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十二五”期间中国出版集团推进十个新发展

“十二五”期间,中国出版集团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提出了以“三六构想”为主体的发展战略,即通过实施内容创新、品牌经营、集团化、数字化、国际化、人才强企“六大战略”,初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出版主业为核心的中版集团特色发展道路,为实现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努力建设“国际著名出版集团”的战略定位迈出了重要步伐,为实现“现代化、大型化、国际化”出版传媒集团的战略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集团的文化影响由产品延伸到企业,由业内扩大到业外,由国内传播到海外,更好地履行了“文以载道、商以传道、创新弘道”的国家使命和文化担当。

一、服务国家大局,坚持正确导向,做强主题出版。

一是积极服务国家大局。在发挥“国家队”先锋表率作用上,圆满承办了斯里兰卡、塞尔维亚书展主宾国活动,出版的《大中华文库》《点校本二十四史》被习近平主席作为“国礼”赠送给斯里兰卡政府。“读懂中国”英文沙画形象片,在习主席访美和美国书展中国主宾国期间,登陆纽约时代广场大屏幕,开创了中国出版企业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中国文化形象片的先河。在推进全民阅读方面,在全国首开三联韬奋书店24小时运营,李克强总理致信称赞它是“城市精神的地标”、是“对全民阅读的生动践行”。刘云山、刘延东、刘奇葆等中央领导同志亲临中华书局“读者开放日”指导。集团主导的“阅读点亮命运”专场访谈首次亮相CCTV《对话》栏目,发挥了行业引领作用,产生了广泛社会影响。在自觉承担国家任务上,推进中印两国总理签署的“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工程”;承担国家交办的“中国社会科学词条库”的编撰发布任务;推进国务院立项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编纂工作;完成中宣部组织的重大主题图书《重读抗战家书》的出版任务,短时间内发行20余万册;《新华字典》纳入“国家免费提供教科书范畴”,成为国家文化惠民工程的最新亮点。

二是狠抓正确导向不动摇。建立了总裁办公会导向专议制度,成立内容建设委员会,完善总编辑例会制度;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导向管理的若干意见》《关于加强合作出版的若干意见》,组建了集团总部审读小组,严格执行三审制和重大选题备案制,强化了出版物进口审查和国际会展管理,进一步严明奖惩机制,确保国家文化安全。

二是打造主题出版品牌。在总局践行核心价值观选题、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选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物等选题名录上位居全国第一。出台了《关于加强主题出版的若干意见》,举办了业内首届“主题出版高端论坛”。围绕一系列重大主题,推出了《深入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宣传思想工作重要论述》《重读抗战家书》《抗日战争》《重启改革议程》《国魂》《中国美德读本》《毛泽东正值神州有事时》《微观西藏》《信仰的力量》等一批品牌出版物。

二、持续打造国内规模最大的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集团。

集团始终保持做强做大出版主业的战略定力,在大众出版和专业出版领域深耕细作,领先优势得到进一步巩固。

一是十二项重要出版指标全国第一。在全国图书零售市场占有率、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大众喜爱的50种图书”、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国家古籍出版资助项目、国家新闻出版改革发展项目库、国家“十二五”出版规划项目、“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版权输出等国家级奖项的入选总数第一。入选“最受读者欢迎50种期刊”总数第一;在光明日报“年度好书”、中华读书报“年度好书”等重要榜单的入选数名列全国第一。集团荣获国家级大奖获奖总数从“十一五”的111项增加到“十二五”的137项,增长23.42%。

二是着力构建出版物的国家知识体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重大工程,着力构建国家百科知识体系。完成《辞源》百年来的第二次修订,出版新华字典(第11版)》,着力构建国家语言工具书知识体系。完成“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中的《新五代史》《旧五代史》修订,出版《长沙马王堆汉墓简帛集成》《商周金文辞类纂》《王力全集》《杜甫全集校注》《清代秋审文献》,启动“海外中文古籍总目”工程,着力构建国家古籍整理知识体系。出版“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100种)”“三联经典文库”“茅盾文学奖系列”《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中华民国史》《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王蒙文集》《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等,构建中国近现代学术经典知识体系。出版“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分科版)”(500种)等,构建西方学术经典知识体系。

