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祝改革开放40年 从阅读中汲取前行力量

阅读,对读者心灵和民族的性格以及精神都有塑造功能。改革开放40年来,从纸质到网络,大众阅读的阅读载体日新月异;从“文化价值”到“知识经济”,阅读内容日益多元。在40年改革历程中,阅读给国人带来了精神力量。梳理大众阅读的内容与趣味变迁,可以看到时代前行的足迹。

W020180727338223519667

曾有书评人这样评论改革开放之初的大众阅读:“蓄势——犹如一个巨大的空水池,一旦掘开了渠道,注水非常容易。”经历了长时间阅读需求的压抑,改革开放后,忽然增多的报刊、图书瞬间占据了人们的业余生活,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消费主流。大江南北,小城市工人家庭,下班后阅读《人民文学》成为可能;坐落于各大城市的书店,不管在城市街头还是人们心中,逐渐成为地标一样的存在。

人们迫切需要知识改变命运,也渴望用阅读来主导精神生活。

阅读载体日新月异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真理问题的讨论展开,人们重拾对知识、文化的热情。在这个时刻,人们最迫切需求的知识、文化的载体,就是各类出版物。

W020180727344860555519

W020180727341947715193

从1978年到上世纪80年代初,图书、报刊迎来大繁荣,诸家大型出版社重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新华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求是出版社……根据自身特色,大量编辑、出版各类图书,重印中外文学名著就是首选。沉寂多时的《子夜》《儒林外史》《哈姆雷特》《悲惨世界》等得以重现书店柜台。

1982年一项统计显示,截至当年年底,全国共出版图书31784种,比1978年增加了113%,其中,新书23445种,比1978年增长了100%,这一项跨越仅仅用了5年。上世纪80年代,不仅是读书的“黄金时代”,也是报刊书籍快速发展的“黄金时代”。

上世纪80年代后期,随着计算机技术引入与传播,电子文献应运而生。而此时的电子文献,还仅限于软盘和只读光盘,是纸质读物的副产品。当时软盘非常多见,而其所能刻录的内容,最大只能容载1.2M,甚至还不足以记录当今的一幅高清图片。较小容载量,不足以满足人们记录知识的需求,且当时计算机价格高昂,也难以成为大众阅读选择。

上世纪90年代,计算机和网络普及速度之快,使网络读物萌生。各类网站,构建起人们网络阅读的最初印象。

W020180727338223515555

1995年2月,《神州学人》杂志开通网站,成为国内第一家登陆国际互联网的大众传媒;1995年10月,《中国贸易报》电子版上网,成为国内第一家网上电子日报;1998年3月,《第一次的亲密接触》成为首部在网络走红后面世出版的文学作品。截至上世纪末,“上网”报刊多达1000余家。

进入新世纪后,阅读渐渐不限于文字与图片。2003年,第一家听书网站出现,“时代听书网”上线运营;2007年9月,安妮宝贝创作《素年锦时之月棠记》CD版推出,成为国内首部有声图书。时至今日,全媒体日臻健全,4G之后5G已在路上,AR、VR等技术涌现,知识的传输、记录、保存形式不断更新,刷新着大众阅读形式变革,也促使阅读内容不断革新。

从“文化价值”到“知识经济”

改革开放之初,文学是当之无愧的阅读首选。不断出现的国内文学新作和外国文学译作,充满人们阅读空间。从改革文学、伤痕文学诞生,到“金庸热”“琼瑶热”“三毛热”迭起。上世纪80年代,就连小县城的书店,都摆满了最新的各种国内外文学书籍,并且被大量读者购买,文学伴随着一代国人成长。

上世纪80年代,是一个文学阅读的黄金年代。《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朱伟曾回忆说:“80年代是可以三五成群坐在一起整夜整夜地聊文学的时代。”

处在改革大潮中的国人,不仅渴望用文学填充饥饿的阅读需求,也正在清晰感悟到知识储备的欠缺和知识结构的失衡。改革开放,尤其是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后,重燃人们对科学技术的兴趣。此后科普读物增多,各类学术著作成为继文学热潮之后,又一股不可阻挡的编辑、出版、阅读风潮。

