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2022年第四期】

光影魔术手拼图

    《编辑艺术》,杨牧之 著,中华书局     《翠微却顾集》,徐俊 著,中华书局

 新时代我们怎样“守正出新”?

中华书局 熊瑞敏

今年是中华书局成立110周年,在这样的历史时刻,回顾过去,总结经验,是很有意义的。《编辑艺术》和《翠微却顾集》是中华书局出版的两部与中华书局的出版历史密切相关的著作。结合阅读这两部书的体会,我谈一谈怎样在新时代践行“守正出新”的局训。

一、《编辑艺术》《翠微却顾集》与“守正出新”

“守正出新”是2003年袁行霈先生在中华书局组织召开的一次研讨会上提出来的。从之后的实践看,我个人理解,“守正”大约指坚持书局的品牌核心——古籍学术出版,而“出新”则更多地指向《正说清朝十二帝》《于丹论语心得》“中华经典藏书”“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等面向大众的普及出版。我认为《翠微却顾集》和《编辑艺术》的主要内容,恰恰代表了中华书局“守正”和“出新”的两个方面。

杨牧之先生的《编辑艺术》,主要是对创办和编辑《文史知识》杂志的工作回顾。《文史知识》是一份普及文史知识的刊物,形成了“大家写小文章”的办刊特色,在当时产生了轰动性的文化影响。《文史知识》的创办,对于当时历史条件下的中华书局来说,应该算是一次创新之举,在某种意义上代表了书局“出新”的传统。

徐俊先生的《翠微却顾集》,主要是围绕新中国成立后书局在高精尖的古籍学术出版方面的书人书事,所涉众多重磅图书的出版故事,有关于点校本“二十四史”工作的回顾,也有在出版界传为佳话的周振甫先生帮钱锺书先生审读《管锥编》的审读记录,这又主要代表着书局“守正”的传统。

当然,“守正”和“出新”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某种意义上又是共生的。徐俊先生在《要有机会去打一口深井》中说,1980年代是中华书局品牌和品格形成的第二个阶段,认为“八十年代的中华书局,在恢复古籍整理出版、学术出版上的努力,为后五十年的发展奠定了非常重要的基础。我们学文史哲学科用到的最基础书、丛书套书,都是八十年代开始的,如《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新编诸子集成》。”这当然是不错的,同样值得注意的是,《文史知识》也是在1980年代创办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在这个意义上说,1980年代的中华书局,在“守正”“出新”方面都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就,这样来描述和总结1980年代这段局史传统,也许是更为全面的。

“守正”与“出新”也是相辅相成的。例如,《文史知识》之所以能够形成“大家写小文章”的办刊特色,当然离不开中华书局古籍学术出版这一品牌核心所积累的作者资源,而《文史知识》向专家学者约稿,也进一步密切了中华书局与他们之间的联系。而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史知识》的广泛传播,也让更多普通读者了解了中华书局和中华书局出版的图书。从这个意义上说,“守正”“出新”是一种良性互动的关系。

二、新时代我们怎样“守正”?

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走向未来。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已经进入了新时代。在新时代,我们应该怎样“守正”?《翠微却顾集》又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其一,“守正”要坚持书局精编细校的编辑加工传统。我读《翠微却顾集》,最先读的就是周振甫先生关于钱锺书先生《管锥编》的审读报告和审读意见,这一方面是好奇这个出版界佳话的历史真相,另一方面也想知道高水平的编辑审读意见究竟是什么样子的,我们编辑加工努力的标杆又是什么?我也认真阅读了其中《〈全唐诗补编〉编辑工作回顾》《要有机会去打一口深井》,试图从细节角度去了解中华书局的编辑工作传统。读过之余,其中编辑功夫的精深细密是令人感动的。

要做到这样的编辑加工,对编辑本身的学术素养要求很高。但学术素养的提高并非一日之功,我的感触是,对于年轻编辑而言,关键要在认真细致的书稿编辑加工中学习和提高。我曾经有一种困惑或者说误解,以为之前中华书局的老编辑都是专家,他们负责责编某一本书,是因为他们在某些领域学有专长。但徐俊先生在编辑《全唐诗补编》之初,对于唐诗辑佚工作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他从调查了解唐诗辑佚的学术研究现状开始,再在编辑加工过程中,逐条核查书稿的内容及有关考辨意见,慢慢摸索学习,最后成为唐诗辑佚专家,成书《敦煌诗集残卷辑考》这样的专著。这就说明,只要真正愿意在编辑加工中下功夫,勤查勤学,编辑工作是能促进成长的。

