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推荐 | 双推计划:常销书 在榜畅销书 推荐畅销书 | 获奖图书

是传奇,也是丰碑——读铁流报告文学新作《靠山》

内容提要:报告文学写什么、怎么写,一直以来是学术界、文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铁流以自己的长篇报告文学新作《靠山》给予了新的回答。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将题材领域延展到历史深处,在深挖历史人物与故事中表现时代精神。作品从江西苏区写到沂蒙山区,从一百年前写到革命胜利,甚至到当下,在空间和时间上打开了报告文学创作的新维度,无论在题材选择还是在人物塑造,无论在艺术典型的创造还是在艺术手法上的运用,作者大胆创新,在报告文学文体上取得了新的突破,为他的红色书写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靠山

《靠山》,铁流 著,人民文学出版社

铁流是一位不断刷新自我创作风格的作家,他新近出版的长篇报告文学《靠山》在坚持以往作品努力开掘红色基因、呈现革命叙事创作特点的同时,再次展示了艺术追求的新境界,新高度,为他的红色书写增添了浓浓的一笔。

一、以历史书写时代的重大题材

报告文学写什么?这是学术界和创作界历来讨论的一个问题。

茅盾在《关于“报告文学”》中说:“‘报告’有浓厚的新闻性;但它跟报章新闻不同,因为它必须充分地形象化。必须将‘事件’发生的环境和人物活生生地描写出来,读者便如同亲身经验,而且从这具体的生活图画中明白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1茅盾的这段话告诉我们,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报告的事件是首位的,发现一个好的选题,采访到一个好的题材,不仅仅是发现了报告文学创作的金矿,甚至可以说就是发现了一部好的报告文学作品。可见题材之于报告文学的重要性,这也是为文学史所证实的。

一般来说,从新闻报道发展而来的报告文学以现实题材为主,表现时代发生的最新事件,以更加具体的人物与事件突出其新闻性特征。但在报告文学创作中,所谓的新闻性并非如新闻报道那样关注最新发生的事件,而是能够站在时代的高点,以当代眼光关注历史人物,以时代精神思考曾经发生的事件,为时代的发展提供新的参照。新时期以来,徐迟的《哥德巴赫猜想》《地质之光》,鲁光的《中国姑娘》,黄宗英的《大雁情》,钱钢的《唐山大地震》,李存葆、王光明的《沂蒙九章》等作品,都不是本来意义的现实题材,而将艺术的笔触投向远近不同的历史,从历史到现实,从现实回到历史,将历史与现实统一在一起,在表现历史中映照现实,在反思历史中思考现实,为开掘报告文学的题材领域进行了有益的艺术探索。这些探索说明,报告文学既需要题材的现实广度,也需要题材的历史深度,以历史回望现实,获得报告文学题材新的领域。铁流在《靠山》这部作品中延续了新时期以来报告文学的题材开掘,将题材领域延展到历史深处,在深挖历史人物与故事中,表现时代的精神。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一直在思考、回答一个问题,没有千千万万的民工,没有那些甘愿以乳汁喂养战士的农村母亲,中国革命的发展就可能是另外的样子。正如本书的封底引用的陈毅元帅的话:“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长江。”也就是说,《靠山》虽然写的是革命战争年代的故事,但却是回答了当代的现实问题,以历史映照现实,以历史书写时代的重大主题,这是《靠山》的一个重要意义。

《靠山》写的是革命战争年代农民群众“支前”的故事。这里所谓的“支前”,主要是农村普普通通的群众用自己的热情尽心尽力去守护那些参加革命者,伤员、掉队、转移的战士,或者喂养战士们的孩子。正是这些坚强的靠山,使毛泽东的兴国调查、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能够赢得最后的胜利。这些普普通通的农村群众所能做的都是日常生活的“小事”,是为受伤的战士盖上一床温暖的被子,为饥饿的红军喂一口饭,为八路军安置一个藏身之地,但所有的这一切却又是革命的“大事”。小人物做的小事,没有惊天动地,却令人感动,难以写于正史,却是文学创作难得的题材。正如作品中所写:“历史往往也不能忽视了小人物。”刘长秀是普通人,徐解秀也是普通人,这些普通人是夫妻、父子、母子、婆媳、兄弟,是邻居、亲戚、朋友,是战友、老乡、同事,各种关系呈现了普通人的生活方式,写出了他们的生老病死、结婚生孩子、干活找食吃,这些普通人每天都需要面对的事情。在这些琐碎、日常的生活中,作者捕捉了人性中闪亮发光的东西,并把这些光亮放大、具体化,呈现为艺术的描写。

