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黄鸿森:从编百科全书到做文章医生

“我也是90后哪。”9月23日,1921年出生的辞书编纂家、翻译家黄鸿森老人一见到记者就开起了玩笑。尽管已入鲐背之年,但黄老仍然精神矍铄、思路清晰,谈起参与编写《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的经历兴致不减当年。忆往事、翻资料,一上午的时间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飞逝。

参与编辑“开山之卷”

1979年6月,57岁的黄鸿森正式进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当时已经有近百人在做这项工作,我一去就上前线做《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的文字编辑。”他笑言,当时自己只是一个小编辑。

这个“小编辑”的资历可不浅。尽管正式学历只是小学毕业,但黄鸿森一直是个特别爱学习、肯钻研的人。自学俄文后,翻译过《世界通史》《苏联百科辞典》(《苏联大百科全书》的浓缩)、《简明经济学辞典》,主持翻译《政治辞典》《古巴地理》《近代史》等一大批著名作品。当时,国内用过百科全书的人都不多,像黄鸿森这样系统翻译过国外百科全书的人就更是凤毛麟角。“我从上世纪50年代就参与翻译《苏联百科辞典》,遇到疑难就去查母本《苏联大百科全书》,问题豁然而解。在翻译过程中受到了百科全书的熏陶,加上平素对辞书很感兴趣,对百科全书的体例、结构、运用语言方式还是比较了解的,况且自己还认真学过汉语语法修辞知识。”黄鸿森说,因此自己做百科全书的编辑,上手是比较快的。

《天文学卷》是《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开山之卷”,黄鸿森们边干边研究编辑体例、总结经验。“别人以为稿子齐了就差不多了,没想到,编辑部打磨的时间比作者们写稿的时间还要长,整整用了一年半时间。”那一年半,黄鸿森和同事们既要小心验证内容在专业上的准确性,还要考虑是否符合百科体例、名词是否统一等诸多问题。成书155万字的《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黄鸿森整整看了两遍多。

100页没挑出一个错

1980年5月,《天文学卷》终于要发厂排印刷清样了。在副总编辑周志成的带领下,黄鸿森和责任编辑金常政、林盛然,数学编辑戴中器来到了位于安徽绩溪的海峰印刷厂。

为什么会选择在安徽印刷?黄鸿森告诉《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以及理工科诸卷稿件,除了汉字外,各种公式符号、特殊符号等就需要1万多个,一般的印刷厂根本没有那么多种铜模。当时,全国只有科学出版社印刷厂、上海商务印刷厂和安徽海峰印刷厂三家拥有这些设备和技术力量。于是,国家就把这家由上海迁往安徽“小三线”的海峰印刷厂划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上海分社领导,专门印刷百科全书。

在印刷厂的简陋宿舍里,几个人一待就是4个月。黄鸿森至今难忘当时的情景:“睡上下铺,每天吃完饭就开始看清样,基本没有休息时间——我们不抓紧看,就会影响工厂生产进度。”1980年12月,《天文学卷》正式出版了。此时,距该书起步为26.5个月。出版后,出版社在北京举办了盛大的记者招待会。10多年未回乡的黄鸿森请了探亲假,此时正在阔别已久的浙江瑞安老家。

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之前,我国没有出版过一部现代、大型、综合性的百科全书。《天文学卷》出版后,有的人心怀疑虑:中国人能出百科全书?黄鸿森说,北京大学一位著名的数理逻辑教授就是其中一位。他非常聪明,有“计算机”之称,看了《天文学卷》100页竟然没有发现一个问题,这才表示认可。按每页2200字计,100页高达22万多字,北大教授没挑出一个错误,《天文学卷》编辑群体付出的心血可见一斑。

