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9日,在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的热潮中,在全国青年积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到北京大学考察调研时的重要讲话精神之际,经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领导批准,集团团委和集团公司青年联合会举办2014年团干部和青联委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培训班。集团公司团委书记、青联主席温存在培训后做了大会交流发言。全文如下:
我今天发言的四个关键词:平台、成长、相信、坚持。
第一个关键词平台,相对集团大平台而言,这是个小平台,就是共青团和青年联合会的平台。平台也就是组织,有组织就会形成集体的力量。共青团组织是团结带领青年实现梦想的赛场也是领奖台,青联是青年精英的家园也是通往圣殿的门径。这个平台其实也是一座桥梁,向上连接着中直团工委团中央、中直青联全国青联,集团公司、各单位领导班子,向下服务着全集团近1600名40岁以下的青年。可以想象这座桥的宽度、厚度和延展度。所以,这座桥也是我们集团发展和青年成长的重要推手。目前集团共青团组织、青年群体和团员青年共获得国家级先进集体3个,先进个人2人次,省部级先进集体14个、先进个人14人次。今年团委和青联开展创新圆梦活动,就是想进一步发挥青年的创新精神和进取精神,各单位青年共报了44个创新项目,可以看到大家追求进步的心情和努力。在这里也想向立项的15个项目负责人说一声,你们开展的可不是15个项目,你们后面还有29个项目,还有3200只眼睛所凝聚的殷切光芒。这就是平台的价值和和平台助推成长的力量。
成长,不仅仅是青年的成长,更是我们集团和各单位的成长。他们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相互成长的关系,青年没有集团的发展壮大为依托就会显得势单力薄,集团没有青年的聪明才智为活力基础就会显得毫无生机。所以,借助团组织和青联平台成长既是青年所需也是集团所愿。集团青年都有成长的愿望,但是对成长的认识却不同,有的同志懒于做事,不慎思考,不爱学习,碌碌无为,却时时刻刻都在抱怨工资低,进步慢,这个对他不好那个对他不公。其实世间没有不公的事,只有不公的人和不公的心。只要心作祟,用不公的眼睛看世界就没有公平的事公平的人。这样的人怎样成长,即使成长了也将是我们成长的绊脚石。说白了还是要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来印证你的能力、你的水平和你成长进步的阶梯。梅花香自苦寒来,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08年集团团委评选了集团十佳青年,今年年初粗略统计,当时的十佳青年,已经有5位同志早早走上了领导岗位,其他同志也成为本单位的台柱子,这就是青年的成长,也可以说用青年成长的足迹验证了集团和各单位成长的佳绩。这才是我们真正的成长。这一点上,我相信大家与我有深深地共鸣。
相信,就是相信组织的同时相信自己。啥叫相信组织?说的俗一点就是人在做天在看。对于青年来讲,你的所作所为组织上是看的清清楚楚的。这就好比小的时候上课爱在下面搞小动作的学生总认为自己做的小动作老师看不到,有一天老师邀请这名小学生上台,他站到台上的瞬间突然就明白了,没有可以隐藏的秘密,只有故意隐藏的无知和短视的心。相信自己,我认为是青年成功最基本的素质要求和必备技能。一个连自己都不相信的人还能相信谁?谁还会相信他能干出惊天动地的事业。那怎么才能相信自己?这就要靠自己的勤修苦练了,别人能做的你能做得更好,别人不能做的你能得不错,别人不能吃的苦你能欣然接受,这些苦行僧式的修行可能短期看不到效果,但是,你要相信当你成为单位基座上最重要的柱石时,你的存在就是相信自己的结果。
坚持,坚持首先要有正确的判断,判断正确才能坚持。坚持需要勇气,坚持更需要对单位的相信对自己的相信。坚持有时间的坚持更有对事业的执着坚持。举几个咱们自家人的例子吧,宋志军老师2001年到中华书局工作,坚持了13年,李滢老师1997年到美社工作,坚持了18年,蒋丽君老师1996年到百科工作,坚持了19年,马凌2001年到总店工作,坚持了13年做共青团事业,刘波2002年到商务工作,坚持了12年做共青团工作,我本人2004年来集团工作,也坚持了10年服务青年成长。等等,还有许多。我想,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方式和愿望,就是相信平台成长,相信坚持必将有更加美好的未来。
前些天参加团中央在江苏宜兴举办的阳光工程和关爱工程志愿服务骨干人员培训班,有些许感受与大家分享:宜从善举写春秋,兴业流年誓不休。志气铮铮靠努力,愿望美美竞风流。培植理想同携手,训励人生赞方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