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王安忆坚守的心灵故乡

张爱玲笔下的上海是喧闹和华丽做成的;而在《王安忆的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中,她的上海还原到生活常态的本真,是弄堂的寻常人家。

王安忆把生活在上海作为一种幸运。她在《物质世界》一文中,写上海是个物质的世界,倘没有抵抗力,是容易沉沦的。上海的女性在历来的文艺作品里,往往被描绘成软弱的动物,无奈于环境、遭际,最终落入悲惨的命运。可她们对物质主义有极大的承受力。她们潜在城市的内里,波澜不惊向前涌动,维持着生活的最常规。貌似平庸,其实却藏着很深的见识,历练成的涵养,读来让人印象深刻。

在代序《南陌复东阡》一文中,王安忆写道:“身在其中的城市就是这样,被自己的生活覆盖着,无论怎样拉开了距离,站在制高点,其实看来看去看到的,还是自己的内心。它的外部的光华,总有一些熟腻的庸俗气,还有一些戚容,这都是生活胭染的。”我想,上海之于王安忆的意义,绝非“故乡”一词可以概括,也并非一个写作资源可以解释。这个城市复杂的历史和传奇色彩以及她在中国大背景之中的独特性,和王安忆形之于文的姿态,似乎正构成为一个颇可玩味的互文关系。

上海的海派文化氛围,是王安忆作品中最优雅、最有色彩的一些风景。她在《永不庸俗》中,分析现在文化市场为追求最大效益,不惜迎合庸俗的趣味,“潇洒、飘逸、伶俐、玲珑的”写作者迅速产生,壅塞了这个城市,为这个城市披上一件轻薄亮丽的外衣。上世纪30年代的“摩登上海”又登上舞台,靡丽的声音不绝于耳,“而我情不自禁地,要在其中追寻鲁迅先生的身影”,因为有了他,“30年代”便不只是摩登、风月、夜夜笙歌,还有铁流、呐喊、堡垒。这让我们读到了王安忆身上浓厚的人文情怀。

在《遍地民工》中,王安忆写上海四处都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工,空气中挟裹着他们的汗气和异乡的口音。“每日中午,不知哪一幢楼上,会响起金属的敲击声,因是居高处,传得很远。听多了,便听出那敲击有拍点,什么拍点?是某个人家乡的小调,快书,或是大鼓。”

读完这本独具韵味的书,不禁感慨,王安忆靠着刻苦与韧性,在文坛撑起了属于自己的一片晴空,就像上海这个城市。她说:“上海总给人奢靡的印象,岂知它在浮油之下的钢筋铁骨,要不,这混凝土世界靠什么支撑起的?在这个坚硬世界里的人,必有着正直的性格,否则,就真要沉沦了。”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