筑学家童隽在写作《江南园林》条目时,在办公桌旁阖然长逝,留下了那段永远也写不完的字句“扬州以莳花闻名远近,清初……”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编纂过程中,从总编委胡乔木、奠基人姜椿芳到华罗庚、宋时轮、茅以升、胡愈之等30余位总编委会的委员们先后辞世。几乎每一学科卷出版时,卷前的总编委、分卷编委、分支主编的名单中都要添上几个黑色方框,很多人甚至都没等到自己主编或编纂的卷册付梓。但是,他们却把毕生所学留在书中,传给后人。

这种鞠躬尽瘁的“大百科精神”传承至《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纂过程之中。

一个疑问都不能放过

搞大百科全书最主要的问题是内容膨胀。在设计《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之初,编纂者们就计划用6000万字编纂,并涉及30万个知识点的索引。如何做到“瘦身”不瘦“质”,编辑们所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

为了考证和编辑好“外滩”这一新条目,负责该学科的编辑李晓红亲自从北京赶到上海进行实地考察。她还列出了表格,把外滩上每一个建筑物的名称都一一标出来,列出它们的新旧业主、建造年代、修复次数等数据资料,并把这些建筑物一一拍照核对。一次,编辑们发现收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的迈伦·斯科尔斯的出生具体日期在不同的资料上有不同的记载。为了核实准确,保证条目的权威性,编辑部内做人名专项检查工作的责任编辑朱虹让其在清华大学读书的儿子专门给在美国的迈伦·斯科尔斯本人发去电子邮件,询问其生日的准确时间,最终证实这位教授的生日是1941年7月1日。“我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年轻一点。”迈伦·斯科尔斯在回复邮件中幽默地说。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终于顺利问世。与第一版相比,第二版的字数由1.3亿字压缩到6000万字,“瘦身”几乎一半还多,但条目仍然是6万条,解释得更加通俗易懂,知识的供给量毫不逊色于第一版。

最合适人写最适合的条目

你知道吗?钱学森的夫人,中国女声乐教育家和女高音歌唱家蒋英也曾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作者。她为《音乐·舞蹈》卷撰写了“德国艺术歌曲”这样一个长条目,字数总计5500字。

蒋英自幼喜好音乐,她1936年随父游历欧洲,旅行意奥诸国。1937年进入德国柏林音乐大学研习,1941年毕业,随后获柏林德国大戏院之聘数度演唱,并与德国留音片公司“德律风根”商订出版唱片十年之合同。但这时候德欧战争已发生,蒋英便赴瑞士继续研究“和音学”。《中国大百科全书》副总编辑马汝军告诉记者,蒋英的德国音乐教育经历使她驾轻就熟地撰写了这个条目,而这也说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最合适的人写最适合的条目”的原则。

著名的社会学家、法学家、教育家,杰出的社会活动家雷洁琼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会学》编辑委员会主任,组织了全书的编纂工作。在此期间,她“述而不作”,仅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撰写过一个条目。而这出自她笔下的唯一条目是她为丈夫,中国社会学家、犯罪学家严景耀撰写的。

百科精神百科人

“如果说大百科是一座知识的宝库,那么编纂过程中体现出的这种爱国奉献、团结协作、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大百科精神’就是更加宝贵的精神财富,值得我们永远珍视和传承。”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社长龚莉说。

最初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是因为它是一部皇皇巨作,是我国最大的工具书。一提起《中国大百科全书》,笔者就想起新华书店的橱柜里,透过干净的玻璃看到的那一长排厚厚的、精美的书脊。《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笔者心中是神圣的、难以企及的。

经过几天的采访和阅读大量的资料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那一个个条目变得生动起来,每一卷《中国大百科全书》诞生前后的故事都让笔者动容。例如,在那个冰天雪地的日子里冒着大风雪亲自将聘书送到季羡林家的姜椿芳;例如,在生命最后一刻还在写作条目的童隽;例如,在心脏搭桥手术完成仅20余天就重新投入条目写作工作的李竞……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姜椿芳老人不顾视力微弱、身体虚弱亲力亲为地为每一位专家送聘书,还非要鞠上一躬的行为或许可以打上“迂腐”的标签;在现在的一些人看来,那诸多老专家老学者为了《中国大百科全书》鞠躬尽瘁,抱病工作甚至倒在工作桌前的事例很难理解。那是因为,在那个时代,《中国大百科全书》不仅仅代表了一种学风,更体现了历经浩劫的中国人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渴望与追求。

新的时代,是否依然需要这种精神?答案是肯定的。在新时代里,《中国大百科全书》也迎来新的契机,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将迎合时代特征和出版业的新发展趋势,但在其研究论证和编撰过程中,大百科人却始终将“爱国奉献、团结协作、科学求实、开拓创新”的十六字“大百科精神”铭记在心,贯穿于行。这是因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是中国的骄傲,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而这一皇皇巨著的编撰工作,无论何时,也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依靠严谨的学术作风和秉承科学可持续发展的态度才能够顺利完成。

“大百科精神”将永远延续下去。正如诸多接受记者采访的大百科人所说的那样,姜椿芳的“鞠躬”传承了下来,还会传承下去。在新的时代,要促进新闻出版大发展、大繁荣、大跨越,实现我们的新闻出版强国梦,依旧需要“大百科精神”。

责任编辑:ZhuJi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