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创新·超越——庆祝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40周年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自1978年成立至今40周年了。它是为《中国大百科全书》而生,40年来,也是围绕着《中国大百科全书》而发展,而繁荣。2011年,国务院立项,实施《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工程,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又开始了新的征程。

回忆《中国大百科全书》发展的历史,我还是缘分不浅。二版立项前,我作为新闻出版署分管出版的图书司司长,曾和百科社的同志一起去国务院秘书局说明工程的意义和我们的要求;工程进行中,我又以副署长的身份,和百科社的领导去当时国务院主管副总理李岚清同志处汇报;二版完成时,在人民大会堂召开表彰大会,虽然因为偶然原因我没能与会,但因为我是总编委会副主任之一,所以,出席会议的名单中仍然有我的名字。真是机缘巧合,表彰会后一个月,我又被任命为《中国大百科全书》的总主编。我和大家一起接过胡乔木、姜椿芳、梅益、周光召和徐惟诚等前辈的大旗,继续前进。

我们从事的事业是光荣的,光荣的事业常常是十分艰巨的。我们谨慎、周密地策划,我们放眼四方去调研,从投入这项工作开始,到现在有七年了。这七年,我深深体会到,做好这项工程,要牢牢把握六个字:追求、创新、超越。

《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工作是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和关心下进行的。二版完成后筹划进行三版的时候,中央领导明确指出要不断前进,不断创新,特别提出“传播力决定影响力”的观点,要求我们改进传播方式,不但要搞纸版,还要数字化,搞网络版,要跟上世界的潮流。特别要提出的,在文化出版领域,《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这样的项目,可以说是近10年仅有的一个由国务院立项的工程。这个工程是中办和国办印发的“国家十三五时期文化发展改革规划纲要”中仅有的三个“国家重大出版工程”之一,而且是名列第一位的工程。可见,党中央、国务院对这项工程的重视和期待。

2017年,第一次在科学院的科学网上披露三版工作情况时,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国内的《参考消息》《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华读书报》《环球时报》和香港的《南华早报》,国外的美联社北京分社、新加坡的《联合早报》、《新西兰先驱报》、英国的BBC等纷纷发表消息和评论,可见世界对中国编制新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特别关注。

今天,借庆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成立40周年这个机会,我谈谈在从事《中国大百科全书》(三版)工作中我的一些认识和体会。

2011年11月5日国务院批复《中国大百科全书》三版立项。2013年11月,资金到位。应该说真正开展《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工作,是从2014年起,至今已近五年,如果加上前期一年半左右的调研工作,到现在有七年之久了。三版设有总编委会,其中有大科学家、著名学者,包括院士、教授、研究员和各部委领导共25位,主任是第十二届政协副主席原社科院院长陈奎元。

我是做编辑工作出身,先后在中华书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出版集团任职,后来又做《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的工作,前后五十余年,总的来说都是做编辑出版工作。但是,在这之前,我没有编过百科全书,所以编辑百科全书我是初学。这几年下来,我感到这项工作、这一部书,意义非比寻常。几亿字的大书我编过,小书三五万字的我也编过,杂志、“活页文选”,每一篇文章几千字的我也编过,但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它不是简单的一部书,它是文化的万里长城,所以我觉得《中国大百科全书》这项工程意义非比寻常。我有幸参与其中,受益良多。

第一点,这项工程是光荣而艰巨的

为什么说光荣呢?它是一项重大的文化工程、重大的学术工程,代表着国家的形象和科技文化水平,体现着每一个撰写条目的学者的学术价值,它是国务院立项的一个国家重大项目,能投身到这样的事业中去还不光荣吗?为什么说是艰巨呢?因为它承担着准确、权威的传播、宣示各种学科科学知识的任务。它是标准,要传播得好,还要准确、权威,不辜负广大读者的信任,那还能不艰巨吗?

