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刘成勇总经理:编辑在数字出版产品研发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记者:您在数字出版领域实践多年,尤其是有“工具书在线”这样大型项目的运作经验。您认为传统出版要进军数字出版领域,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是什么?

刘成勇:传统出版单位若要在数字出版中占有一席之地,除需要改变体制和机制、配备资金、国家政策扶持等必要条件外,更要看重人的因素。

数字出版横跨IT、传统出版等多个行业,在技术要求、知识结构、产品形态、出版流程、市场营销、销售渠道等许多重要方面都不同于传统出版,数字出版需要兼具多种知识和技能的复合型人才。而传统出版单位目前的人才知识结构中,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出版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很少,而集掌握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熟悉出版业务、具备企业经营管理经验等于一身的数字出版行业领军人物则更是凤毛麟角,很难适应数字出版工作。

究其原因,高等院校目前的专业设置难以培养出适应数字出版需求的新型复合型人才,IT企业中的员工对出版领域又相对陌生,而要让传统出版单位的编辑快速掌握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也有一定的难度和过程,以至于形成了现在传统出版单位进行数字出版难以跨越的人才鸿沟。

解决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匮乏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只能在数字出版实践中培养。例如,商务印书馆投资创建的北京商易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这几年在数字出版实践中,已培养出五十余人的复合型数字出版人才队伍。此外,商务印书馆与北京印刷学院正在筹建“北京印刷学院—商务印书馆数字出版人才教育教学实践基地”,采用校企合作的方式,共同培养市场需要的数字出版人才。

记者:您认为数字出版中的编辑工作与传统出版中的编辑工作有哪些不同?编辑人员在数字出版的研发中主要发挥怎样的作用,具体承担哪些任务呢?

刘成勇:数字出版,产品为王。这在现阶段对传统出版单位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理解这一点,对目前传统出版社开拓数字出版意义尤其重大。数字出版强调的是最终要形成数字化的产品,出版数字化不等于数字出版。没有产品,赢利只能是水中花、镜中月。在互联网时代,数字出版产品更多的是以在线平台的形式出现。

数字出版产品的形成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虽因产品不同具体环节有所差异,但大致说来都历经前期策划、立项、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数据处理、系统测试、试运行、正式上线运行、后期维护等阶段。这与传统出版单位的编辑出版流程有很大不同。编辑的工作内容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是选题策划、组稿、编辑、校对、审读等。可以说,此时的编辑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编辑了,应该称之为“数字出版编辑”,他们在数字出版产品的形成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承担起了多项职能,贯穿研发的全过程,地位举足轻重。我现以产品形成过程中的几个环节为据,具体说明如下。

1.前期策划。在前期策划阶段,数字出版编辑需要协助市场人员做好调研,根据调研结果明确产品的市场定位、选择原始出版资源等。同时,数字出版编辑还需要与技术开发人员进行沟通,着眼于实际情况,做好项目规划、确定设计重点等。在此基础上,数字出版编辑需要形成项目可行性报告,详细阐述项目的背景、目标、可行性、必要性、主要内容、设计重点、预算等。

2.需求分析。在需求分析阶段,数字出版编辑需要和技术人员一起从开发、使用、传播等角度探讨项目的整体建设,广泛收集各出版社、科研院所、高校、中小学、图书馆、IT公司等各类用户的反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同时,数字出版编辑需要对产品进行详细的分析,包括产品类型、产品表现形式、产品定价、产品结算方式等,并注重资源的分析,为将来的数据加工做好准备,形成项目需求说明书。例如,在商务印书馆“《东方杂志》数据库”产品的需求分析阶段, 我们反复从不同的纬度对《东方杂志》进行了分析,仅文章就有所属卷、所属号/期、所属一级栏目、文章标题、责任者等三十余项属性。

3.设计实现。在设计实现阶段,数字出版编辑协同技术开发人员进行总体设计、系统设计、编码设计、网页设计等,总体规划项目开发进度、商讨系统结构、研讨技术难点等,并参与单元测试,及时指出软件中的偏差,便于技术开发人员及时修正程序,确保软件开发的质量。如前所述,数字出版产品往往是以在线 平台的形式出现的,这个时候数字出版编辑就需要根据产品的功能和定位,提出网页设计方案,包括板块和栏目的设置、整体效果、页面风格以及内容的展现形式等,并随时与设计人员进行沟通,不断改进。

