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做有信仰的人

29155630-1_b_3

《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黄国荣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因到韬奋基金会做事,不能不查询研读邹韬奋先生的相关资料,深入之后,不禁为他的职业操守所震慑,思昔看今,感慨万千。 

他既是出版家又是著名的新闻记者、作家、翻译家,他一面搞出版(亲手创办、主编了“六刊一报一店”,即《生活》周刊、《大众生活》、《生活日报周刊》、《生活星期刊》、《抗战》三日刊、《全民抗战》五日刊、《生活日报》和生活书店),一面笔耕不辍,翻译了《革命文豪高尔基》,撰写出版了《经历》《萍踪寄语》《萍踪忆语》《大众集》《坦白集》《患难余生》等著作,结全集14卷,计800万字。

韬奋先生是位民主人士(去世后才被追认为中国共产党党员),自《生活》周刊始,他把办杂志出版图书,为民众提供精神食粮作为一生的事业奋斗,把新闻出版当作阵地坚守。

韬奋先生因何对自己追求的事业如此执着,用他的话说:“一个人做事,要做一生投入都做不完的事业。”“为着做了编辑,曾经亡命过;为着做了编辑,曾经坐过牢;为着做了编辑,始终不外是个穷光蛋,被靠我过活的家族埋怨得要命。但是我至今‘乐此不疲’,自愿‘老死此乡’。”

事业就是一种信仰

韬奋先生为了自己追求的事业,不怕吃苦,不怕受累,不怕挨穷,不怕遭埋怨,甚至不怕坐牢,不怕杀头,是唯一一位列入首批国家公祭日公祭烈士名录的新闻出版界人士。韬奋先生对事业的执着,让我想到一个词——定力。定力是佛教语,是佛和菩萨的十种法力之一,谓坚信精进、专为坚定之心。佛教是一种信仰,大凡精神崇拜都离不开信仰。信仰,相信与敬仰,假若不相信,不敬仰,何谈信仰尔?我们每个人所追求的喜爱的精神寄托精神事业何尝离得开信仰?

事业也是一种信仰,它是人类精神与灵魂的另一种寄托。无论出版,还是文学,旨意是传播知识,崇尚真善美,鞭挞假恶丑;褒扬真诚,贬抑虚伪。这种旨意构筑于全人类共同共通的心愿与情感之上,它与宗教有着某种共同与相通的内涵所在。立志于出版,或立志于文学,也就把个人人生的信仰、理想与追求皈依出版、皈依文学,把它当作一份终生事业来践行,这自然需要宗教徒对宗教信仰那种虔诚,需要那种矢志不移、坚韧不屈的定力。出版事业又何尝不是如此,没有国家情怀、民族情怀和民众情怀,怎么能够为此而奉献自己的青春与智慧?

按说,有志于出版或文学者,愿以出版家、作家为荣为业的文人,本身是对人生做了选择。这虽不像出家人“剃度”那么要履行庄严的程序,但也无疑是一种人生抉择与决断。据我所知,这支队伍中,不少人是弃官从文、弃商从文、弃教从文、弃医从文、弃武从文……也许他们并不糊涂,他们清楚本人在原领域里付出同样的心血,会获得比这一行更灿烂的仕途、更丰足的财富、更瞩目的业绩、更优厚的待遇,但原本的事业不是自己最爱最倾心的事业,他们愿为自己的选择放弃按部就班顺其自然,甘愿接受逆向挑战,甘愿承受清贫与清苦。

既然出版与文学在有志者心目中如此神圣,这便是一种信仰,那么定力是他坚定信仰,追求事业不可或缺的一个基本素质与品格,可现实又如何呢?只怕把出版与文学当工作的多,当饭碗的多,也不乏当谋仕途的一条路径。真正以出版或文学为事业信仰,并愿为此付出自己毕生心血,不遗余力地终生奋斗、探索、研究、发展的名副其实的出版家、作家又有多少?

我们缺什么?

在今天,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为国家为民族为事业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显然苛刻。选择人生之路,是每个人的权利。人一生想干什么,不想干什么;今天想做这,明天想做那;你想做官,我愿为民;你喜争名逐利,我爱无私奉献;那是个人的自由,不可强勉,只能由个人决定,没有任何戒律可约束。

对照韬奋先生,我们还讲信仰吗?我们还有信仰吗? 我想,如今我们可以说不缺钱,不缺房,不缺文化,也不缺工作条件,不缺生活资源,缺什么?缺信仰,缺定力。

做人没有信仰,做事不可能有定力,如同空中的风筝,只能随风飘摇。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信仰和定力呢?

应该不会是待遇。要说待遇,上世纪30年代的出版人都是私营的自由出版人,没有稳定的收入。韬奋先生结婚后,为了养家他只能同时兼职,为几家报刊撰稿;流亡香港时,新创办的《生活日报》和《生活星期刊》,因往内地邮寄成本过大而亏损,流亡欧美借的债没还清,范长江发现他家的穷困尴尬后,只能以预付他《抗战以来》在《华商报》上连载的稿费,才得以维持一家人的生活。今天我们谁还要经历这种艰难?

也不会是工作环境。要说工作环境,韬奋先生病重到上海治疗都不能用真名,四次换医院四次化名,直至病逝用的都是“季晋卿”假名。今天社会安定,人民生活富裕,可谓国泰民安。在提倡以法治国的今天,出版事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现实不是没有言论自由,而是言论自由到了该有所收敛的时候了。

更不会是生存风险。出版、编辑是受人尊敬的人类灵魂工程师,享有很高的荣誉。别说人生权利受伤害,作品的专有出版使用权都受法律保护。只要个人不去以身试法,绝没有人生安全问题。

说到底,信仰与定力由人的胸怀决定。有什么样的胸怀,就有什么样的信仰,什么样的定力。韬奋先生在出狱欢迎宴会上说了一句话,他说,个人没有胜利,只有民族解放才是真正的胜利!他的信仰是国不可亡,民族不可侮,中国人必须停止一切内战,团结一致抗日。为此,他愿意牺牲个人一切。因为他心里装着国家存亡,装着民族安危,他才把个人的一切置之度外。

影响信仰与定力的根本原因,只怕是心里装的东西太多太杂。在市场经济更显生存竞争力度的时下,谁都没权利劝阻谁追求什么,不追求什么,我所发感慨仅对有志于出版、愿以此为荣的文人、出版者而言。当你把自己的人生跟出版事业结缘,决意在出版行业有所作为,那么你就静下心来,学会放下,淡看一切,反观自己,修正行为,洗礼心灵,确定好人生座标,为此而不余遗力。不管你的跋涉到达何处,只要你能问心无愧地跟自己说,我已经尽了自己的全部智慧与心力,足矣。(本文摘自《患难之生:邹韬奋在抗战中》,略有删改。)

责任编辑:陈晓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