我投身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事业中之后,学习百科全书的编纂出版历史,对一部优秀的百科全书的价值深为震撼。

1772年,以法国哲学家狄德罗为代表的法国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用了二十年的时间,编写了世界上公认为第一部现代意义上的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或科学、艺术和手工艺分类字典》即《法国百科全书》。书一问世,恩格斯立即予以高度的评价。他说,《法国百科全书》成了一切有教养青年的信条,它的影响是如此的巨大,给了法国革命党人一面理论的旗帜。主编狄德罗说,这个巨著是改变人们思想方法的辞典,是一部以解放思想为目的的百科全书。另外他又说,用革新的态度介绍现代知识,特别要重视先进技术的工业应用,即促进知识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他不但讲了政治上的巨大意义,还讲到科技的发展对现实生产力的作用和价值。

恩格斯、狄德罗及经典作家们对一部“百科全书”的评价是如此之高(是革命党人一面理论旗帜,是改变人们思想方法的辞典),让我震惊。今天,当我有幸投身到《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编辑出版工程中来,顿感使命的庄严和神圣。

第二点,项目重大又十分具体

说重大,大家常说百科全书是没有围墙的大学。说它具体,因为需要一个条目一个条目地写,好比万里长城,要一块砖一块砖地砌起来,哪一块砖都得严丝合缝,否则就会影响整体工程的稳固。

辞书编纂专家们说:辞书编写是个系统工程,是个完整细密的整体,工作流程环环相扣,各个步骤间紧密衔接,不认真考虑,事先安排好,到头来还得补课。这就必须要有一种“水磨工夫”,反复打磨,细之又细。

第三点,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又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地表达出来

不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就不可能权威。国际的水平已经达到一个新的层次、新的境界,你还说一二十年前的老话,怎么行呢?另外,还必须做到,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还要表达得深入浅出、雅俗共赏。举例来说,你是力学家或物理学家,你讲的道理你认为很基本,很普通,但大百科全书的读者并不都是学力学、物理学的,他们就会认为太高深。力学家、物理学家读其他学科的条目也会有这样的问题。编纂大百科全书的原则之一,就是它编写的条目是给非本专业的读者使用的,所以,为了让这些非本专业的人能读懂最新的科研成果,就要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第四点,这部书既影响深远,又是读者的日常工具    

说到影响深远,就想到万里长城、想到金字塔,应该说《中国大百科全书》以及世界上很多著名的百科全书,都是文化上的万里长城和金字塔,耸入云天,万人瞻仰,成为人类引为骄傲的共同的文化遗产。现在有了网络,各种资料库,甚或“大数据”,查阅资料十分方便,但大家还是要使用纸版的或网络版的百科全书,更信任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成为每个人、每个读者日常的学习工具和读书的可靠宝典。

第五点,完成这样重大的工程,既需要作者的精湛学识,又要有无私的奉献精神

从作者方面说,一个条目千百字、几千字,谈不上是学术著作,可是如果没有专门的研究、没有高深的专业水平,这几千字是写不出来的。这几千字的条目可能是他们一生研究的结晶,没有研究无从落笔。超长、特长的条目字数会比较多,但这样的条目并不是很多。各位专家学者和院士都肩负重任,身上都有不少重大的科研项目,还要挤出时间来写这几千字的条目,这就需要一个很高的境界,需要有高尚的精神。这种精神就是奉献精神。

这使我想到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的问题。编写百科全书条目的各位学者都是搞科技创新的专家,同样是优秀的科学普及的教师,因为大家都知道没有科技常识的普及,没有科普打造起来的基础,科技的金字塔就构筑不起来。百科全书的重要性是由它的性质、价值决定的,它既是科技创新成果的体现,又是把创新的科技成果普及大众的一个平台。没有对大众的普及和素养的提高,科技创新的基础就不会雄厚,成果就不会源源不断。所以一个条目千百字、几千字,就这样与一个伟大的事业联系在一起了。

编纂“百科全书”的意义非比寻常,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选题的运作,顶层的构建,页面的设计,同样非比寻常,要求精心设计,精心施工。

我们要怎样打造一个“充满活力”的百科全书呢?

第一,要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目前,在时代的压力和形势的压力下,三版工作正在十万火急、日夜兼程地努力进行着。国际上的百科全书创新不断,特别是网络百科发展迅速。

比如说《不列颠百科全书》,2012年3月突然宣布停止发行纸质版,要搞网络版,而且一上手就发展得很快,短短几年已经有15万个条目,可检索的条目达到98000个,照片9800幅,地图377幅,动画影像204幅,还可以链接纽约时报、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的新的文章,发展之迅速令人目瞪口呆。不列颠百科全书公司总裁豪尔赫·考斯十分豪迈地说:这个决定对百科全书意义重大,不是为了我们辉煌的过去,而是为了我们充满活力的现在和未来。