难忘“殉道者”与圣人

提起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开山元老”,黄鸿森最难忘三个人。

一位是后来被称为“中国现代百科全书事业奠基人”的姜椿芳。“他有两件事让人钦佩,一是积极倡议编纂出版《中国大百科全书》;二是克服一切困难,把非凡的倡议现实。”黄鸿森感慨地说,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动员了2万多学者参与,要组织2万人当兵都不容易,何况要组织这样一支知识大军?据他回忆,当时姜椿芳奔走呼号,只要开全国性的会议他都要动员专家学者共襄盛举,参加编纂百科全书。语言学家罗竹风称之为“几乎是‘传教士’的精神”。胡乔木也说:“我也只是被姜椿芳同志的殉教者式热情所感动”。

第二位是副总编辑阎明复。他后来担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兼统战部部长。阎明复当时在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罗致人才,最令人钦佩的就是他敢于用人。“阎明复是一个思想解放的人。”黄鸿森说,历次运动很多学者被打成牛鬼蛇神。“文革”结束,有的落实政策了,有的还求职无门。阎明复打破禁锢,罗致了大批在历次运动中受到冲击的抱璞怀珍之士参加《中国大百科全书》编纂工作。建社初期,就有4位“问题人”当上了副总编辑。人事部门负责人怕担责任,认为用人有阶级路线问题,阎明复则坚持认为百科全书的编辑要用有学问的人。他这样做,在当时是冒风险的。后来百科全书编辑人员所有的政治冤案都得到了平反。

还有一位,则是副总编辑周志成。作为浙江大学物理系主任王淦昌(后被誉为中国原子弹之父)的高才生,他舍弃了留校任助教的机会,去寻找共产党干革命。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他学问好,人品高,在出版社支撑着半壁江山,统领科学技术部分编纂工作,他个人审定签发稿件就有3400万字。“那时加夜班给5毛钱,够买一碗面条,他一年到头加班,从不领一分钱夜餐费。”黄鸿森说,以现在的眼光看,周志成够得上“圣人”的标准。周老百年后,黄鸿森特意写了一篇悼念文章,誉之为“百科元老,霁月光风”。

给儿子的结婚礼物

57岁加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超期服役”到66岁离休,以后又应邀返聘15年,黄鸿森先后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第二版的编写工作,他的后半生几乎都交给了百科全书编纂事业。

在黄鸿森位于北京南城的不大的住房里,记者看到,一个宽约4米的书柜特别引人注目,那里面陈放着他融入半生心血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一共74卷。抚摸着《中国大百科全书(天文学卷)》的封面,黄老深情地说,第一版我正式沉入进去,一字不落至少审读一遍的有6个卷:《天文学卷》《环境科学卷》《交通卷》《力学卷》《建筑园林卷》《矿冶卷》。这是高达1000多万字的工作量。今天,我们很难想象,这位老人是怎样在数年间日复一日地沉浸在这些有些枯燥的文字中的。我们相信,没有一份超乎寻常的对百科全书的热爱,没有一份对读者负责的精神,恐怕很难做到。

“出来一卷,我就买一卷。”提起收藏第一版时的情形,老人快乐地回忆。当时,一本精乙本的《天文学卷》要8.6元,占了黄老当时月工资的十分之一,尽管对员工有些折扣,但价格仍不算便宜,没几个编辑会买全套。为了时时看到心爱的百科全书,也为了研究方便,黄鸿森坚持收齐了每一卷。

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黄鸿森夫妇又买了一整套特精装《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这一次,是大儿子要结婚,想给他和儿媳妇做结婚礼物。此时,黄老的老伴插话说:“从国际邮局寄到美国的,花了好几千块钱,邮费快赶上书价了。”

事实上,除了专心编纂百科全书,黄鸿森也一直在关注、研究百科全书编纂和辞书编纂,也很关注报刊出版质量,甚至被称为“文章医生”。几十年间,他写了《百科全书编纂求索》《回顾和前瞻——百科全书编纂思考》《报海拾误录》《文章病案》等6部相关图书,获得了中国辞书事业终身成就奖。

面对时下传统出版的不景气,黄鸿森对百科全书出版仍然充满信心。“百科全书是人类的产物,必将与人类同在。”他说。

责任编辑:ZhuJi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