在某种意义上说,编辑能不能在工作中学习提高,这更多与编辑本身的工作态度相关。只有认真负责的编辑,才肯下功夫去帮助作者审读加工,也才能真正提高自己的能力。如果总是把责任推给作者,自己当然就无法提高。

其二,“守正”要坚持集中力量在古籍的基本书、核心品种上下功夫。徐俊先生曾讲,书局文史哲基本典籍的丛书套书生命力很强,很多都成为今天的常销书。而现在,我们似乎花费了不少精力,做了很多不那么基本的品种,这些书往往印量很小,几乎没有重印,而一些古籍的基本品种却仍然存在缺位的情况。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应该复盘研究以前的出版计划,做一次比较系统的选题梳理,列出需要补充的基本品种,统筹安排,有计划地去推进。总之,“守正”就是要做到两个“精”,加工要精细,选题要精品。

三、新时代我们怎样“出新”?

《文史知识》的创办和辉煌,是书局在当时历史条件下的“出新”之举。《文史知识》之所以能办得好,与执行主编杨牧之先生的努力是分不开的,《编辑艺术》就记录了他的心得体会。那么《编辑艺术》又有怎样的“出新”启示呢?

其一,“出新”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呼应时代的需求,呼应社会热点。《文史知识》有一个口号,“与历史对话,与时代同行”,对于今天的“出新”工作仍有指导意义。《编辑艺术》第一篇《什么样的刊物受欢迎》就讲了刊物的时代感问题,讲到当时社会上大讲《岳飞传》《杨家将》,《文史知识》就组织了《历史上的岳飞和小说中的岳飞》《杨家将的历史与传说》等文章;当时青年学生关注学术方法,《文史知识》就开辟“治学之道”专栏,邀请学者介绍治学方法经验,还组织了“八十年代我们怎样治学”的座谈会,都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呼应社会热点,既包括图书选题工作,也包括营销宣传工作。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古代医学著作《温疫论》和王昌龄的诗一度很火,我们迅速推出了三全本《温疫论》和“中华经典指掌文库”本《王昌龄诗集》;2021年,央视大年初一推出的《典籍里的中国》大火,我们立即推出了三全本《天工开物》《道德经》、全本插图版《本草纲目》等图书,都取得了不错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在营销宣传方面,我们也注重呼应社会热点,例如2021年初《大秦赋》热播,我们新媒体平台推出了《〈吕氏春秋〉:吕不韦主编的数字化奇书》,向读者介绍《吕氏春秋》一书;高考临近,我们推出《考神苏东坡的高考故事》,高考语文考试当天,我们又推出高考作文题的相关微文;央视热播《典籍里的中国》时,做到每期都有微文追踪,这些工作都取得了不错的营销效果。可见,关注社会热点话题,对于图书选题和营销工作都是非常重要的。

其二,“出新”要注重雅俗共赏,要关注读者需要,市场需要。《编辑艺术》中的《雅与俗》一文提到,当时广受读者欢迎的“文史信箱”栏目的选题原则,就是要选那些“大家都知道一些,但又说不详细,说不具体,说不清楚”的问题。杨牧之先生进一步分析,“‘大家都知道一些’,说明这个问题的普及性和通俗性;‘但又说不清楚’,说明它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大家都知道一些’,才能引起读者的注意,他才会想这个问题是个问题,刊登它有必要;‘但又说不清楚’,才能吸引他读下去,看看究竟是怎么回事,弄弄清楚。”

杨牧之先生对于读者心理的分析非常有道理,对于今天的营销工作也颇有指导意义。在公众号、视频号等内容选择方面,应该更加着意于“大家都知道一些”但又“说不清楚”的话题,说白了就是调动读者的好奇心。

其三,“出新”要有创新精神。创办《文史知识》本身是一种创新,而办好每月一期的刊物,必须不断创新,保持读者的新鲜感。比如《编辑艺术》中提到办专号,先是办朝代专号,后来又办专题专号,再后来又办地方专号,创意总是一个接一个。今天的“出新”当然也需要创意性的策划,无论是图书选题还是营销宣传。创意,不是一下子就会出现的,也不可能完全是编辑自己去想,而需要从多方面吸收信息。人民文学出版社精心策划推出的2022文学跨年盛典,成功将出版营销活动“出圈”,取得了非常轰动的品牌宣传效果。我们要时时刻刻都注意去琢磨,去准备,才能把握到成功的机会。总之,“出新”就是要面向时代,面向市场,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读《编辑艺术》《翠微却顾集》,正所谓“知之非艰,行之惟艰”,有些事情说起来容易,真正落实在工作之中,却是不容易的。希望新时代的青年一代,努力“守正出新”!