4.数据处理。同传统出版一样,数字出版产品也是以内容为中心的,但其要求深度加工,如OCR识别、拆分、标注、校对、转换、重组等。只有这类经过深度加工、分类管理后的出版资源,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够充分发挥出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优势,满足网民灵活、便捷获取信息的迫切要求。所以,数据处理是数字出版产品研发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环。在这个阶段中,数字出版编辑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数据处理阶段步骤多、工作量大。首先,数字出版编辑需要深入分析原始资源,根据其内容构成及特点,确定加工对象和展示方式,进而进行数字化,深度加工。大致流程为:第一,确定数据加工的类型和次序;第二,确定各类数据实际需要加工的属性;第三,进行数据加工,处理好各种问题;第四,进行数据检查,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步骤。另外,为保证数据的安全性,需采用水印等技术,对数字资源进行有效的知识产权保护。

对于不同的内容资源,可采取不同的加工方法。文字类内容一般情况下采取数字化的方法,可以做成双层PDF,是将标准资料通过扫描仪快速录入后, 经过去污、纠偏和OCR识别,直接生成可以检索的PDF文件。这个PDF文件是双层的,上层是原始图像,下层是识别结果,这样可以100%保留原始版面效果,并且支持选择、复制、检索等功能。PDF文件最后可以存储在光盘、硬盘或磁盘阵列中,并通过建立索引数据库进行科学的管理。图片类内容除对其标注内容进行识别,做成条目数据以供检索外,还可对图片进一步处理,根据图片的组成单元进行拆分、切割,可以用电子书形式做成画册来进行展示,也可以进行其他深度 选题开发。此外,还需要对音视频内容进行扩展,添加文字性内容增强可读性等;对一些原本以文字、图片形式展现的内容,可采用语音、动画等加工方法,比如给文字添加真人读音、将文字笔画顺序做成flash动画等,进一步方便用户使用、学习。

总体来说,数据处理的过程中数字出版编辑需遵循“一次制作,多重利用”的原则,使经过加工的资源能适应多种不同的用途。例如,“《东方杂志》数据库”的图像文件在经过加工后,至少要以三种形式存在。第一种是用于长久保存、查证的原始存档形式;第二种是用于通过网络提供给公众的图像,特点是低分辨率,易传输和下载;第三种是用于按需印刷的高分辨率图像,其中彩色图片要求不得低于300dpi,黑白图片要求不得低于600dpi。

5.系统测试。在配合技术开发人员进行集成测试后,数字出版编辑需要和技术开发人员一起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系统测试,对系统做功能性的验证,同时还对系统进行一些非功能性的验证,包括性能测试、压力测试、容量测试、安全测试、恢复性测试等。在这个阶段,数字出版编辑侧重于对界面、功能和数据进行全面细致的测试,担当了测试人员的部分角色。此外,还需及时与技术开发人员沟通测试中的问题,讨论并选择解决的具体方法,对系统进行完善和更新。

6.试运行。在试运行阶段,数字出版编辑需要广泛吸取各类用户的意见和建议并进行整理,及时根据反馈意见与技术开发人员协商,调整系统,保证产品功能的完善和运行的稳定。

7.后期维护。项目验收后,基本上产品已经成形,进行后期维护和改进不可忽视。数字出版成功的关键之一是要形成可供用户使用的数字出版产品。然而,用户的类型和需求是多样的、变化的,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往往能够满足用户的一般和现在的需求,至于其他需要还有待于根据实际情况实现。同时,数字化内容必须用不同的媒体形式进行包装转化,以软件、手机或互联网站的形式呈现给用户,最大限度地推向市场和占领市场,这样才能获得最大化收益。所以,这项工作往往是数字出版编辑为配合市场销售而进行的。

在实际工作中,单个数字出版编辑可能不会参与数字出版产品研发的整个过程,将负责以上提到的一个或几个阶段的工作,如承担内容分析、艺术设计、数据加工、测试验证等。

综上所述,数字出版本质上是数字复合出版,需要通晓内容、技术、出版、经营、管理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数字出版编辑应运而生,承担着传统编辑、技术开发、管理人员等的多项职责,构成了数字出版的主体,承载着数字出版的重任,是数字出版产品研发的中坚力量。

刘成勇简介

中国出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先后在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对外经贸大学、中央党校学习,计算机专业硕士、管理学硕士、经济学博士。曾任职于新闻出版总署,继任商务印书馆信息中心主任、北京商易华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主持的“工具书在线”项目获“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荣获 “2009中国最具价值CIO”称号。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