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潘凯雄:“诗意栖居”成为现实的奥秘

“将昔日污染严重的黑臭河流改造得潺潺流水清可见底,赢得了激励与行动类别奖项。这一极度成功的生态恢复项目表明,让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行,将产生变革性力量。”这是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18年将年度“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颁给浙江实施的“千万工程”时的评述。

这里的“千万工程”是指2003年6月,浙江启动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计划用5年时间,从全省选择约1万个行政村进行全面整治,再将其中1000个左右中心村建成全面小康的示范村。从那时开始往后的10余年里,浙江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不仅带动了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也为这里的乡村转型发展开辟出一条新路。由何玲玲、方问禹和王俊禄合著的《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就是一部全景散点式展现这项工程的长篇报告文学。

d6ca7bcb0a46f21f7f7f468f7e87a5660e33aec9

《诗意栖居——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

何玲玲、方问禹、王俊禄著

浙江摄影出版社 2020年4月出版

之所以将这部作品称为全景散点式报告文学,是因为它的“图书在版编目”将其定义为“报告文学”,但它又的确不是文学界所习见的那种报告文学。所谓“全景”是指全省乡村整治这个范围和主旨;而“散点”则是指全书分成了7章37个小节,每个小节以一个村有的甚至是两三个村为主体。3位作者或许是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展示“千万工程”的整体风貌,因而出现在整部作品中的乡村多达数十个,有时还要延展至区、县、镇一级。一方面要追求一定的规模,一方面又受制于有限的篇幅,因而具体到每一个乡村、每一位人物就只能是掠影式的点到即止。这样的写作从阅读的角度看,的确很难对某一个具体的点形成强烈而深刻的印象,但对“千万工程”总体上则有了大轮廓的概念。

所谓“大轮廓的概念”,面上看是浙江过去的大多数乡村虽背靠青山面向绿水,但由于缺少绿色生态观和科学发展观的引领,透出的是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再往后,在“两山”理念的引领下和“千万工程”久久为功的实施后,才有了万千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诗意栖居》的作者当然不会满足于描绘这样一个“大轮廓的概念”,他们意图透过这个概念进而揭开支撑着“千万工程”结出硕果背后的奥秘:其一,科学发展理念引领和高位推手的双轮驱动。在《诗意栖居》中,作者绘制了一幅“‘千万工程’现场会时间轴”,就是典型的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

其二,分类施策与要素保障的双管其下。在浙江乡间徜徉,虽不难发现常出的那几类牌,诸如农旅牌、自然牌、特产牌、生态牌,但每类牌中再细分,这种个性化的背后则是规划先行、分类施策,立足实际,不搞千村一面、不玩花拳绣腿。同时建立包括政府、社会力量、集体和个人在内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强化要素保障。

其三,民生福祉与先易后难的双向发力。在浙江“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民生福祉的改善位居优先,但实施过程则是遵循先易后难的路径扎实推进,从解决环境的脏乱差,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再到绿化亮化、产业培育、提升品质……这一步步的足迹无不显示出以提升普惠民生福祉为轴心、由易到难稳步推进的发展轨迹。

有了面上对“大概念轮廓”的描述,再加上对支撑其后“奥秘”的探究,读者就不仅可以“在‘浙’里看见美丽中国”的一角,更明白了“诗意栖居”何以成为现实的奥秘。这正是这部报告文学的社会价值之所在。最后我想说的是,如果将《诗意栖居》不仅仅作为一部报告文学,还可以作为一部乡村调查笔记来研读,其社会价值或许会有更大的彰显,当然这就是另外一个话题了。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