《靠山》写的是普通人的生活,却又时时联系着重要的历史事件和重要的历史人物。从历史发展进程来看,作品写到了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将各种不同的人物置于中国现代革命的背景之上,将这些事件置于历史发展的进程中,从而构建了一个宽阔的叙事空间,搭建了一个坚实而又能够容纳众多人物与故事的恢宏场景。在这个背景中,作者写到了毛泽东、朱德、徐向前、王尽美、邓恩铭等一些现代革命史中的重要政治人物。作者努力于表现这些人物的政治情怀,表现他们的情感世界,写出了他们与普通百姓的鱼水情和相互依存的“靠山”关系。

寻找中国革命的精神脉络,是这部作品重大主题的另一个意义。作品的扉页中写道:“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在历史的长卷中,有无数的画面,都值得今天乃至明天的人们,去不断追忆和怀念。”不仅如此,忘记过去就会迷失今天。写历史不仅仅是写过去的遥远的事情,而是为今天的建设与发展寻找精神的脉络,奠定根基。作品开篇的“引子”写毛泽东与刘长秀的一番对话,朴实无华,生动亲切。随后作品写道,毛泽东一直很重视着民众的力量。并且引用了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宣言中的文章,阐述了红军与民众的关系。这就寻找到了革命的精神源泉。

作品从苏区写起,继而表现山东省委与青岛市委的建立、发展,再回到沂蒙山区,这一条清晰的线路表现了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写出了靠山的精神源泉。我们知道,革命战争年代,中共山东省委是从沂蒙山区发展起来的,从沂蒙到青岛,从山区到海边,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是中国革命从乡村走向城市的重要一步。

这部作品的题材虽然主要写的是普通群众,但无论人物还是故事,都富有传奇色彩。

史传与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的两大传统。中国文学受《史记》影响,追求叙事的宏大与史传特征,《三国演义》的“演义”,《水浒传》的“传”,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古代小说以史传为其审美理想的文体意识。报告文学作为叙事性文学,向来追求题材的时代特征,为时代留下真实的记录,追求艺术上的宏大壮阔之美。某种程度上说,报告文学在追求真实性、时代性的同时,无形中形成了艺术表现的极大限制。在这个意义上,非虚构是艺术品种的一把双刃剑,既是一种文体限制,又是一种文体特色。铁流是小说作家出身,他深知艺术创作的文体特征及其手法。从小说转而报告文学,对他来说是一次新的限制与挑战,但同时他在创作中又能够将小说手法娴熟地运用报告文学创作之中。这些年来,铁流在创作中试图突破这种限制,在历史叙事中寻求艺术表现得更宽广的空间,在传奇书写中探求报告文学文体的创新。如他的《中国驱逐舰备忘录》《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等,将艺术的视野投向历史,尤其是近百年来的中国革命史,书写那些在现代革命道路上鲜为人知的故事,“历史”与“传奇”成为这些作品的关键词。尤其《国家记忆——一本〈共产党宣言〉的中国传奇》将历史叙事与传奇文体融合为一体,以历史书写时代,将报告文学的艺术现场搬到了历史的层面,在穿越历史与现实的时光隧道过程,呈现作为非虚构艺术的报告文学文体美学。《靠山》既是对《国家记忆》的承传,又是一次新的探索与突破,它是新的“史传”,又是“传奇”的创新。所谓“史传”是为普通人做传,为那些在中国革命中作出巨大贡献的普通群众立传,但它又是“传奇”,以传奇的手法表现革命战争年代的人物与故事。《靠山》的传奇性在于日常生活中的奇迹,沂蒙山区的村民们用地瓜、小米养活了一批一批的战士,喂大了那些红军的后代,是奇迹;陈若克突出重围、成立山东省妇女救国联合会、最后被敌人逮捕壮烈牺牲,是奇迹;抗日战争的艰苦岁月,山东省战工会的战士在大青山一带与日军周旋,有的惨烈牺牲,有的身受重伤,有的侥幸逃生,也是奇迹。作品中所写的这些故事以及人物,各自以自己不同的方式演绎了人间传奇,为一部中国革命史留下了令人叹为观止的一页。

二、以人物形象塑造展示“靠山”的艺术群像

这些年来,报告文学在艺术追求方面,较为明显受小说文体的影响。从徐迟的《歌德巴赫猜想》、黄宗英的《大雁情》到鲁光的《中国姑娘》等,摆脱了早期报告文学以事件为主的新闻性制约,人物塑造成为这一文体艺术追求的重要途径。《靠山》也不例外,塑造了一个个生动鲜活的艺术形象。

