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简介 | 集团领导 | 重要文件 | 组织结构 | 集团成员 | 大事记 | 企业文化 | 党群工作 | 文件下载

中版青年荐中版书

2020年第三期

发布日期:2020-10-30   新闻来源: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网站

商务《决策的本质》

《决策的本质》[美]格雷厄姆·艾利森菲利普·泽利科著,商务印书馆

决策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商务印书馆 逄世龙

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我不由得联想起电影《奇爱博士》的结尾,美军失联轰炸机在苏联本土投下核武器后,苏联的“末日武器”启动,世界各地的核弹纷纷引爆,地球毁灭。现实世界中,冷战时期苏美双方的核威慑逻辑竟然也有过险些失效的时刻,在1962年10月16日到28日这短短的13天中,人类与末日的距离从未如此近过。

艾利森和泽利科的《决策的本质》是公共政策与公共管理以及国际关系领域的经典著作,该书通过古巴导弹危机的案例分析,说明政府决策的过程及其本质,以帮助研究者和大众读者理解国家的政策选择和所采取的行动。

对国家政策过程、政策选择和所采取行动的认识和理解即是公共政策学者们的重要研究课题,同时也是普通大众非常关注的讨论话题。《决策的本质》这本书基于翔实的档案资料细致分析了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的始末,并使用三种不同的分析范式对苏美两国的政策选择和政府行为进行了深入剖析。透过不同的“概念透镜”对同一事件进行反复解读,犹如一名睿智的导师在手把手教读者如何分析政策过程,使读者具备独立分析政策选择和理解国家行动的能力。从这个角度上看,相关专业的在读学生或对公共政策领域政策问题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可以将这本书视为一本极佳的学习教材,并可以尝试解读一些现实问题。譬如,我们可以尝试使用书中的分析范式去理解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的政策选择和国家行为。

音乐《古乐之美》

《古乐之美》苏泓月著,人民音乐出版社

古乐之美,你不知道的美

人民音乐出版社 杜艺江

古乐之美,彰显着时代与民族的精神气质。从山林之响,到庙堂之声,从禅寺之音,到阡陌之歌,总是能够令人引发无限追想。音乐之道,自古以来就与政治相通,我们现在所能听到的古乐,大部分是“教化之音”的结果,再加上音声无形,重现其美则愈加艰难。如何自广博深远的历史、浩如烟海的文献、品类繁多的乐器、晦涩艰深的音律中追寻和还原古乐之美?

由人民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古乐之美》是一部梳理古代乐器的专著。作者根据中国古代乐器按照不同制作材料制定的八音分类法:“金、石、土、革、丝、木、匏、竹”,将全书分为八卷,甄选六十种古乐器,从乐器形制、历史背景、制造工艺、文学艺术四个角度为读者讲述中国古乐器的源流发展及美学意义,从音乐与文学、艺术与历史中解读涵盖在乐器中的天地人伦、五行节气,以及中国人专享的情感脉络和哲学思考。

琴声悠悠,琵琶低吟浅唱。《十面埋伏》,三通雷鼓响,一声琵琶裂,那是激荡的,雄浑的豪迈的,令人血脉喷张的。琵琶拨动处,真如铁骑突出刀枪鸣,千军万马驰骋沙场,擂鼓震天,厮杀着,鸣叫着,怒吼着,直至响彻苍穹。韩信点兵的壮阔豪迈,垓下之围的楚歌悲壮,项王突围的奔涌凄惨,虞姬血泪抛洒营帐,末路英雄自刎乌江,惊心动魄,百转回肠。

中华《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楼宇烈著,中华书局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什么?

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 刘清民

怀着崇敬的心情读完楼宇烈教授的《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该书引领读者发现、思考中国文化精神的本真,以缜密的逻辑使读者引起共鸣。

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什么?其最根本的精神是以人为本,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要成为高尚的人,有理想的人,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其次是自然精神,天地是万物的根源,人要尊重自然、爱护自然,保护生态平衡;再次,是奇偶关系,也就是倡导动静平衡。中国文化冲破了西方以神为本的文化核心,冲破了神学万能的弊病,讲究事物的内在联系,矛盾的统一。最后是会通精神,中国的文化是全民族的文化,并吸纳了外国的优秀文化,融会贯通。

作者认为,使用西方人的衡量标准、用西方的实证科学概念来衡量我们的科学,以及符合西方概念的就是科学的、不符合就是不科学的,诸如此类的判断体系,势必会对我们的文化产生质疑。如果我们以西方学科的基本模式作为衡量标准的一切,可以说,中国就一无所有了。我们要有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归属感,要更热情、大胆地去拥抱自己的传统文化,建立起一种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要对我们的文化取其精华,进行一代代的传承,并发扬光大。

文化自觉,就是要厚植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将优秀文化传统体现在我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中,通过不断学习进而完善自我,使中国文化精神传承发扬下去。这一点带给我的启示是,将个人目标和社会价值相统一,同时要脚踏实地为理想而努力,只有首先做到“修身”,才有可能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

