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拯救海豚 永无止境——奥斯卡获奖影片《海豚湾》原著作品登陆中国

 P1010042

中华书局在北京西单图书大厦举行《海豚湾》新书发布会

1970年地球日,对于美国知名的海豚驯养师瑞察·欧贝瑞来讲,是具有转折意义的一天:他亲手驯养的海豚卡西,因为不堪被囚禁的生活,选择了自杀。这件事促使瑞察·欧贝瑞从一个海豚捕猎人转变为海豚保护者。

2010年,《海豚湾》荣获第82届奥斯卡金像奖将最佳纪录长片奖。瑞察·欧贝瑞担任主演和策划。影片记录了日本一个叫“太地町”的小镇渔民捕杀海豚的血腥场面,少量漂亮的海豚被留下来用于表演,大量的则屠宰卖肉。

2015年4月22日,第46个地球日,瑞察·欧贝瑞与摄影师汉斯–佩特·罗德携新书《海豚湾》亮相北京新书发布会。他们与读者分享了个人经历和写作过程,并就动物保护、生态环境等话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活动由中华书局主办。

P1010011

瑞士记者、《海豚湾》作者汉斯–佩特·罗德

P1010017

香港环保人士陈迪茵女士

图书《海豚湾》:更为丰富、全面的纪实作品

海豚湾新书发布会电子海报

电影与书籍是两种不同的介质,因此有不同的特点。电影更具直观性、渲染力,而书籍更为深入,能够全面呈现事实的各个角度。本书的一大部分内容,可以补纪录片之不足。

纪录片《海豚湾》呈现的只是有代表性的两次行动,影片着重渲染紧张的氛围;而书中叙述的突击行动,时间范围要长得多。拍摄小组成员于总共七个不同的时间点,在海湾装置隐藏式摄影机。他们每次都在黎明开始前几个小时闯入海湾,安放里面藏有摄影机的人造石头,然后直接按下“录像”键。而每一次都必须再把装备从海湾里拿出来。也就是说,拍摄小组的成员一共必须闯进海湾十四次。这样的幕后细节还有很多,比如纪录片的拍摄之初,导演争取通过合法途径进行拍摄,遭到当地政府的愚弄和阻挠,才转而使用偷拍的形式。

纪录片《海豚湾》常常被误以为拍摄者对日本人进行整体抨击。事实并非如此。本书以很大的篇幅,强调“来自日本内部的力量”,讲述了太地町的两位镇代表的转变,及他们为反对屠杀海豚付出的代价,也讲到了另一个有猎杀海豚传统的小镇富户村,其村民是如何通过转变经营方式,从海豚猎捕者,变为海豚观赏者。在本书的德文版版权页上,作者写道:“献给那些不得不在日本海湾中生活并死去的无数海豚,和有权利了解这些真相的日本人民。”可见本书并没有把对海豚的屠杀上升到民族性的高度,书籍的出版,反而是想向日本普通民众揭露真相。

瑞察·欧贝瑞:拯救海豚的事业永无止境

P1010041

《海豚湾》作者瑞察·欧贝瑞

瑞察·欧贝瑞曾经风光无限。上世纪60年代年代,他担任美国热门电视剧《飞宝》的海豚驯养师,让海豚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围绕永远微笑的海豚,建立起一个价值几十亿的产业链,他亲身参与了这一过程。他生活优越,然而他放弃了这一切。31岁以后,瑞察·欧贝瑞创建了“海豚计划”——他决定释放每一只能够释放的海豚。这是一条充满艰辛和孤独的道路,一个需要付出勇气和耐力的人生。

每年9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是太地町的海豚捕杀期,届时瑞察·欧贝瑞和他的团队会在日本举行抗议活动。纪录片《海豚湾》使太地町的渔民受到很多责难,日本则认为西方人曲解了他们传统的捕鱼和饮食文化。对此,瑞察·欧贝瑞强调“合作而非对抗”,他表示,其实太地町只有50多个渔民捕杀海豚,需要帮助他们找到其他的谋生之道。

每一只海豚要被放生到海洋,都需要进行解除训练。至今瑞察·欧贝瑞在海地、哥伦比亚、巴西、美国等地,拯救和释放了约30只海豚。从第一个地球日至今46年,他的步伐没有停止,而且还会继续。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