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宋强:初心不变 我在人文社的13年

如果用三个词概括自己,宋强选择了乐观、创新和活跃。乐观,让他面对困难时可以化解种种压力;创新,使他时刻关注外界的变化并以敏锐的眼光思考问题;活跃,是希望在主流媒介和宣传渠道中站稳脚跟。

如今,出版社里的“80后”正值“壮年”,他们的业绩如何,现在下结论或许还为时尚早。但是从宋强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简称“人文社”)工作的13年里,可以看出这三个词贯穿了他的工作,并引导着他登上一个又一个台阶。从初入人文社策划部,到调任办公室,再到以策划部主任身份回归策划部,直到如今的社长助理,宋强在工作中始终饱有热情和希望。而这一点,往往是工作多年的人,最容易丢掉的“星星之火”。

书不仅仅是文化产品更是一种商品

2006年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毕业后,因为对人文社一直以来的向往,宋强放弃了去高校任职的机会,选择进入人文社策划部。他坦言,当时自己对出版社的了解并不深,只是单纯地认为出版社是一个文学机构,负责出版好书,和作者打交道。 

直到正式工作,宋强才逐步对出版业有了全面的了解。初入人文社,宋强在策划部负责图书营销工作。这让他第一次知道,图书也是需要“宣传”的,而不是摆在书店里就有人来欣赏。他说,从业之初,印象最深的就是目睹了滞销书被销毁成废纸的过程。这让他深刻地意识到书不仅仅是文化产品,更是一种商品。

2006-2008年,宋强在策划部供职。两年间,他的主要工作是与媒体建立联系并撰写新闻稿,组织各种新书发布会、研讨会。当年博客大行其道,作为部门里的年轻一辈,宋强认为图书营销也应该跟上潮流,因此建立了人文社在各个平台的博客。他还将当时最流行的“带着作家到门户网站做访谈”的形式带入了人文社的营销工作中。由于技术的局限性,门户网站和博客当时只能进行文字直播,在各个网站上建立的人文社站点,也只能以文字和图片的形式进行更新,站点内容仅以书评和书摘为主。这些情况现在难以想象,但在当时,的确是一种“革新”。与其说是与时俱进,宋强更愿意说是“被时代逼着走”。 他说,“图书营销必须要紧跟潮流,这一点可能比做图书编辑还要敏感。”

“被时代逼着走”的营销之路

2008年之后,宋强被调到总经理办公室,负责行政管理。在办公室工作的7年,宋强对人文社的定位和发展思路把握得更加清晰,但他依然热爱营销这份贴合自己性格的工作,所以,当策划部主任的职位出现空缺时,宋强主动请缨,回到了策划部。

2015年回归策划部后,宋强深切体会到出版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时,传统媒体的生存越来越艰难,博客也已被基本淘汰,微博正经历由兴转衰的过程。微信的主要职能仍然是通讯工具,自媒体刚刚崛起。针对这些变化并结合人文社的自身特点,宋强对图书营销活动提出了“四个原则”,即新书宣传和常销书宣传相结合、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结合、线下活动和线上活动相结合、图书宣传和品牌宣传相结合。

1

宋强在“茅奖系列沙龙·周大新《湖光山色》”活动上

第一是新书和常销书结合。此前,人文社策划部在图书宣传上只重视新书,忽略了常销书。这让宋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感,因为经典图书的销售码洋是人文社收入的主要来源。所以,在宋强回归策划部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当时被忽略已久的经典图书“哈利·波特”策划了一场线下活动,目的是将哈迷重新聚集起来,再次扩大“哈利·波特”的影响力。当年,他还在曹雪芹诞辰400周年之际,策划组织读者与红学专家一起免费游览大观园,邀请红学专家举行讲座,很好地宣传了人文版《红楼梦》。这一举措不仅再次唤醒了经典图书的活力,同时也是对出版社品牌影响力的一次提升。

第二是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结合。传统媒体影响力日渐衰落,而新媒体方兴未艾。宋强认为,人文社应该搭上新媒体这趟“顺风车”。因此,人文社非常重视微信公众号、豆瓣、微博以及各种微信群的建设,并逐渐加大投入。截至目前,人文社微信公众号关注人数超过54万,并连续四届荣获“大众喜爱的50个阅读类微信公众号”称号,在全国出版社中影响力位居前列。此外,人文社还首创了许多新媒体推广“新花样”,如在微信群里召开新书发布会、直播推书等。宋强说:“随着技术的发展,平台的更迭也越来越迅速。图书宣传不能只局限于火爆平台。只要是能吸引人群的地方,就是我们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是线上活动和线下活动结合。一方面,举办线下活动重视二次传播,将活动中嘉宾发言或对谈的实录通过新媒体转化,扩大影响。另一方面,组织线上交流活动,例如组织作家在微信群里与读者交流,或者“多群直播”,这些方式十分受读者的欢迎。

第四是图书宣传和品牌宣传结合。以往的图书营销活动往往只局限于单本书,但宋强认为,单纯宣传图书是不够的,还要彰显品牌影响力。因此,在之后的营销活动中,人文社采取系列化的方式,把品牌宣传贯穿于每一场活动。如,连续两年与首都图书馆合作组织“阅读文学经典”系列讲座,同时配合展出人文社的经典版本和插图展览,将推广文学经典与提升人文社的品牌影响力密切结合。今年的活动主题以外国文学名著为主,借助人文社今年推出外国文学新网格本的契机,不仅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精神食粮,也有效地拉动了图书销售,对人文社的品牌宣传大有裨益。

工作与生活其实密不可分

在人文社的13年中,宋强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图书营销打交道。他对自己经手的图书项目如数家珍。其中,回归策划部之后营销的《匿名》一书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本书是纯文学作品,不同于畅销书,线下发布会极难促成,作者也不愿意主动宣传。但宋强一再坚持,并与责编杨柳、作者王安忆屡次商讨发布会方案,终于将活动落成。这是王安忆第一次举办新书发布会,也是人文社第一次在外地为传统文学作家举办新书发布会。此后的媒体专访以及图书销量都收获了良好的结果。铺天盖地的图书报道、高达8万册的销量,这些成绩都在回馈宋强的努力与坚持。

在人文社供职十几年,宋强不仅在工作中收获了许多,同时也见证了出版业的发展。“我认为出版业在回归理性。”宋强说。经历过浮躁、狂热的阶段后,出版业已经越来越理性。从前的读者喜欢浅薄的心灵鸡汤文字,现在他们已经开始走向深刻,出版业也在随着读者需求的变化而改变。

去年4月,宋强的职务变更为社长助理,负责管理办公室、策划部、文创部以及总务部四个部门的工作。文创部从成立到现在不到半年时间,营收已超过100万元,其每周上新的文创产品和“海明威120周年纪念礼盒”众筹活动吸引了众多媒体和读者的关注。

回看宋强在人文社的13年,他从事过一线的营销活动,也经历过办公室之类节奏“安静”的工作。两者相比,宋强表示更喜欢图书营销,“因为它每天都是新的,而且是充满活力的”。从业以来,宋强的乐观、创新和活跃始终贯穿于工作之中,他也将这种性格传递给身边的每一位同事。在生活中,宋强运营着自己的喜马拉雅账号和微信公众号。宋强说,这其实是工作的一部分。但不热爱工作的人,也很难热爱生活。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