《维基百科》自2001年英文版成立以来,现在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料来源网站之一。280种以上的语言版本,近10亿的访客,号称“人人可以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免费提供完整的内容。当然,它不同于《不列颠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这样的高端百科全书,但维基百科的发展有这样三点特别值得重视:第一,条目量大,访客量大,必定是影响大,截至目前已有数亿访客。第二,读者认为它权威、有用,号称是“人人可以编辑的自由百科全书”,那就另有魅力。读者愿意使用它,它的影响当然就大。第三,到目前为止已有30多万个中文条目,这就加强了它在中国的影响,也加大了对三版工作的压力。

《俄罗斯大百科全书》于2002年10月开工,它是《苏联大百科全书》的一种延续,普京总统亲自签署总统令,任命科学院院长为编委会主席。现在它的纸版已经完成了,正在筹划数字版。

形势的压力、时代的压力,科技现代化发展的压力,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快速度,共同努力推进三版的工作进程,争取早日完成《中国大百科全书》的网络版,适时推进纸版。

第二,靠质量打造品牌

形势、时间的压力如此之大,我们该怎么办?我们是后来者。后来者要赶上去,超过去,后来居上,靠什么?靠的是质量,是权威和准确。所以,加速的关键是要把质量搞上去,靠质量打造品牌。质量是最大的政治。质量是百科全书的生命。国际上对于百科全书的质量有个评判的机制,它以百科全书被图书馆、评论刊物、专家、重要报刊引用的次数,图书要目、工具书收录的数据作为比较的标准。这个标准最高分是15分,现在«不列颠百科全书»、«康普顿百科全书»、«美国百科全书»都得到了最高的15分。我们必须赶上去,要形成我们的质量品牌。质量的关键,一个是准确、权威,另外一点,更为重要的是要达到准确、权威,必须导向正确、导向科学。我们能不能做到恩格斯、狄德罗对《法国百科全书》的评价:“一切有教养青年的信条”、“促进知识向生产力转化”?

应该说,我们并非无根据的盲目自信。我们具备保证质量的条件。我们有国家和各方面的坚强支持,我们现在已有两万五千多名专家学者投入到编写工作中来。有百科社在岗和退休的几百位编辑的精益求精的工作。他们兢兢业业,不计报酬、攻坚克难,团结奋战,这些都是我们后来居上的有利条件和可靠保证。

第三,创新才能超越

要想超越,必须得有新思想、新思路、新设计,不迷信旧有的、现成的秩序。

毛泽东同志早年和王任重同志谈话时说:不如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等于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只有超过马克思才是马克思主义。这就是讲的创新与超越的关系,变化、发展、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只有创新才能超越。

我们现在也有一些改革的考虑,也可以说是新思路,但仅仅是初步的,还要请大家出谋划策。

(一)关于网络版

网络版要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风格,重视对中国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科学技术成就和各方面情况的介绍。在注意稳定性的条件下,充分阐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成果。

网络版进行多媒体配置,运用文本、图片、音频、视频和交互产品,体现科学性、知识性、文献性、艺术性、趣味性,努力运用现代科技生动活泼地展示人类创造的科学知识。

网络版分为专业版、专题版、大众版三个板块。

专业板块是网络版的核心、主体。它的框架以科学分类为基础,既要有稳定性,又要具有时代性、开放性。专业板块按学科分工编撰。其中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内容的比重略大于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科学,经加工、整合为一体。以大学及其以上文化程度的非本专业读者为对象。介绍知识既要坚持学术性、准确性,又要深入浅出,具有可读性。

专题板块以各种特定课题为中心,以多作者、多视角、多条目汇集的形式编撰。这种专题汇集,可以方便读者阅读、深入探讨。对专题研究者会有裨益。

大众板块以满足人们对现实的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医药、文艺、体育现象及日常生活知识的关注为重点,注意雅俗共赏。采用“开放集稿、封闭发布”的运作方式。以中等以上文化程度的读者为对象。

(二)关于纸版

“纸网互动”。现在国家给我们提供了条件,网络版纸版都要做。我们先做网络版,在网络版的基础上,再做纸版。纸版与网络版先后成型,这就给两个版本的结合或互动创造了条件。

因为网络上的东西肯定更丰富、更多彩,不但有文字还有图像,有声音、动漫,是多媒体的。纸版上的东西是从网版几十万上百万条目中筛选出来的,更精粹。但是为了扩充纸版的内容,增强它的表现力,在重要的条目下面增加二维码链接。比如“郭沫若”一条,不可能写得很长,后面加二维码,郭沫若科学方面的文章、郭沫若的诗歌、郭沫若的小说等,只要是网络上有的,用二维码都能链接起来,这就形成纸网结合和互动。

