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书封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摄
8000多栋历史建筑见证了香港城市发展,也承载着港人的集体记忆,在寸土寸金的紧凑型都市中,却面临着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境遇。创建伙伴关系,让政府、非营利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进来,尘封的历史建筑在“伙伴计划”中鲜活了起来……
由单霁翔著述的《人居香港:活化历史建筑》日前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推出。全书回顾了香港历史建筑保护的历程,着重介绍了“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创新成就和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筹建始末。其中既有对香港城市规划的解读,又以近百个历史建筑为线索,讲述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的香港经验和香港故事,可谓一部文博视角下的香港城市百科全书。
2016年,单霁翔在香港伊利沙伯体育馆做专题报告周高亮摄
最早接触“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是在2007年。当年11月,身为国家文物局局长的单霁翔与当时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发展局局长林郑月娥在北京会面。后者向他介绍了香港文物保育的新政策,其中就包括“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此后十几年,双方携手推动多个重要文化项目,单霁翔也一直关注着颇具香港特色的“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
在他看来,与内地的文化古都相比较而言,香港的历史建筑建成年代普遍较晚,所以拆除还是保留、保留多少、如何可持续保护等问题,都是各方较量和争论的内容。但历史建筑是城市肌理必不可少的组成要素,如果得不到科学保护和合理传承,后果将极其令人遗憾,并不可逆转。
同时,从特区政府到社会公众也都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政府资金支持个别的历史建筑保护项目还远远不够,需要采取民众参与度更高、社区导向型更强的保护政策和措施。由此,香港进入将历史建筑保护整合到城市可持续性发展议程的时代,“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也就应运而生。
2018年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动土仪式周高亮摄
在香港,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有不少处于闲置状态,这种情况备受社会关注。为此,政府需要制定一套全面并可持续实施的新政策,推行崭新的历史建筑活化再利用计划,包括让非政府机构申请活化、再利用政府拥有的历史建筑,让历史建筑的保育和活化成为链接过去与现在的桥梁。这就是“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单霁翔指出,该计划的启动,标志着政府、非营利组织、公众三方协作的历史建筑保育和活化模式基本确立,试图系统保护祖先留下的历史建筑和文化遗迹,并保留其实用功能,令其在新时代重焕生机。
“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自2008年实施以来已推出六期,共22处历史建筑(群)被纳入活化项目,其中5个项目摘取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保护奖,其中的湾仔蓝屋建筑群活化项目更是荣获该奖项的卓越奖。这是首次有香港保育历史建筑项目获此殊荣,证明香港活化再利用历史建筑的水平受到国际认可。
单霁翔认为,“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的实践表明,历史建筑是一个内涵十分深刻,并且不断发展丰富的概念。随着保护理念的发展和实践深入,文化景观、历史街区、传统村落、文化线路、当代遗产、商业遗产、工业遗产、农业遗产、乡土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空间等,都已成为与之相关的保护内容和组成部分。
“身处香港这片特别的土地,常常让我感受到历史与现实带来的深刻感动。香港社会在中国文化基础上,融合西方文化,形成难得的多元文化气质。”他如是感慨。而香港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发展和所采取的一系列政策都具有鲜明特色,在单霁翔看来,香港社会不断探索适应性更新、操作性更强的模式来加强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了一系列创新性尝试,也有许多经验值得内地借鉴。
对将于7月2日对公众开放的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见证筹建过程的单霁翔坦言,“一座国际大都会没有世界级的博物馆,自然少了几分深邃与厚重。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的建设,无疑是香港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将有利于香港成为国际文化都会的愿景,也有利于故宫博物院走向国际、走向大众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