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青春作伴好还乡

【03封面】世图北京《生命中的兵团》带盘面_副本

《生命中的兵团》

(点击图片试读)

“天上有没有北大荒……高高的白桦林里,有我的青春在流浪。”90年代中期曾经掀起过一阵知青热,影视、文学、样板戏都热,当年的人也热,梁晓声在《一个红卫兵的自白》里高喊:“我不忏悔!”,掀起一番争论。“少年去游荡,中年掘宝藏,老来作和尚。”现在这些人又老了一点,于是就看到了《生命中的兵团》这本书,无欲无求的,回忆回忆往事,数念珠般,一粒一粒。

《生命中的兵团》是插队知青作家朱维毅最新创作的知青题材长篇纪实文学,以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里的知青为主要写作对象,采访和写作历时三年,全书约120余万字,300张图片,装订成册,两大本,一套兵团口述史记。通过查阅相关记载,以及辗转采访当年亲历的兵团战士,这本书最广泛的调查研究了生产建设兵团的建制和编制,用宏大的篇幅,以口述史的方式,真实记录了兵团知青生活的方方面面。“国务院在全国知青的派遣和安置上有一个总体规划,具体惯策是自上而下部署的。我们兵团得到的任务,就是接收京、津、沪、浙、黑5省市的知青。当时三大直辖市的就业压力最大,兵团吸收移民的能力又最强,所以就有了这样的安排”“兵团给各师配多少知青,这主要取决于三个要素:三产规模、军事任务、安置容量。”书中也道出了知青们的一个比较普遍的心态:“到兵团是我这辈子的第三次下乡。大家都说兵团苦,可我觉得兵团特别好,有人管,吃得饱,还能进步,去兵团对出身有要求,要根红苗正……那时的家庭多数是多子女,有一两个下乡走,也说不上是摘心摘肺。何况兵团有工资,是部队性质,吸引力不小。”“都说苦,回忆却是有声有色的,能够正面看待”。“正统、积极、愿意接受艰苦挑战的人,往往更能适应下乡带来的命运变化。如果这种变化的最终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事人就比较容易用积极的心态看待曾经的艰难岁月。”记忆是否真实,很难说的清楚,人们回忆的态度更是一种“罗生门”,七言八语,各个角度拼合成一个完整的记忆,讲故事的技巧,可以从前有座山,开篇明义,也可以处处机巧,感受趣味,用多角度呈现纸上的真实。

“善不为官,慈不掌兵”,书中一个章节,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只半军半知识青年队伍的特殊,虽属军队编制,但被管理者却非军人,初到兵团时知青中存在“无政府主义现象”,兵团有效借鉴只有一项,用部队纪律约束知青行为,在大批判、大革命、大联合之后,收收心是殊为不易的。“革命不是请客吃饭”,带兵自不是传道授业解惑。书中讲述了一位军团马政委处理打架斗殴事件,一次绑了4个知青,又有一个知青因违反纪律,被脱光衣服绑在电线杆上冻了20分钟。结果是这位马政委,职务被撸。“逃跑事件”“王八蛋才干活”各种斗殴屡禁不止,后来渐渐形成了分而治之的办法,分散到各个连队去,避免拉帮结派。军事化管理起了很大作用,当年人提起兵团自也头头是道的论功行赏:“兵团起到了四个作用,第一是稳定了边防,使对面的苏军不敢轻举妄动;第二是遏制了垦区的派性蔓延,安定了大局;第三是配合国家需要安置了知青,没有兵团这块牌子,那么多知青是很难来的;第四是发展了建设,在撤销时留给黑龙江一个面貌一新的大垦区“很多时代印迹的政治语言,作为特有的时代记忆,一一呈现,如果有志于相关创作的,这是一份很好的参考资料。“有成分论,不唯成分论,重在政治表现”,“血统论和出身论”是经过当年大讨论的,遇罗克为此付出了生命,现在很多人依然唏嘘不已,“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半夜守着收音机听国际歌、敲锣打鼓传送最高指示的日子,是经常被一些长者津津乐道的。书中一些观点十分鲜明,并不回避,比如:“反右运动在各行业中主要由正职领导人推动,造成大批针对业内问题提出意见的副职领导和业务人员被定为右派;而文革是群众性大批判运动,遭受最大冲击的往往是各行业的正职领导者。”我特别注意到口述者的态度,似乎都能客观平常视之,不知是时间使然,还是心态使然。这些人开始进入垂垂老境,老小孩儿的话,有时值得揣摩,我不知道作者在取材过程中剪裁多少,取舍时匠心若何,又如何回避知情的出身,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成就一段史诗的记录。读《兵车行》《石壕吏》诸篇,让人每每感慨,文字里置身事外,叹息时肠内热,这是非常不容易的。

本书还有一个可留意处,随书附赠由作家自制的视频光盘,视频介绍了作者写作此书的背景、动机、立场和感受,并扼要讲述了书中20个组成部分的内容要点。这部由非影视专业出身的人用笔记本电脑独立完成的影片可以看出作者的用心。郭小川有句诗:“占三尺地位,放万丈光辉。”无疑生产建设兵团的存在,是一个时代宏大叙事的一部分,拓土保疆之功,就和屠呦呦提取青蒿素是一样的,只能时代使然,这些将被历史铭记,无论境况好坏、优劣,无论人性善良、卑恶。

前些年,我在写一篇大学生村官通讯时用过《青春作伴好还乡》这个题目,那个应景而已。兵团中很多知青几十年根植在这片黑色的沃土,现在觉得,青春作伴还是好还乡,年轻时扎根的地方就是故乡。老来携伴同游,乡音未改旧识,望着曾经战斗耕耘的土地,是否会有一点吴子之泣西河的感伤?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