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论语遇上圣经》序二:存亡继绝话读经

《论语遇上圣经 :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正面交会》;石衡潭 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4年4月出版

北宋儒学家张载曾经谈及中国知识分子的慧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代哲学家冯友兰将其称作“横渠四句”。这四句话言简意宏,集中概括了古代仁人志士薪火相传的精神慧命。如今石衡潭博士呕心沥血,著《〈论语〉遇上〈圣经〉》一书,并且推动“崇主道、尊先贤——基督徒读《论语》 ”之运动,在中国走向世界、世界走向中国之全球化的今天,实乃会通天人、融贯中西、存亡继绝之大事!

石博士不仅以同情和欣赏的态度严谨地分析了以《论语》为经典之一的儒家思想,也对《圣经》所启示的基本教义做出了精准而简明的概括和解释,特别是在至关重要的救恩论问题上,石博士的阐述毫无疑问合乎正统教会的立场。比如在论及“原罪”的时候,石博士明确指出:“《圣经》从神人关系来看人,也是从神人关系来看人的死亡与永生。人的死亡是由于人类的始祖亚当、夏娃犯了罪,导致了神人关系的破裂,所以,公义的神要给他们惩罚。‘你必汗流满面才的糊口,直到你归了土,因为你是从土而出的。你本是尘土,仍要归于尘土。’(《创世记》3:19)因为亚当、夏娃是人类的代表,所以这一惩罚也归到了他们的后代子孙身上。”在谈及耶稣基督救赎的独一性的时候,石博士也毫不讳言地强调:“在基督教信仰中,死亡问题之根本是一个罪的问题。神是公义的、圣洁的,又是慈爱的、怜悯的。神的公义与圣洁不能容忍罪,不能不审判罪,而神的慈爱与怜悯又不能不救罪人。需要有一种行为既能够满足神的公义的要求,又要能够彰显神的慈爱。人的一切行为、一切努力都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不能除掉罪,不能抵罪所应当承受的惩罚,不能平息神的公义的愤怒,只有神独生子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牺牲才能有此功效。”由此出发,石博士进一步阐明了因信称义的教义:“神已经为人类做了该做的一切,即用儿子的死来让人类与自己重新和好;对于人类而言,所要做的就是对耶稣基督的认信,对耶稣基督生死复活的认信。这是人类得救、人类战胜死亡、获得永生的唯一途径……当然,人的认信不是凭自己,乃是神的拣选、神的恩典。”(第二课)

另外,在儒家“仁”、“义”与“礼”的关系上,石博士不仅阐明了孔子所注重的克己、复礼、归仁三大层次,还指出这三大概念贯穿孔子之学说,也是后世儒学思想之总脉。同时,石博士又采孟子仁心义路之说,强调:“最好不把仁看作义的基础,而把仁与义视为一体之两面。”(第三课)。“仁”所强调的是内在的动机和美德,义所强调的是外在的体现和善行,这两者都是“礼”所强调的。非常重要的是,君臣都当处于礼的约束之下:“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八佾》3:19)然后,石博士把《论语》中所说的“礼”与圣经中的“律法”联系起来,认为:“《论语》中所说的礼相当于《圣经》中所说的律法,而孔子所说的仁也相当于基督教中所说的爱。”同时,石博士也明确地指出了二者之间的根本不同:“中国的礼没有像以色列人那样一种与神立约的神圣性,也没有来自神明显的赏与罚,所以,它是一种软性的约束,而不是严格的强制。”(第三课)

通读全书,我感到受益良多。石博士不拘于流俗成见,追本溯源,查考耶儒两宗之名典名家,其学术上的求真精神令人钦佩。比如在人性的善恶说上,在十三课中,石博士并没有简单化地称儒家为“性善说”,称基督教为“性恶说”,而是仔细研究,明确指出早期儒学还没有形成性善论的观念,而孟子所主张的不是性善论,而是“向善论”。在分析基督教对人性的界定的时候,石博士指出,从圣经创造论言之,确实是“人之初,性本善!”更难得可贵的是,石博士不仅指出了人犯罪堕落之后的败坏,而且对加尔文所主张的“全然败坏”有深刻的理解和清楚的表达:“虽然人类堕落了,处于罪之中,即他们不可能不犯罪,但他们身上神的形象与样式并没有完全失去,还残存着,靠着神的恩典,还能够把它们恢复过来。”此处石博士强调人在堕落中被罪捆绑的状态,就是“不可能不犯罪”;同时,石博士又指出,堕落之人身上仍然具有上帝的形象,这就是改革宗神学所主张的“广义的上帝的形象”,也就是人仍然具有一定的认知、感受和抉择的能力,仍然与动物有着本质的区别。第三,石博士在此强调人性的可恢复性,而这种恢复只能靠着上帝的恩典才能达成,不是个人所能做到的。可见,石博士不仅对儒家有着详尽的研究,对于基督教的《圣经》以及神学也有深入的探究、精准的把握。

以上所及,难免挂一漏万。总体上来说,石博士这一论著确实是从仁者的爱心和智者的慧心来为中国文化和基督教之间的会通做修桥补路的工作。当然,虽然石博士这样殚精竭虑,仍然引发了儒家人士和基督徒两方的诸多怨怼,有些现代儒生认为石博士此种举措是基督教对中国文化的一种“渗透活动”,也有些基督徒认为石博士不过是在弘扬“魔鬼的深奥之理”!这一切滥解、误解、不解、强解,更表明了以仁爱和开放之心进行耶儒对话与会通的必要性。我用石博士喜欢的《论语》中的句子安慰石博士:“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14:35)。

石博士强调:“现代社会的危机不是没有饭吃,没有衣穿,而是没有信心与信仰。”愿石博士此书不仅能够帮助中国人在学理上更好地理解国学的精粹,更好地理解基督教的精义,更能够得蒙“昊天上帝”的祝福,使无数热爱中国灵魂的基督徒认识中国文化的渊博和困境,以尊重、理解、同情之心投入对中国文化的创造性更新与成全;使无数真正具有“朝闻道,夕死可矣”之求道精神的中国人,消除历史、民族和个人之私见,寻求普世性、超验性的大道天道圣道,在信仰的层面上得到深刻的启迪和升华,超凡入圣,出死入生,从而使中华民族和文化浴火重生,重新成为全世界的祝福!

弱仆:王志勇

美国长老会主恩基督教会主任牧师

2013年于弗吉尼亚雅和博心斋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