(一)“靠山”及其艺术群像

关于群像,有两个方面的意思,一是作者把“靠山”视为一个群体,一个由“人民”组成的靠山群体,一批心向新社会,追求新生活的普通群众。作品写的是靠山,靠山不是哪一个人,而是一个群体,一个由普通人组成的群体。有些人物在作品中出现过一两次,有些姓名都没有,有的姓名只是与其他人物一起出现过一两次,不具备叙述的意义,但他们却是靠山的重要组成因素。

二是写群体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有姓有名的人物上百个,这上百个人物构成了作品的艺术主体,成为靠山的群体塑像。这里有“三个红军妹子”“婆媳俩”“锄奸的姑嫂”“战地的孩子们”,也有在冰冷的河水中架设“人桥”的三十二姐妹,她们有些人甚至都不能在历史中留下自己的姓名,但她们的形象却成为中国革命史上巍然矗立的丰碑。

《靠山》中描写了大量的普通群众,他们就是不识字没文化的农民,也许没有很高的政治觉悟,也许并不能真正认识八路军、解放军,他们更多的是凭着个人的直觉,在现实生活中认识了那些参加革命的人,凭着个人的直观判断,建立起对共产党的信任,以自己最大的能力,以最真实实在的方式支持革命,把家里的一头猪、一只鸡、仅有的一袋粮食,或者其他能够拿得出来的东西,贡献给部队。渊子崖村的族长林凡义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他没多少文化,说不出什么大道理,他以自己的直观感受到了日军的邪恶,感觉到了八路军的正义,所以,当汉奸队长梁化轩捎信让他为日本人出钱时,林凡义将纸条撕得粉碎,正言道:“咱们被这帮龟孙子折腾得都吃不上饭了,他们还阎王不嫌鬼瘦,狮子大开口。”在他的影响下,村民林九兰也说:“共产党八路军是咱真真的贴心人,咱的粮食是留给他们吃的,绝不给这帮狗杂种一粒米,一把面!”这些朴实的语言表现朴素真实的感情,表现出了农民“靠山”的坚实,也写出了不同人物的情感特征、性格特征。

作品中写得最多的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作为“靠山”群像出现的母亲形象。中国文学作品中,母亲是一个令人感动的话题,是一个永远存在读者心中的艺术形象。把母亲比喻为一座座巍峨的靠山,不仅是非常恰当的,而且使这座靠山更加具象化、亲情化,给人以温暖的家的感觉。在《靠山》中,作者努力刻画一个个血肉丰满的母亲形象,这些母亲的形象成为人民军队、中国革命最坚强的靠山。从苏区干部刘长秀、朱徐氏(徐解秀),到沂蒙山区的王换于、陈若克、王瑞兰、张大娘、刘大娘等,再到晋察冀边区的戎冠秀、素云等,她们是农民兄弟的娘,是子弟兵的母亲,都是富有生活实感、情感丰富、色彩鲜明的母亲形象,正是她们的乳汁哺育了红军或八路军战士,哺育了革命的后代。在“透明的乳汁”一节中,作者写了李大嫂为受伤的战士喂奶的故事。这让我们想到了红嫂,想到了沂蒙山区那些朴实、善良、美好的女性。

王瑞兰是众多母亲群像中的一位,她虽然在作品中占有很少的篇幅,但其艺术特点比较鲜明。她十八岁嫁到火红峪村,与早就是共产党员的聂凤立共同生活。她在出嫁前就听到风言风语,“聂凤立是共产党员,整天不着家”,跟这样的男人生活成天提心吊胆。但天生泼辣的王瑞兰却不管这些,认准了的事情不会回头,“俺嫁人就嫁这样的人”,这句富有个性的话,说出了王瑞兰的性格,也说出了她的抱负、志向。大青山战役让她进一步认识了丈夫,也进一步认识了革命,丈夫把受伤的辛锐抬回家后,她赶忙让人把辛锐抬到热炕上,给他用热水擦身子,喂加了红糖的荷包蛋。为了躲避日本人扫荡,部队准备把辛锐藏到山洞里,得知消息的王瑞兰一边心疼着急,一边为其准备山洞里的用品。这些细节多方面展示了王瑞兰热情、善良的性格。作品中像王瑞兰这样的人物,构成了靠山的一个系列,一个具有博大宽厚情怀的母亲形象,让读者认识了中国革命的靠山,也深刻地理解了中国革命成功的根本之所在。

