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我国现代出版史上规模最大、最为重要的学术翻译工程“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在上海书展现场首发。华东政法大学原校长、知名法学家何勤华,浙江大学图书馆馆长、敦和讲席教授孙周兴,上海师范大学副校长、知名历史学家陈恒,商务印书馆执行董事、党委书记顾青参加对谈。活动由商务印书馆总编辑陈小文主持。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1981年开始结辑出版,是改革开放在学术出版和思想文化领域取得重要成果的标志,对奠基我国学术、开启新学科领域、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为中国读书界打开了一扇通向世界的窗口,成为学术界学术研究的基本用书,中国人了解世界的基本读物。2009年出版至400种,2017年出版至700种,2024年“汉译名著”出版至1000种。学科门类涵盖哲学、政治、法律、社会、历史等,许多书的作者都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阶级、一种思潮的先驱者、代表者,被誉为“迄今为止人类已经达到过的精神世界”。
何勤华认为,“汉译名著”在学界享有崇高的声誉,荟萃了世界学术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经典著作,对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起到了重要作用。孙周兴认为,商务印书馆的“汉译名著”系列已成学术界最大的品牌,今年出版至1000种,对中国当代文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陈恒认为,“汉译名著”的建设过程亦成为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一代又一代的读书人,已成为方便学习的宝库、智力参与的象征、文化繁荣的基石。
顾青表示,“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充分体现了几代学人、翻译家和出版人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为中国现代学术体系、学科体系的自立自强提供了强有力的学术支撑,为外来文化本土化、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提供了最优质的文化基础,为以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最优质的公共文化服务,将被载入学术界史册和商务印书馆史册。“汉译名著”1000种的出版是一个新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