在快速增加的学术著作中,尼采、海德格尔、弗洛依德、萨特等人的学术著作大量引进,仅《政治经济学概论》一书,就累计发行了1400多万册;科普读物中,计算机图书一度火热。上世纪末,艰深难懂的《BASIC语言》教材,就累计发行了580万册,就连非专业读者,都希望通过阅读,弄明白计算机编程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阅读的形式变迁和内容变革,继文学、学术和科普读物之后,各种类型图书登上畅销柜台成为可能,菜谱、旅游、励志、管理,甚至地图、字帖、电器维修都会炙手可热。人们迫切需要各类知识,迫切需要丰富的精神生活。其中,工具书几乎成为1990年代后期到今天的阅读主流,当人文艺术类的书籍渐渐淡出书架之时,各类教辅、工具书却火热兴起。

上世纪90年代以后,社会阅读方向由“文化价值”逐渐向“知识经济”转型,文化价值的引导,更需要文化市场的支撑。

耐劳

上世纪90年代后,畅销书目变得日趋多样化,菜谱、旅游、礼仪、管理、财经图书《谁动了我的奶酪》《穷爸爸富爸爸》等,就一度占领各大书店首层大厅。进入新世纪,文学体裁也早已极大丰富,现实题材早已不是单一选择,青春、言情、励志、魔幻、穿越、盗墓等题材不断更新,短短40年间,人们的阅读发生了翻天覆地变革。

纸媒书与“碎片化”阅读

不管是载体层面,还是内容角度,从1990年至今,阅读界都出现了一个明显趋势:文本的通俗化。图片替代文字,语言替代内容,粗浅取代深刻,简单取代复杂……许多出版社对图书进行改编,满足读者实际需求,传统与现代之争早已埋下伏笔。

首先是出版名著通俗本、“口袋本”的出现。古典名著的白话本、注解本、普及本大量涌现;其次是,对图书内容缩减,对长篇巨著精简,名著“缩水版”应运而生,方便读者“速读”。

W020180727338223518109

2000年后,图文书兴起,《丁丁历险记》《双响炮》《涩女郎》《醋溜族》《加菲猫》《史努比》《施密特漫画集》《父与子》《蔡志忠古典漫画》等,都曾摆上畅销书柜台。

不可否认,阅读,已经从单一的知识获取,进入了休闲时代,流行阅读替代了经典阅读成为必然。早在十几年前,2005年第五次国民阅读调查就曾显示,互联网阅读率为36.5%,图书阅读率为34.7%,网络阅读首次超过图书阅读。“浅阅读”、“快餐化”、“动漫化”、“图解化”势不可挡。

而这,还仅仅是开始,阅读的“碎片化”始料未及。

2000年博客进入中国,并迅速发展,写作、传播、阅读博客,开始抢占人们的精神生活空间。

2009年8月,新浪推出“新浪微博”内测版,成为门户网站中第一家提供微博服务的门户网站。

2011年1月21日,腾讯公司推出一个为智能终端提供即时通讯服务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正式进入国人视野。依托社交媒体和通讯程序的碎片化阅读,不仅逐渐占据阅读空间,也成为热议话题。

2018年4月,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发布,2017年我国成年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66本,比2016年的4.65本略有增长;人均电子书阅读量为3.12本,略低于2016年的3.21本。

而就在这一年,人均每天用手机80.43分钟。

碎片化的阅读,正在“侵入”传统阅读领地。

不过,悲观、争论、探索,或许是阅读多元化变革中的必经之路。值得庆幸的是,国民阅读调查报告显示,18周岁至29周岁的青年群体日均读书时间最长,是最喜爱读书的人群。青年仍旧是读书的主力,未来依然一片光明。

微软曾放言:要在20年内结束纸媒书的时代。时至今日,纸质图书依旧不衰。多元的变革,就是肯定每一种存在的价值。在40年的改革历程中,每一种阅读的存在,都曾给国人带来了无尽力量。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