另外,我们在设计纸版如何分卷的时候,根据读者的意见,计划最终要采用“大类集成”的办法来分卷,相关相近的学科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学科群”。用“大类综合”的办法来编纂,在一个大门类中,尽量减少、避免重复。比如,你是学历史的,那么你需要看中国文学、外国文学中国历史、世界历史、中国哲学、世界哲学,如果把文史哲编成一个大类,综合在一起,成为一个学科群,一大卷,使用起来就会很方便。又比如:地球科学学科群,包括地球科学、地理学、大气科学、海洋科学、地球物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环境科学、中国地理、世界地理等,汇编成为一个学科群,研究地理的人,一卷在手,左右逢源。同样一个人物又可以集中一起来写。不必分散在不同学科的各卷中去。当然,做起来有难度,但会给读者带来很大的方便,就值得一试。

我们还想每个学科前面有一个“超长条目”,这个超长条目可以是一两万字、两三万字,读者通过阅读这个超长条目,可以了解这一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了解学科的发展规律,进而展望学科未来的发展趋势。其实,超长条目等于是把这个学科的从前、现在和未来做了一个总结概括。所有的(103个学科)超长条目,结合在一起,又是一部了不起的学术巨著。

考虑到我们已有网络版,纸版不可能像过去只有纸版时需要那么多,但是中国又有中国的特点,一些读书人特别是年长的学者,图书馆、学校、研究单位还需要纸版,我们将采取按需印刷的办法,做到按需供应。

第四,对百科全书编纂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一定要有充分认识,对它所要求的科学性也要有足够的理解

质量问题关系重大,一个是国家的文化形象,一个是学者的个人形象。须知整部大百科全书,前面置有“中国”二字,每个条目后面都署着作者的名字。所以,我们对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的艰巨性、复杂性、科学性要有足够的认识。我们下笔时要想到《中国大百科全书》光荣的传统。

在第一版出齐之后,当时主持工作的梅益先生写文章总结第一版的得失。他说第一版有很多长处,总的来说是好的,有些卷达到了国际水平,是世界一流的。但他还是不无遗憾地说,整体来看编辑工作还有两点不足,或者说两个缺陷:一个缺陷是,编纂工作前期,缺乏一个完整的以学科分类为核心的总体设计,导致全书列卷参差不齐,综合百科和专科百科混淆,后来调整起来费事不小,也未必如意。另外一个缺陷是,有的卷未能贯彻执行编辑体例,编辑把关不严,而且缺乏统一标准,影响了全书应有的统一性、规范性。这就是一版出版之后,作为具体主持工作的梅益先生的遗憾之处。他希望今后修订时能不断地改正。《中国大百科全书》一版是几万名高明的专家、学者打磨了15年之久,耗尽心血之作,主编者尚有如此多的不满意之处,岂不令人感慨。一方面确实体现了他们对自己要求之严、之高,精益求精的精神,另一方面警戒我们这些后生,对事业要心存敬畏,加倍努力,慎之又慎!

从事这项工作的,一个是编者,一个是作者,从百科全书这个角度来说,它的特点整体来说应该是编写合一的,它不像其他的书那样编辑是编辑,作者是作者。这样对科学性的认识,对最新研究成果的汇聚,必然带来艰巨性。而且,要统一格式、吃透体例也是一个很复杂的、很重要的问题。

编纂百科全书是标准化工程,是规范化的工程,一般来说它不是个性化写作。有的学者谈体会说:“从内容到形式,都要求有标准化的书写,必须依照统一的体例、格式来撰写,不能自己想写什么就写什么,爱怎样写就怎样写。”所以,既然是标准化的工程,标准是科学的、实践的总结,首先就得吃透标准,严格遵照标准的要求去做,做到从严把关、从严审稿、集体讨论、共同商量。

写到这里,我想起狄德罗在《法国大百科全书》“百科全书”条目中的表述。他说:“我们深知编写这样一部百科全书,这样的事业只能产生于一个富有哲学精神的时代”“我们感到自己心里正酝酿一种行为的愿望,它使我们为达到目的而不惜做出牺牲。”这里,借用前辈的这些话结束我的感言。我坚信,在诸位专家学者的齐心努力、鼎力支持之下,经过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全体编辑出版同志的共同奋斗,一部崭新的包括网络版、纸版的《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三版,一定能够完美问世。

愿借社庆东风与大家共勉。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