商务

《两岸七十年》, 刘贵军 著,商务印书馆

回归之路的曲折与光明

新华联合发行有限公司 李欢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愿望,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历史任务。那么,解决台湾问题面临哪些挑战?为解决台湾问题党和人民做出了哪些努力?通过阅读《两岸七十年》我们可以得到答案。

解决台湾问题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台湾问题受复杂的国际政治因素影响,外部势力打“台湾牌”,是把台湾当作遏制中国发展进步、阻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棋子;另一方面,一国两制”提出以来,台湾一些政治势力曲解误导,民进党及其当局不遗余力地造谣抹黑,造成少数台湾同胞的偏颇认知。

党和人民为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放在工作的重中之重,把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作为开展一切国际活动的前提,通过各种途径扩大两岸沟通交流。从各界仁人志士到“返乡潮”中的台湾同胞,也都为推进两岸关系作出了贡献。如今,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已经踏上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祖国大陆对台湾各方面的影响力、吸引力不断扩大,我们解决台湾问题的基础更雄厚、能力更强大,必将有力推动祖国统一进程。正如作者所说:“祖国大陆的发展进步从根本上决定着两岸关系走向。”可见,解决台湾问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必然要求,归根到底要通过每个人的奋斗来实现祖国的发展壮大。我们相信祖国终将统一,我们愿做历史的创造者和见证者,为之努力奋斗!

美术

《极简中国古代建筑史》,楼庆西 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构造与艺术的融合 实用与哲学的统一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严蓉

最近读了《极简中国古代建筑史》一书,颇有感触,作者楼庆西将中国七千余载的建筑史浓缩到一本不到两百页的书中,简明扼要,深入浅出,让我这个业余爱好者也能从中管中窥豹,收获颇丰。该书从建筑用途入手,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建筑分门别类地一一介绍,图文并茂,翔实生动,将宫殿、陵墓、庙坛、佛寺、园林、住宅等类型囊括其中,可以算是相当全面的中国古代建筑科普类读物了。

作为一名中国古建筑的业余爱好者,从颐和园长廊的梁枋彩绘到智化寺藻井的镂空浮雕,从一步一景的苏州园林到磅礴端庄的故宫宫殿,我都曾亲身探访、一观其妙,每每都叹服于古代匠人的技艺之精湛,心思之巧妙。单就历经七千年多年的榫卯结构一门技术就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很多榫卯结构搭建的古代建筑在多次地震中仍能屹立不倒,足见其特性之稳固,构造之经典,这种既遵循力学原理又饱含阴阳互合形制的技术,生动反映出工匠们对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理解。

合上书本,我转而想到了当今的建筑者们,他们也丝毫不逊于古代前辈,从搭桥筑路到建塔造楼无一不体现出当代的先进技术和创新理念:在技术革新方面,既有利用火箭定位架设的跨海大桥,也有通过盾构机凿建的穿山隧道,既有青藏高原盘旋入云的天路,也有崇山峻岭间惠及大众的高空索道;在艺术设计理念创新方面更是如此,不论是融汇现代建筑实用与苏州园林精致与一体的苏州博物馆,还是将教学与生态涵养功能相统一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都将前人的智慧和今人的理念相结合,达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统一。

由此我又不禁想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人民大学考察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归根结底是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不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推进知识创新、理论创新、方法创新,使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真正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总书记的高瞻远瞩为我们文化工作者指明了方向。中国数千年浩若烟海的文化中,有许多技术和理念是我们可以研究借鉴、创新转化的,很多创意和理念已经落地实现,还有很多等待着我们去探求研究,深入挖掘。作为宣传思想战线的工作者,我们可以在深入研究中华文化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和价值理念的同时,加强对古代经典书籍文献的数字资源建设,利用现代技术承载古代文化,继续贯彻中华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强中文版权输出和海外宣传推广,通过线上及线下多种方式,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理论,提升中华文化软实力,让世界更好地读懂中国。