三联《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对现时代的思考》

《美好社会与美美与共》费孝通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发现美、欣赏美、大同美

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有限公司 李洁

费孝通70多年的学术生涯,其研究涉及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然其一直没有脱离社会人类学的研究方法。在费老的笔下,微视研究和巨视研究一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先生的社会人类学思想在两者间应用得游刃有余,并不时地产生新的理论和方法。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这句十六字箴言出自于1990年12月,费孝通先生80寿辰聚会上就“人的研究在中国——个人的经历”进行的主题演讲,讲的是如何处理不同文化的关系。费孝通先生八十岁高龄时提出的这一观点,让我看到了文化大融合的和谐。

我们要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自己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因为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我们应当对中华文化的全部历史有所自觉,有清醒的认识,有自知之明,有自信,且有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

我们应当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大同美究其本质而言,就是拼合不同的美而达到的一种平衡。我们应当发现自身之美,然后发现、欣赏他人之美,再到相互欣赏、赞美,这样将各自之美和别人之美拼合在一起,就会实现理想中的大同美,达到一致和融合。

荣宝斋《百年荣宝斋记忆》

《百年荣宝斋记忆》郑茂达著,荣宝斋出版社

一部荣宝斋的百年记忆

荣宝斋 侯文佳

荣宝斋,这家历经3个世纪的老店,对于国家来说是一个荣辱兴衰的历史缩影,对于某些个人说是人生中一段不可磨灭的宝贵回忆。对荣宝斋深怀感情的学者郑茂达先生认为:荣宝斋的资料如此丰富、如此珍贵,而现存关于荣宝斋历史的文字记载太少了,应该有人及早地整理出来,呈现给世界,让中国传统文化瑰宝的光辉永放光芒。他在资料室里一扎就是30多年,把荣宝斋那些不被人知晓的峥嵘历史和文化瑰宝一字一句地整理出来,成就了这部《百年荣宝斋记忆》。

至今记得郑茂达先生提着几十摞手写书稿往返出版社的情景,每一次的行程都是步行、公交、地铁轮番折腾的四个多小时,当郑先生放下书稿,抽出眼镜的一刻,手已经不听使唤地颤颤巍巍了。在这近20万字手写书稿里,有些纸张甚至有些发黄、残破了,但是都被整整齐齐装订好,并且每一篇都已逐字逐句更正修订。这些文字记录了郑茂达先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撰写、发表的关于荣宝斋的点点滴滴,每张纸上都浸润着一份学者的执着,寄托着一份视荣宝斋为家的深情。内容涵盖有对荣宝斋历史的澄清,有对世纪之交荣宝斋经营策略的梳理,有肩负重任的荣宝斋管理者和领军人物、专家、学者,以及与荣宝斋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政坛及文化名人,成为荣宝斋永远的佳话故事和经典记忆。

手捧《百年荣宝斋记忆》,我感觉这份记忆的沉重和深邃。这无关于知识,无关乎风月,而关于为人、关乎做事。作为一名荣宝斋的青年人,我一直在思考:我将留给荣宝斋怎样的回忆呢?

民主法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黄薇主编,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最忠实的摆渡人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谢瑾勋

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民法典自表决通过以来就备受关注。但面对厚厚的法典时,内心或多或少会有疑问:我要如何让自己的行为合乎其所蕴涵的精神与内容?欧阳修曾言:“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可见,读书既是学习知识的根本,又是引导自身去主动思考、积极作为的过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释义及适用指南》就是一套能指导读者由浅入深地去学习、去理解民法典背后含义的权威书籍。

本套书采取民法典编纂的逻辑结构,释以生动简明的语言,按照条文主旨、条文解读、案例分析三部分予以解读。我在阅读中发现,案例分析于指导读者思考之余,更增强了互动、避免了枯燥的学习氛围,让原本静态的知识点跃然于纸上,尤其是占比最大的合同编,贴合实际的案例能使得复杂、晦涩的条文通俗易懂。另外,本书还单独对条文添加灰色底纹给予着重提醒,以帮助读者直接确定其位置。可以说,她是能帮助我们克服与法律条文间的“距离感”,成功抵达民法典彼岸的重要媒介。

一千二百六十条的内容,每个字都宛若知识银河中的灿烂星光。要想真正实现“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帮助大家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正需要这套书对我们的日常生活给予及时指引。如果说,民法典是最动人的法律篇章,我想,她应该就是那最忠实的“摆渡人”。

华文社《故宫六百年》

《故宫六百年》阎崇年著,华文出版社

读《故宫六百年》,品历史人生

华文出版社 孟欣欣

在北京生活近20年,总感觉北京故宫这么近又那么远。这么近,是因为离得近,得空儿就能去故宫看一看,瞧一瞧;那么远,是因为总觉得故宫只是一排排的房子,肃穆却压抑。

阎崇年新著《故宫六百年》,让我第一次读懂了故宫、看懂了故宫。尤其是书中在讲历史的同时还把历史发生的场景——故宫的特色建筑做了介绍说明,很是生动、鲜活。

书中写到很多前朝大臣,有栋梁之材,也有奸佞小人;也写到了很多后宫妃嫔,有温良贤淑的,也有诡计多端争宠上位的。这其中,后宫嫔妃尤其不易,在那么狭小的空间中,无非是讨个生活,发展到极端,有了慈禧太后那样的人也算正常。所以,人无论身处顺境还是逆境,都不该被眼前环境所累,还是应该把眼光放长远一些或广大一些,保持清醒的头脑,做更清晰的判断。