政治伟人与普通群众的互映互现也是这部作品的一个特色。《靠山》写到了毛泽东、朱德、周恩来、徐向前、邓恩铭等诸多有重要政治地位和影响的人物。开篇“引子”就写了兴国调查的毛泽东与长信村村民刘长秀的巧遇,真实再现了当年毛泽东的风采与平易近人的品格,突出了毛泽东与平民百姓的和谐相处、亲切和蔼。随后在多个篇章中写到了毛泽东,在写红军长征途中,毛泽东带着简单的行装,他可以不带“用了很久的九层挂包”,以便轻装上阵,但却不能丢掉他的书挑子,一句话写出了毛泽东热爱读书、博古通今的战略雄才。在盈洞兰山村,毛泽东与村民雷观林的相遇,是奇遇,也是革命老区对毛泽东的真情流露。毛泽东对雷观林说:“你们祖上当年为躲战乱来到这里,今天我们是和国民党捉迷藏转到了这里。”简短一句话,就写出了毛泽东与农民的感情,拉近了红军与村民的距离。正是这样,红军成为农民的靠山,农民成为红军的靠山,红军与农民相互依靠,互为存在,所谓鱼水之情在这些叙述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二)靠山典型王换于

王换于是这部作品重点塑造的一个艺术典型。王换于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她身上凝聚了中国农村女性的优秀品质,体现了一位母亲善良与美好、博大与热情的品格。如果不是生活在战争年代,她可能就是一位相夫教子的农村女性,“生活在沂蒙山深处的于王氏,外面的世界好像与她没有任何关系,她的所有心思都放在家里和田里,她只知道一个人活着离不开房子、吃饭和穿衣”。生活在汶水之畔的王换于(于王氏)是千万个中国农村女性的一个,普普通通,平平常常,是如祥林嫂那样没有自己名字的中国女性。于王氏,这是她的人生命运,但她却又是一个不甘于命定的束缚,勇于改变自己命运的女性。王换于,又是这位农村女性改变命运的标志。从于王氏到王换于,不仅揭示了中国千万个农村女性社会地位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也展示了她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正如她的老伴所感受到的,“自从老伴那天说她从今以后就叫王换于时,她几乎就变了一个人”,她不再是那个小六子,也不再是于王氏,而是王换于,一个身份、地位、命运都在改变的中国女性。当然,所有这些变化都是由于她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就在中共山东分局在小山村王庆教堂成立的那天,一个乡村女人的命运也随之改变了”。从此,“历史老人给东辛庄和王换于全家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随后,徐向前及其部队的到来,不仅为小山村带来了新的气息,而且为王换于的政治生命留下了极大的空间。王换于与三个红军妹子的关系,与陈若克的关系,非常形象地写出了王换于这个人物的形象特点,重亲情,讲义气,体现了齐鲁大地母亲形象的博大胸怀和明大理、识大体的人生智慧。

王换于不是浴血沙场的英雄,但她却是养育英雄的母亲,她不是指挥千军万马的将军,但她却是与无数个将军、战士产生了深厚感情的母亲。王换于如沂蒙大地的星星之火,她入党后,就在本村发展了近20名党员。她关心过、守护过陈若克、毕铁华、马保三等数不清的战士,用她的热情温暖着这些受伤的战士,用细心的呵护照料这些可怜的孩子。她成为许许多多的战士的亲娘。

徐向前的部队来到东辛庄后,又是王换于带领村民筹备粮食,热情招待八路军。也许,王换于更多从一位母亲的角度体贴、关心那些正当年的战士,但她的举动又与中国革命的发展进程结合在了一起,成为对革命的积极支持,她以及她身后的群众、东辛庄成为了中国革命的靠山。王换于入党后不久,徐向前就在她家的院子里主持召开了正式组建的八路军第一纵队的预备会议,一个普通的农家,一个普通的农村女性,就这样成为八路军第一纵队成立的见证人。

作品写王换于入党后的积极进步,并没有一味地写她开会、参加斗争的场面,而主要写她关心徐向前的个人婚事、关心托儿所里那些孤苦伶仃的孩子们,大多是一些生活琐事。“王换于一走进院子,就看到一群孩子正在那里打闹。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在明媚的阳光下,脸上的菜色更加明显。”当徐向前的部队需要撤退,这些孩子无所安顿时,王换于主动提出把这些孩子都留在她家,她来照管。她不但把自己家里的粮食拿出来喂养这些孩子,还东借西凑,千方百计把这些孩子养大。“这些孩子有些是烈士的后代,让咱的孩子在家吃粗的,把奶给这些孩子喝吧,咱的孩子没了,还可以再生,咱可不能让烈士断了根呀。”由此,我们可以理解,所谓靠山,就是这些普通的百姓用自己的奶汁、血汗养育着革命的队伍,养育着革命的后代。