现代社

《血战长津湖》,何楚舞、凤鸣、陆宏宇 著,现代出版社

北纬三十八度线上的热血与寒冰

现代教育出版社 冯小铨

长津湖,是朝鲜北部最大的人工蓄水湖,位于狼林山脉东侧,常年冰封积雪,几乎不为外人所知,但1950年11月发生在朝鲜战场东线的一场大战,让长津湖家喻户晓。

有史学家称,长津湖之战是历史的拐点,是中美双方王牌部队改变历史进程的一场决战。《血战长津湖》这本书从这场战争的起源讲起,细致刻画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面临的实际情况,还原了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军在冰雪皑皑的长津湖地区殊死搏杀的情景。在书中,我们不仅了解了战争的实际情况,还能真实感受到这场血战的残酷。

七十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身穿单薄棉衣,在长津湖地区接近零下40℃的严寒中,与美国陆战一师展开了一场持续28天的大战。那时候,志愿军条件艰苦、物资匮乏,美军掌握制空权、物资充裕,两军战略物资存在巨大差距。面对世界武器装备最精良的美军部队,毛泽东钦点作风顽强、战功赫赫的第九兵团赴朝援战,彭德怀利用中国兵学对麦克阿瑟利而诱之,卑而骄之,诱敌深入,最终,全力消灭了敌人。

“长津湖地区根本就不适合军事行动,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会想去征服它。”美陆战一师师长史密斯在战后这样说。雪寒岭、荒山岭、死鹰岭、剑山岭,历经战火洗礼的第九兵团15万大军跋涉在听闻便生寒意的山岭上,克服补给缺乏、冻伤减员,在雪野中隐蔽行军。武器和战术的较量在这片土地上变成了意志力的考验,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了用生命夺取高地的奇迹。让我们永远记住长津湖,记住英雄们坚强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记住这段永恒的历史!

华文社

《许渊冲百岁自述》,许渊冲 著,华文出版社

阅读百岁时光 

华文出版社 王伊

“许渊冲的一个世纪,也是我们国家的一个世纪。”读过《许渊冲百岁自述》,才真正深切地感受到了图书腰封上的这一句话所蕴藏的力量。

《许渊冲百岁自述》是享誉世界的国宝级翻译家许渊冲先生生前最后一本传记。翻开这本书,会发现很多内容并非“自传”——有的回忆家庭和少年时期埋下的文学种子,有的追溯学生时代同窗情谊,还有许多是缅怀那个时代的大先生,如闻一多、冯友兰、陈寅恪,无不跃然纸上。这些文字更像是对大时代的书写。

譬如书中关于西南联大这一重要篇章,生动再现了师生共同在硝烟中勉力维系一方书桌的安稳,在艰苦的条件下学习生活的乐观。他们虽未上战场,却也从未苟安于后方,而是坚定地做着另一件同样重要的事情——延续民族的文化生命。这部分的内容编排也很有新意,回忆长文与求学日记间错,大到先生们的治学风骨,小到一次选课经验、空袭频至时的作息安排,都囊括其中。让我们看到,许渊冲先生笔下的联大生活,担得起“山河远阔,人间烟火”八个字。

许渊冲先生曾以“书销中外百余本,诗译英法唯一人”的名片为大家所熟知,然而他却说自己的名字比名片还要响一点。这话初闻似乎有些狂傲,但是在读过这本书之后,却发现这是一位醉心文学翻译事业的大家的一片纯粹与热忱。他的翻译理念独树一帜,追求的是音、形、意上的唯美,将翻译视为艺术的再创造,因而译文格外传神。年轻时的他,因为对古典诗词和翻译事业的挚爱,埋首译著数十年;而年近百岁的他,依然常怀赤子之心,在小小的教职工宿舍里,追寻着关于灵感之美、精神之永恒的远大理想。

“创三美理论,饮彤霞晓露”,正是许渊冲先生的一生。他所求并非名利,只是做一行有一行的专精。择一事,终一生,这样的精神在快节奏、碎片化的时代里显得尤为稀缺,也尤其值得我辈学习。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