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成勇: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关键问题思考

2010年7月20日,2010中国数字出版年会在北京开幕。本届年会由新闻出版总署作为支持单位、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主办。

本届年会以“推进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为主题,为期两天。出席年会开幕式的领导嘉宾有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刘建生、新闻出版总署有关司局领导、全国各省新闻出版局、出版集团、期刊集团、报业集团的领导同志以及来自国内外数字出版技术企业的专家和嘉宾。开幕式由新闻出版总署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主持。

来自全国出版界、报刊界、影视界、图书馆界、新闻界以及高新技术企业等各方面的代表800余人参加了本届年会。

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成勇做了题为《数字出版产业发展若干关键问题思考》的主题发言,以下是发言的主要内容:

一、产业链条,失魂落魄

数字出版更多的落脚点是在技术和设备上,内容才是出版的灵魂。内容提供商在数字出版的参与度不够,或数字出版的着重还没有在出版上。

现在从格局上说,三足鼎立,内容那一条线是最弱的。成天说内容为王,现在看来只是自欺欺人。我们提出的对策,内容提供商积极参与争取把握在数字化的著作权,赢得行业的话语权。这个行业别人说什么要知道。希望各产业链竞争合作、健康和谐、绿色低碳。

二、传统出版,首鼠两端

这个首鼠两端不是贬义词,是对数字出版的看法和做法处于两个极端,要么急功近利,一份钱都不想投,或者通过别人的钱想挣钱。急着要效益,看看我们的汉王、中文在线做了十几年了,投了多少钱,一开始我们不可能要求就能盈利。

还有一方面,另外一个极端就是无所作为,自暴自弃,除了简单的版权数据外,什么也不干。我们要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的做,这个行业有没有捷径?可能有,但不一定能找到。

对策是什么?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积极参与,勇于跑马圈地。

三、战略定位,空中楼阁

大部分出版企业,在数字出版方面的定位,方法不积极。要么很大,要么很小,不知道在产业链条里想做什么?仅仅做内容提供商,还是数字内容服务商,还是想做数字出版商,还是想做数字发行商?或其中的几块?不清楚。或者是有一个很宏大的目标。但是我很担心的一个问题,如何落地?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我们的对策是:内容、平台、终端,三位一体,共同发展。对大集团来说,三位一体是必须要作的,仅仅做内容是不行的。作了平台,不做后面的渠道、终端也是不行的。但具体做法,不一定自己非得生产硬件。但是必须得干,不干这个产业链不完整,对于大部分中小出版商,可能做不到,但是要想到在这个大框架下如何进行数字出版,如何构建数字出版的战略?

四、统一标准,望眼欲穿

现在标准谈的太多太多,7月7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起动了电子书内容标准项目工作组,都反映了这个行业对标准的渴望。但实际上我想数字出版行业,所缺乏的不仅仅是电子书数字化标准,缺乏的是整个数字出版标准体系。不仅要从电子书产品的角度,还有很多数据库、数字期刊等等方面,还要包括流程上、硬件上、技术上、平台上等等方面。这个体系的构建现在不知道做了没有,但是肯定是非常迫切的。

话又说回来,越庞大的东西,越不好做。我们建议不要求全责备,找准几个突破口。在建设过程中去修改完善。

五、版权问题,怨声载道

前几天参加总署版权司召集的数字出版研讨会,对于版权问题,六方都不满意。包括作者、出版单位、内容运营商、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商、政府都不满意。但都不满意是现状?为什么不满意?因为现在互联网下,数字化的版权问题实在太复杂了。

网络授权纠结不清,法规缺失纠纷难平,信息混乱权利人受损。

比如说,为什么会碰到那么大的法律问题?现在的出版商做一个中间权利人是没有问题的。

行业要有一个标准的规范文本,现在向版权局提出了,哪怕是一个参照也行。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今天上午也谈到一个大平台,恐怕我们这个行业要有一个版权的大平台。大家想想,如果作者在这个平台上,能够把著作信息公布出去,能够知道哪一家公司应用了他的产品,收了多少费;对下游来说,想找某一本书的作者能够联系到,这是多么好的事。如果有关政府可以建立起版权信息平台,对这个行业的数字出版发展,真是非常有帮助的。

六、文化安全,内忧外患

大家知道,谷歌走了,但是谷歌图书计划尚在,不但在,而且极具地往前推进。亚马逊、苹果这些巨头们,进入这个行业很快,进入中国也会很快。百度首当,但是不知道做数字图书馆?我们有方正图书搜索,有汉王阅读器。中国的亚马逊有没有,中国的苹果有没有?

整天想软实力,我想没有硬实力,软实力肯定是空的。所以我们的对策是,集中力量,办大事。打造大船,积极步入国际竞争。我们期待汉王做的更大。

七、商业模式,路在何方

首先感谢互联网企业、渠道商、电信企业在数字出版产业中的耕耘和他们的辛苦劳动,以及在商业模式上为我们做出的探索,走出的道路,成功和失败,都值得我们感谢。没有他们,没有我们数字出版的今天。

所以对传统单位来说,没有什么好说的,从模仿开始。人家已经很成功了,为什么不向人家去学习?传统单位的人,必须虚心的学习,怎么运营。我发现到现在为止,传统出版单位的人,和我们技术提供商、数字出版商隔的很远,整天一起开会,但是讨论的问题相当初级,很少有双方的技术人员看看运营,偶尔有一个调研、调查,也只是走马观花。

八、三网融合,冷眼旁观

三网融合,很热。但是没有新出版形势,主要是工信部、广电总局两家。三网融合真的没有我们的事?我想肯定不会。在这里我很赞赏中文在线全媒体的概念,不管你是什么网,你对我们内容提供商就是渠道,增加我们的销售和客户,就可以合作,就有很好的合作基础。为什么不去利用?什么广电、电信网、有线互联网无所谓。但是好象这个行业,对三网融合关注不够。对策是积极参与,有所作为。

九、产业联盟,同床异梦

广东省成立了数字出版联盟,北京出版集团前一阵搞了一个联盟,上海据说也要有,还有更多的联盟正在成立中,但是我觉得这些都是概念大于内容,形式大于行动。一个联盟,如果没有机制,没有项目,没有平台,没有共同的利益,很难持续下去。

我们的对策是建立针对性的联盟,以情感为基础,以利益为纽带,呈现共赢的结晶。

十、行业管理,任重道远

现在的环境确实比较复杂,是相当复杂。市场环境变化多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政策扶持强烈呼吁,现在的监督管理挑战巨大。不管是对政府、行业协会、各个单位的老总、各个单独的数字出版单位,都很难。

我们的建议是:官、产、学、研胆子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下手再狠一点。实现数字出版跨越式发展。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