三是“中版好书”打造时代精品力作。《邓小平时代》《旧制度与大革命》《重启改革议程》《我们误判了中国》《一带一路:全球发展的中国逻辑》等话题书成为社会热点;《带灯》《老生》《洗澡之后》《巨流河》《偶发空缺》《布谷鸟的呼唤》等畅销书层出不穷。年销量10万册以上的图书,从2011年48种上升至2015年的82种,增长70.83%。《围城》、“哈利·波特”系列等一批常销书当年销量超过30万册;《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持续热销;《火印》《小艾,爸爸特别特别地想你》等提升了集团少儿书板块的全国竞争力。

四是打造了一批大众喜爱的品质读物。《看不见的森林》《草木缘情》《一平方英寸的寂静》等引领自然博物图书热潮,《中国古代物质文化》《故宫营造》《故宫藏美》《极简中国书法史》《中国传统绘画史纲》等引领古代文化图书热潮,《晚明大变局》《秦崩》《楚亡》《1776:美国的诞生》等引领传统历史图书热潮,《巨流河》《秋风宝剑孤城泪》《秩序的沦陷》等也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三、不断增强综合经济实力的领先地位。

一是经济实力显著攀升。资产总额达到179亿元,比2010年增长130.55%;销售收入达到90.99亿元,比2010年增长92.10%;利润总额9.24亿元,比2010年增长207.85%,逼近翻两番,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出版业务的收入增速和利润增速全国领先,综合经济实力实现质的飞跃。

二是布局资本市场。初步构建了“一大二小”三个上市主体。向中国证监会递交了股份公司IPO上市申报材料。启动了荣宝斋进入A股市场、中译语通公司的上市筹备工作。

三是打造战略型增长工程。顺义新华联合物流中心即将竣工,将建成北京最大的出版物和第三方物流基地之一。中国美术出版大厦、百科编辑业务能力大楼竣工,马连道中国出版创意中心项目取得积极进展,将成为北京新的“文化地标”。上海蓝桥产业园、中国出版虹桥创新基地建成,正在成为华东地区重要的数字出版基地。荣宝斋顺义文化产业园顺利奠基,成为艺术品市场拓展的崭新篇章。

四是整合重组成效明显。启动了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两年净收益1.9亿元。纸张整合销售收入5.62亿元,集团外收入同比增长71%。并购了北京新华印刷公司,完善了编印发一体化的产业链;重组了研究出版社,丰富了集团时政类图书的产品线。人民文学出版社成功重组知名民企上海九久读书人公司,增强了集团在全国文学市场的品牌竞争力与控制力。

四、文化“走出去”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一是版权输出全国居首。连续4次获得“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综合排名第一;版权输出从“十一五”的1044项增加到“十二五”的3338项,增长近220%,其中60%以上输出到发达国家,版权输出和引进比例从1:1.96上升到1:1.04,较大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输出俄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印度语等11个语种,《山楂树之恋》输出18个语种,《推拿》输出9个语种。在“中国图书对外推广计划”工程、中国当代作品翻译工程”“丝路书香工程”等入选数位居全国领先地位。

二是重点工程稳步推进。《中国近现代经典文库(328种)》已与杜克、夏威夷、剑桥大学等出版社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该项目遴选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文社科和文化领域的经典著作,正在通过进大学、进图书馆、进主流智库的方式,将中国文化传播到国际主流文化圈。

三是翻译资源有效集聚。举办两届“中外出版翻译恳谈会”,积聚了30多名国际知名的翻译家、汉学家和中青年版权代理人,包括“欧洲三大汉学家”之称的顾彬、施寒微,日本翻译家饭冢容,著名译者丹尼尔·沃茨,以及著名地缘政治学家威廉﹒恩道尔等。

