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20年 只求有利于学术 不求闻达于世间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20年 鉴古知今 高瞻远瞩

22年前,时任三联书店总经理的董秀玉遇到哈佛燕京学社社长韩南,一个出版人,一个学者,他们希望合作在中国国内出版一套有价值的学术丛书,这便是后来的“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

自1994年出版第一辑以来,合作双方领导各有更迭,书编辑也换了三代,第一任许医农,第二任孙晓林,第三任曾诚,但丛书却不间断地出版了20年。丛书基本保持每年一辑、6到8种新书的出书频率,迄今已经推出了15辑,近百种学术专著。丛书学术委员、清华大学国学院院长陈来教授评价:“该丛书是国内唯一长期出版、具有规模效应的大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丛书,在学术界已经成为代表高水准学术研究的品牌。”

现任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在接受深晚记者采访时说,很多年轻学者的“学术第一步”,便是从这套丛书开始的。丛书包罗万象,始终保持着初衷——“资助年轻学者出版第一本学术专著”,帮助一代学者成长。该丛书曾两次获得哈佛大学出版成果奖,如今,每一本也收藏在哈佛大学图书馆。

缘起:三代编辑做书,成长无数学者

经过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思想启蒙之后,青年学者在学术研究上日渐成熟。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是著名汉学家韩南教授,他一直有一个心愿,就是帮助中国的年轻学者推出他们的第一本书。他很了解,对于一个初出茅庐的学者,第一本书是最难出版的。当这个想法与三联书店的建议碰在一起时,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就很顺利地诞生了。在当年中美交流还不是很方便的条件下,这个跨越两个国家,也跨越了出版界和学术界的丛书规划,在很短的时间就敲定了。

三联书店前总经理董秀玉曾说:“我从来觉得,出版社不能乱出书,一定要有自己的准则,有自己的结构。我特别重视的就是要培养自己的学术力量,不能只是做翻译。后来很多人投博士论文过来,我们绝对不要,我们只要学术专著。三代编辑做这套书,成长了无数学者。”

20年时间,已经有近百部的书出版。这套丛书最值得一提的就是作者名单的分量,如第一辑中石昌渝的《中国小说源流论》、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第二辑中陈嘉映的《海德格尔哲学概论》,郑也夫的《代价论——一个新的社会学视角》;第三辑中何怀宏的《世袭社会及其解体》;第四辑中杨念群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等等。很多当年的年轻学者,都成为如今的学界中坚力量。董秀玉曾笑言:“我现在很老了,做第二辑的时候,还不太老,后来再开会,90%以上的作者都是博导了。”

曾诚是“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第三任责任编辑,据他介绍,即将出版的丛书第95部是首都师范大学历史系教师田天的《秦汉国家祭祀史稿》,“80后”田天也是丛书迄今为止最年轻作者。而第16辑计划于2015年出版,有5部,出齐后丛书就会达到100部。

书稿:匿名评审,保证学术出版质量

在丛书创始之初,哈佛燕京学社提出一个条件,就是按照国际制度,严格评审,培养规范,提携新进。这一要求不但得到三联书店的积极响应,而且几乎与中国学界元老的想法不谋而合。在季羡林、厉以宁、李慎之等先生的鼓励支持下,丛书在三联书店建立了一个学术委员会,从设项、遴选、签约到编校、出版和发行,基本按照国际学术惯例进行运作。

丛书的学术委员会囊括了各门主要人文学科的顶级学者,经济学方面有厉以宁,历史学方面有李学勤,哲学方面有陈来等等,偶尔遇到课题比较偏门的书稿,学术委员和丛书编辑还会邀请相应的专家做评审工作。

丛书对来稿的要求是,交稿时,除与稿件和作者相关的资料外,还需提交两份本学科专家的推荐书;来稿若被采用,专家的推荐意见会在新书封底摘要刊出,以便公众监督。在选择稿件的过程中,另外聘请专家进行匿名评审。最后,经过评审和作者返改的书稿会交到学术委员会,学术委员们从综合水平、评审的客观性和学科分布等方面加以考察,对书稿做最终评判,并交由丛书编辑落实出书。这样的评审流程往往需要半年或更长的时间,因此只有在某领域多年深造有得,或是创新性十分突出的作品才能脱颖而出。

人文社会科学学术专著出版前的“匿名评审制度”,是三联最早在中国大陆实行的。不告诉作者谁评他的书稿,只把评审意见告诉他。如果评审结果是不同意列入出版计划,则由丛书编辑告知作者,不让审稿人承担确定选题的责任,只需要他们对书稿实事求是地做出评价。匿名评审稿件制度是丛书质量的重要保障。

迄今为止,丛书出版的95部专著,都经过了这样严格的评审和遴选。丛书每年一辑做评审,考虑到多学科的平均分布,因此具有选拔和评奖的性质。比如史学,每年最多一到两部作品,史学里面还有古代史、近代史、世界史的区分,每一个二级学科也就只能有一部入选。一部书稿通过了评审,同时就意味着其他的同学科稿件只好放弃。所以,入选的稿件,也就意味着在同专业内竞争胜出,而所获的奖励,就是在丛书内得到出版机会。

追求:

回顾是为了鉴古知今

前瞻是为了看清道路

现任三联书店总编辑翟德芳介绍,丛书在书稿的选择上,注重软硬搭配,不一味地出哲学、思想方面专深的著作,也不片面地突出研究课题的可读性、现实性,同时很欢迎跨学科、使用新方法的研究成果,有关传统研究课题的著作则希望具有突破性。

丛书的学术委员会主任季羡林教授,生前多次主持丛书的评审会议,对确定丛书宗旨和发展方向,做了最重要的奠基工作。他在1997年时,曾提出,丛书从构成上说,“选题宽而无形中又有重心。综观已推出的三十种,包罗古今中外,表面上似紊乱无序,实则我们是有序的。我们既回顾,又前瞻。回顾是为了鉴古知今,前瞻是为了看清学术发展的前途和道路。我们既有中,又有西。有中是为了继承和发扬,有西是为了鉴外以知中,求得他山之石。我们对国际上一些新兴学科,特别予以关注,不是单纯地为了与世界学术接轨,而是要世界学术同我们接轨。”

丛书中的很多著作的学术生命非常长久,茅海建的《天朝的崩溃》,自出版以来每年加印一次,已经印刷了16次,总印数达8万册。另外,像赵汀阳的《论可能生活》、倪梁康的《现象学及其效应》、张祥龙的《海德格尔与中国天道》、杨念群的《儒学地域化的近代形态》等二三十部作品,不断增订、修订,再出新版。今年是丛书出版二十年,三联书店推出了“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修订版的出版规划,以精装的方式出版丛书作品的修订版,首批7种在2014年出齐。

“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20年,也反映着中国学术的脉动。丛书初创时作者多为社科院和北大的学者,后来渐渐拓展到国内各主要高校和研究机构,近十年身在海外的学者也越来越多。早期的书收获的评价经常是“填补空白”,到现在不少专著十分精深,已站在本领域的国际前沿。哈佛大学东亚图书馆是美国东部最著名的东亚图书馆,该图书馆藏有全套“三联·哈佛燕京学术丛书”,收藏该丛书已经成为该馆的标准程序之一,供美国研究者了解中国当代学术进展之用。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