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单品种图书的效益

6月11日上午,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第五期“三个一百”五类人才“四力”培训班举行。在6月11~14日为期4天的培训中,300多名学员围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力”教育以及5类课程进行了系统学习。培训中,“三个一百”五类人才12个小组在课后开展学习讨论,围绕图书品种效益、编校质量、内容数据化、营销创新、国际化等话题分享了所在单位的经验和各自的思考。

以下为编辑二组的总结汇报,由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马雪芬代表发言

我是来自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的马雪芬,我代表编辑二组30位学员向各位汇报培训总结。

首先代表编辑二组谈三点体会。

第一点体会,谭总在开班仪式上的讲话,提出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增强“四力”教育实践为统领,营造人人努力成才的良好环境,搭建人人尽展其才的宽广舞台,完善人人皆可成才的政策体系。谭总的这一讲话,鼓舞人心,提振士气。

第二点体会,本期培训班融“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四力”教育实践和业务培训为一体,课程丰富、内容精准:关于我党革命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学习和巩固,再次坚定了我们的理想信念,在当前的全球政治环境下,让我们每个人都不由地增强了使命意识;中版“四力”大讲堂康震教授关于“焦虑与成长”的讲座,则为我们解决人生中的困惑给出了一个新药方,大开脑洞;我们编辑人才班还系统学习了重大题材出版物备案注意事项、文化自信与编辑成长、国家出版基金实施与管理等知识,弥补了我们常规业务学习中的不足。

第三点体会,是想表达我们的谢意,感谢培训工作组的辛勤付出,课程和授课讲师的精心安排,舒适的学习环境,让我们度过了愉快的三天。

接下来,我将围绕编辑人才班的讨论议题,向大家汇报一下我们编辑二组的一些思考和心声。6月12日晚,我们编辑二组围绕图书品种效益和编校质量话题进行了2个小时的充分讨论,这实际上是关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话题,围绕两个议题,各位编辑都分享了自己的认识、经验和思考,也表达了工作中的困惑。

关于第一个议题,我们认为关键是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如何提升单品种图书的效益,如何兼顾品种和效益之间的关系。编辑二组提出的抓手包括4个方面:一是从社会效益出发,抓重大选题,提升品种效益,十八大以来与新战略相关的知识普及和文化自信等都赋予了出版新机遇。二是做强板块、突出特色集群和平台的品牌效应,比如音乐社编辑提出,要充分发挥在音乐出版领域的品牌效应,充分挖掘品牌板块潜力。三是维护好现有拳头产品的效益,通过不断完善和修订,稳固拳头产品的现有市场,也就是固本筑基,在此基础上,开发新产品。四是对图书内容进行深度开发,也就是加速融合出版,扩大一本图书的传播半径,深度挖掘图书内容价值,满足互联网时代读者的多形态阅读需求。“如果一本书的影响力还停留在纸张上,那我们出版业的路是走不远的。”康震老师的话。

第二个议题是关于保障图书的编校质量,我们认为编辑要严守两条红线——导向和编校质量。关于提高编校质量,编辑二组总结了5点经验:一是要强化“四个意识”,关于导向的把握要不断学习,特别是对教材等政治敏感性强的图书,一定要坚持导向上的“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二是强化制度建设,严格遵守三审三校编校流程、重大选题备案等制度,制定编辑人员考核与约束机制,制定编校质量提升的引导机制。三是加强质量责任意识,编辑要将与作者的大量沟通放在成稿前,约稿时要与作者充分沟通,确保书稿内容质量。四是编辑要有“工匠精神”,编校质量要严格按照程序化操作,每一步的任务都要清晰,每一个程序都要做到位。要总结编辑心理学,编辑越做越胆小,提倡编校流程中的“陌生化”,把每次看稿都当作是第一次看,避免因为熟悉而漏掉错误。要在编辑工作中不断摸索、优化编辑流程。五是注重编辑人才的培养,要将编辑部打造成学习型组织,定期开展培训学习,“导师制”依然值得提倡,在出版社普遍存在新老编辑断代的情况下,要继承老编辑带新编辑的优良传统。

此外,关于编校质量的提升,我们编辑二组有个小小的呼吁,建议集团公司能够搭建一个在线资料库。因为编校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引文需要跟原文核对,鉴于各社资料库的匮乏和缺失,集团公司能否从硬件保障上解决编校中的部分难题,推动诸如智能审校系统的研发或应用等,为编辑减负,将编辑精力更多集中于选题质量和内容质量的提升上。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