三、以生动故事呈现报告文学的艺术风采

(一)艺术想象及其真实性问题

报告文学的艺术想象和一般文学创作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在小说、散文中,艺术想象是其看家本领,《荷花淀》里编席的女人、顶着荷花与敌人打游击的战士,《红旗谱》中朱老忠的大刀,等等,都带有艺术想象的特征。但是,在以真实性为其特点的报告文学这里,艺术想象受到了极大的限制。从作者介绍的相关材料中可以看到,为了创作这部报告文学作品,作者从2007年就开始调研采访,搜集整理各种资料,为创作这部作品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正是这些材料的准备,让作者进入了一个更加深入和宽广的境界,使读者能够从历史与现实、生活与革命、亲情与友情等多个侧面、多个角度进入思考,把握材料,发掘主题。铁流在创作中的想象是建立在大量的现场采访的基础上,有了丰富的采访,对生活尤其对历史中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感受,所以,他可以在某些细节、某些人物的动作等方面,充分发挥艺术想象,化限制为优势,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如陈若克生孩子的情节,李大嫂给伤员喂奶的情节,既不失其真实性,而又具有想象的生动性。

作者往往将故事延展开来,构造出一个恢宏的、立体的报告文学结构,写出中国革命靠山的史诗。从整个作品的布局来看,写苏区是为靠山的形成寻找源泉,让革命胜利落脚于苏区的军民一体的融合关系,写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作者又试图回答农民靠山对革命的重要性,构成一个纵向的时间结构。与此同时,作者又在红军、八路军与苏区、沂蒙山区的立体结构中,构成横向的画面,展示靠山的相互依存的双向性特征,从而形成了这部报告文学作品立体式的艺术结构。

可能受中国古典文学的影响,《靠山》中多次写到王换于、王瑞兰或者其他母亲,站家门口向外张望的画面。这个画面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想象的,它是想象的,是真实的想象,是想象的真实,是符合现实生活逻辑的。翘首以待,这是母亲对亲人的挂念与期盼。如写到王换于在初冬季节等待马保三的场景,“王换于站在门口向远处张望着,山村清朗的夜空上月亮格外的明亮”。这时,马保三来了,他像地下工作者那样与王换于对接上,随后把非常珍贵的《山东联合大会会刊》托付给王换于保管。这个情节是古典式的,带有传奇的色彩。几乎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王瑞兰身上,她在山上眺望着,或者站在家门口望着远处的一个小山坡,关心着、担心着在山那边的大青山参加突围战斗的丈夫。当王瑞兰等来了丈夫时,丈夫和村民们抬来了受伤的战士。作品通过这样一个等待的故事写出了王瑞兰与革命的关系,写出了这位热情、宽厚、仁爱的农村女性,为文学创作留下另一个令人感动的母亲形象。

(二)风土人情与历史歌谣

作品中的江西瑞金、沂蒙山区的风土人情、青岛地方色彩,既有风俗特征,又有一定的历史感。如作品写王换于与丈夫结婚的场面就非常富有沂蒙山区的风俗特征。从吹响锁呐的那一刻起,一股浓郁的沂蒙气息扑面而来。随后写新娘子过火盆、拜天地、进洞房等仪式,让人感受到沂蒙山特有的结婚风俗,感受到喜庆的气氛中透露着农村的生活色彩。其他如富有地方特点的年节、小孩起名、特别的食物及其吃法,等等,也都有地方特点,感受到浓浓的沂蒙情。作品写徐向前部队来到沂蒙山区的东辛庄,王换于与村民们赶忙做好了饭菜,其中写道:“院子里已经摆上了几张饭桌,工夫不大饭菜就端了上来。还有一摞煎饼,一把大葱,一碟大酱。”这些富有地方特色的描写,不仅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把沂蒙山区与八路军部队的亲情充分展示出来,而且突出体现了生活的实感,升腾着浓郁的生活气息。

作品写青岛的章节并不多,但却将老青岛的城市形象表现出来。作品写到的中山路、青岛火车站、李村路等,写到了中山路上的商铺、八大关的别墅、浮山后的村庄,等等,都让人感到亲近、自然,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再如作品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地方歌曲,增强了作品的历史感、现场感。

最后想说的是,铁流的《靠山》在艺术上有新的探索,在主题上有新的发掘,这部作品是历史的回响,是时代的新声,书写的是红色的传奇,树起的是人民的丰碑。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