六百年来,故宫一直是中华文化的直接载体,承载着历史,承载着兴衰,承载着传统文化,也承载着中国人的纲常伦理……故宫带给我们的不仅只有历史方面的反思,还有人生的种种思考。正如阎先生在书中所讲:故宫的历史与我们自身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读懂了故宫,也就读懂了历史与人生。

现代社《妈妈,对不起》

《妈妈,对不起》[日]松浦晋也著,现代出版社

妈妈得了阿尔茨海默病之后

现代出版社 赵海燕

据说每12分钟就会出现一名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妈妈,对不起》是一本阿尔茨海默症看护日记,一经上市感动了无数读者。作者是日本资深记者松浦晋也,书中他用记者和儿子的双重身份,真实地记录了照护母亲的1000个日日夜夜,包括母亲的病情恶化过程、自己在看护过程中的心境变化——从无所适从到一度崩溃——和看护知识学习过程以及护理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冲突和困难。

因为母亲的病症,作者对人生有了新的感悟和体悟,尤其面对记忆日渐模糊的母亲,让作者对母子亲情和人与人的羁绊有了更深刻的了解。所谓母子亲情,终究是要看着对方离去的背影。每个人都或将遇到老后护理的问题,每个人都需要面对老去的勇气。通过对母亲患病的记录,作者回顾了自己与母亲的情感联系,记录了自己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进一步讨论了老后看护的问题,旨在带给同样面对看护问题的读者更多的鼓舞。

百科《怀孕与分娩百科全书》

《怀孕与分娩百科全书》[英]玛丽·斯汀著,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准妈妈们的必做功课

北京中版联印刷物资有限公司 房颖

80后的一代大多是独生子女,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对一些生活常识的了解,远不如父辈丰富,在怀孕这件事上也是如此。《怀孕与分娩百科全书》就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妈妈怀孕指南,书中介绍了许多一定要知道的科学知识,比如在孕早期(前3月)、孕中期(中3月)、孕晚期(后3月)的不同注意事项,包括宝宝的营养和自己的生活,等等。

怀孕总是欢喜的,有一个小宝宝在生命中投射,但欢喜之余总有些不适应,或者说不知所措。这本书从生理变化到孕期饮食,从B超扫描到孕期性事,从妊娠疾病到最终分娩……将准妈妈们整个怀孕期间可能遇到的生理、心理问题都详细地写了出来,形成诸多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也道尽了妈妈的甜蜜与辛酸。看过后,怀孕的概念一下子清晰起来了,很多问题也都有了答案。

文学《斑斓志》1

《斑斓志》张炜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每一个高山仰止背后,都有对闲坐可亲的沉迷

中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张颖潇

苏轼、李清照、纳兰是诗词界的“三大顶流”。这个“顶流”的概念和娱乐圈是一样的,不一定成就最大,但人气肯定是最高的。三者中,李清照、纳兰的人气还是比不过苏轼。正如林语堂所说:“一提到苏东坡,在中国总会引起亲切敬佩的微笑,也许这话最能概括苏东坡的一切了”。

为什么中国人那么爱苏轼?“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达观,“十年生死两茫茫”的深情,“大江东去”的气魄,“推松曰去”的幽默,西湖治水的功业,再加上东坡肉、东坡肘子的烟火气,这样一个过尽千帆却依然鲜活有趣的灵魂,谁不爱呢!

这本打着“张炜+人民文学”烙印的作品《斑斓志》里,作者用大量的史实,还原了一个更加立体和真实的苏东坡——一段少有的高开和更少有的低走的人生,一个一边深忧沉重、一边倔强追逐自由和快乐的灵魂。印象最深的是张炜说,苏轼之所以留下了大量潇洒、快意的作品,不是因为他一生都活得很开心,而恰恰是因为这种时候在他的生命中太少,他把它们当作生命中最珍贵的礼物留了下来——他太过努力地记录这些奢侈的快乐,以至于让后人错以为,他一直是一个快乐的人。

当我们谈起苏轼的超然,我们总会记得“此心安处是吾乡”,记得“且将新火试新茶”,却有谁还会想到,“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的前面两句,叫——“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这是个多么令人敬佩又让人心疼的人啊!

张炜在书中讲到,“人们也许过分看重了机智、技能和不可思议的灵气和才具,倘若一个人万事无不能为,那么许多时候也就浅浅地划过。它们只是在腠理之间游走,而不是深达骨髓的欣快和痛楚。我们只有叹服和惊喜,而少有心灵的战栗。”很多人喜欢能力者,但很少有人爱他们;原来并非他们不够可爱,实在是因为我们有偏见。是啊,所谓“高处不胜寒”,就是告诉世人每一个高山仰止的背后,都有对于闲坐可亲的沉迷。

责任编辑:戴佳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