四是海外布局日益优化。与企鹅兰登、施普林格、威科、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等国际一流出版机构深化了合作关系。与阿拉伯出版商协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将向“一带一路”国家大规模输出重点图书。在海外成立了20多家分支机构,海外网点数量全国第一。中译公司的语言服务能力,使集团在“走出去”中的翻译优势位于全国第一。

五、出版国际贸易总量持续攀升。

一是出版物进出口总量第一。每年进出口各类出版物近70万种,书报刊进口和出口分别占据全国市场份额的60%和30%,保持全国第一;出版物进出口收入占国内市场份额的50%以上,其中出版物进口金额占全国市场的41%,出版物出口金额占全国的24%,均为全国第一。传统出版国际贸易业务拥有国内和国际团体客户数量各1万多家,客户规模全国第一。

二是国际数字化贸易成长迅速。数字进口收入占国内市场的40%,位居全国第一。“易阅通”基本覆盖国际主流渠道,签约海外电子书达200万种、电子期刊近1万种、全文500多万篇,拥有海外2.5万家图书馆和100多万个人用户,在国内100多家图书馆开始试用,将成为国内最大、国际一流的数字资源中盘商。

六、内容数字化动能保持领先。

一是率先确立数字化标准。颁发《集团公司数字资源管理办法》,编制并颁布了13项数字化标准,是国内出版企业中首个制定数字出版相关标准的企业。

二是加强数字资源集聚。完成数字资源集聚“1251”目标,收缴电子书目12万条,上缴资源总量5.2万种,签约资源突破1万种,建立数字资源集聚和经营指标管理体系。

三是打造了一批具有全国领先水平的重点数字化项目。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获得国务院立项,涉及110个一级学科,出版后将发挥“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努力建成具有国家水平、体现国家意志、内容精准、发布权威的“国家网络百科知识体系”。

中华书局的“中华经典古籍库”:收录我国最权威、最专业的整理本古籍400多种、3亿余字,已在中外近200家图书馆和机构安装使用,并开展公司化实体运营,将成为我国最大的中文古籍数据库。

商务印书馆的“百种精品工具书”:数据库以优质工具书资源为基础,构建词语查询与知识学习富媒体体系,成为“工具书数字出版的成功典范”,建成后将成为我国最大的工具书数据库。

中译的“译云”:拥有17项技术发明专利的申请和20多项软件著作权证书,智能翻译日均访问量达3000万次,覆盖32个语种,在全球首创直播视频同步字幕翻译技术,市场估值接近10亿元,与百度、金山等达成战略合作,开始启动股改上市准备工作。

“诗词中国”项目:传播中国传统诗词文化,是即时交互的移动终端“自出版”平台。目前,“诗词中国”正朝含有“影像中国”“书法中国”“文字中国”和“戏曲中国”等模块的“文化中国”方向拓展。

2015年,全集团数字化收入达到8.77亿元,同比增长30.74%,新兴数字出版业态正在孕育。

七、高端人才集中、整体队伍实力显著提升。

一是入选国家级人才库数量第一。入选“新中国60年百名优秀出版人物”“中国百名优秀出版企业家”“百名有突出贡献的新闻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中国韬奋出版奖”“全国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的数量全国第一。

二是涌现一批编辑名家和优秀编辑。评选表彰了傅璇琮、孙绳武、屠岸、沈鹏、牛汉、沈昌文、程毅中、姜维朴、宁成春等16位德高望重的“编辑名家”,涌现了管士光、于殿利、徐俊、龚莉、汪家明、莫蕴慧、路英勇、林国夫、张纪臣、马五一、臧永清等一批行业领军人物,培养了宋志军、脚印、孔令燕、王一珂、郑殿华、余节弘、俞国林、郭银星、刘金双、王远、尹然、刘滢、叶彤、徐国强、崔伟、张昀韬等一批年富力强的优秀中青年编辑。

