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马汝军:打造数字化大百科

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副总编辑马汝军在他的网络自媒体上关注的人多达1981位,这些人中既有专家、学者,也有企业家、创业者,可谓五花八门。或许,这种利用网络特性保持对社会各阶层、各领域广泛关注和人文关怀的意识正来源于马汝军日常的工作习惯,而马汝军也说,跨入网络时代的第三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在编撰过程中,或许也会有普通用户通过网络参与其中。

网络版将成常态

在顺利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的编撰出版工作后,大百科人就把目光放到了网络这一新媒体领域中去,甚至大胆地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谋划为网络版。马汝军介绍说,当国务院在2011年年底批准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出版立项时,同样明确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要“建设数字化编纂平台、编纂发布和出版网络版、纸质版”的三项基本任务,这无疑指明了中国百科全书出版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让马汝军意识到,对未来的《中国大百科全书》而言,基于数字技术编撰出版网络版将成为常态,而纸质版也会在一段时间内和网络版共存。

目前存在很多种百科性质的网站,这些网站使用便利、数据存储量很大,但准确性和权威性也始终让使用者心存疑虑。“简单的内容数字化是无法满足读者实际需求的,我们要让老百姓能查到、能用到、能信任。”在谈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如何与这些现有的网络百科竞争时,马汝军如是说。在他的设想中,《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将把专家编纂的权威性和大众参与的开放性结合得更加紧密一些,在保证基本内容的权威性上还要兼顾使用者的参与性,或许会让普通用户参与到其中一些学科条目的编撰中去,使其内容和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也将设计一些评价的条目让网友和专家商讨。不过马汝军也表示,最终条目会经过专家的审核才能发布。这是由于《中国大百科全书》毕竟代表了中国的学术水平,即便是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权威性也必须得到保障。

经过2012年一年的调研,《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的整体设计已具雏形。虽然目前仍处在调研阶段,但马汝军透露,要将《中国大百科全书》网络版打造成为“国家公共知识服务平台”这一总体设计目标已经明确。既然要把网络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打造成为“国家公共知识服务平台”,如何做好“服务”自然是重中之重。在马汝军看来,知识服务如何去做,在一开始就要考虑好,否则将会永远落后。“第一步需要谨慎迈出,不能走错方向。一定要保持实事求是、谨慎的态度来做这件事。这也是大百科人一以贯之的精神。”马汝军举例说,正如编撰中国古代史内容,就要求编辑、作者写什么都要有根据。“我们的编辑都过于严苛地要求文字,不过,这是件好事。”马汝军认真地说。

敬畏学术敬重人

“精神”是马汝军在这次专访中屡屡强调的一个词。马汝军告诉记者,老总编姜椿芳在编撰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时给每一位专家鞠躬送聘书的这种行动正体现了大百科人敬畏学术、敬重人才、感恩作者,如果没有这种精神,《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撰不会吸引这么多作者。马汝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前几天,他应邀去北京大学化学系参加一个会议,会议的主办方请他为大会致辞。“我是学历史的,对于化学来说是外行,但是北京大学化学系一直与我们保持着良好的合作关系,是非常好的作者群。所以说这个会我必须要参加。”马汝军说,他去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认真真地鞠了三个躬。第一个躬是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已经过世的专家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曾经的作者而鞠,感谢他们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所作的贡献;第二个躬是为北京大学化学系健在的专家教授——《中国大百科全书》现在的作者而鞠,感谢他们为中国百科全书出版事业作出的努力;第三个躬是为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学生们——《中国大百科全书》未来的作者而鞠,《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已经启动,期望他们能参与进来。

马汝军说,对大百科人来说,《中国大百科全书》已经不仅仅是几套书,而是心中的一个神圣信仰,是一种“百科精神”。马汝军告诉记者,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2009年在《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出版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用16个字总结了百科精神,即“爱国奉献、团结协作、科学求实、开拓创新”。而这种精神其实很具体地体现在每一个大百科人日常的每一项工作中,已经融入到大百科人的骨血之中。马汝军坚定地表示,这样的精神还将在大百科人中间传承下去,他也一定会延续这种精神,让它发扬光大!

责任编辑:ZhuJi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