三是人才结构显著优化。全集团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干部比例从31%提高到43%,干部整体素质全国领先;选拔两批后备干部200多名名,研究生以上学历和高级职称比例均超过50%,后备干部规模和素质全国领先。选拔骨干编辑、骨干营销、数字化、国际化“三个一百”人才312名,本科以上学历占98%,35岁以下人才占30%,人才结构和素质全国领先。

四是海内外培训渐成体系。组织100余人次赴美国佩斯大学、牛津大学布鲁克斯学院、法兰克福书展专题培训班学习;建立博士后工作站,与北京大学、中国传媒大学联合培养高端人才;与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合作开展硕士学历教育。组织举办新任职领导干部、后备干部、骨干编辑、营销人员、财务人员、党群人员、数字化人才、国际化人才等不同对象的培训,累计培训3000多人次。

五是强化人事分配制度改革。设立出版特别贡献奖和经营特别贡献奖,激励优秀单位和个人。出台“人事、分配制度改革30条”,推广中层普遍竞争上岗,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举办了首届编辑大会,表彰了40位上榜图书编辑;制定了《强化编辑和营销人员激励的指导意见》,加大对骨干编辑营销人员的奖励力度。出台了《专业人才引进补贴管理办法》,为引进紧缺人才增强了待遇保障。

八、出版领域的艺术品经营实力显著提升。

一是艺术品规模大幅提高。荣宝斋艺术品经营业务开枝散叶,实力显著增强。收入规模从千万级迈上10亿级台阶,利润规模从数百万跃升到2亿多元。

二是艺术品经营格局日趋完善。设立了北京、上海、济南、南京等5家横跨南北、辐射全国的拍卖公司,在近代书画作品拍卖方面全国第一。业务板块进一步丰富,发展成为集书画经营、文房用品、木版水印、装裱修复、拍卖典当、出版印刷、展览展示、教育培训、茶文化、沉香文化、进出口贸易于一体、拥有25家控股子公司的多元化文化企业集团,艺术品经营综合实力业内领先。

三是品牌运营风生水起。荣宝斋成立了济南、广州、武汉、洛阳、香港等10多家分支机构,提前完成“五年十店”的工程,构建了初具规模的全国营销网络,形成了以品牌溢价入股的无形资产融资模式和“五统一”的商业管理模式。

九、图书会展业务能力持续增强。

一是构建全球性国际书展体系。以中图公司为主体的会展服务形成了以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为核心,国际书展中国主宾国活动、中国(武汉)期刊交易博览会、国际书展组团参展以及各分支机构主承办展会和全国书博会、北京图书订货会港澳台组展等为主的国际会展服务体系,图书会展业务规模全国第一。

二是建成全球第二大规模的国际书展。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成为与法兰克福和伦敦书展齐名的世界三大版权贸易成交平台之一,参展国家和地区近100个,参展商2300多家,达成中外版权贸易协议4700多项,参展规模位居全球第二。

十、品牌影响力竞争力大幅提升。

一是在海内外著名品牌排行榜保持领先。连续3年入选“全球出版业50强”,位居前15位;连续七年入选“全国文化企业30强”,排位从全国第10位跃居前4位;连续两年入选“亚洲品牌500强”,由第396位上升到第331位。入选“2014中国经济最具发展潜力企业”,位居全国首位。

二是举办重大品牌活动。举办的中华书局成立100周年、三联书店成立80周年、人民音乐出版社成立60周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关注,都成为年度出版文化盛事。拥有的“中华老字号”“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位居全国出版业第一。

三是品牌经成果明显。商务印书馆、中华、荣宝斋、三联书店、人民音乐出版社等传统品牌积极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发展,其中商务印书馆的分支机构达到15个,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