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版基金立项工作要上层次、上水平,确保有更多的精品项目申报上来,离不开各级新闻出版主管部门,特别是各地新闻出版局、各出版集团在本地区出版单位年度项目申报等方面所做的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在当前正在进行的项目申报工作中,国家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基金办)和省级新 闻出版主管部门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齐心协力助推精品?基金办有关负责同志日前接受了《中国新闻出版报》记者的专访,就几个重要问题进行了阐述。
切实承担引导监督职责
问:我们了解到,从前两年的项目评审情况看,凡是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组织较好、审核较严的项目,获得资助的几率就比较高。那么在项目管理工作,尤其是申报工作中,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管理职能,提升立项水平?
答:柳斌杰署长在国家出版基金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基金委)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曾要求,为了实现对国家出版基金的科学规范管理,必须建立一套从基金委、基金办、出版行政主管部门,一直到项目责任单位、基层作家群体的卓有成效的管理体制。各层级之间必须建立科学合理的责、权、利关系,并以法规制度、合同协议的形式确定下来。这就说明,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不仅是出版单位和基金办之间的桥梁和纽带,而且要承担起基金项目的组织、审查、推荐、实施、检查、验收等方面的引导、监督职责。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一定要认真领会柳斌杰署长这段讲话的精神,切实担负起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引导和监督职责。
在往年的项目评审工作中,管理到位与否确实对项目的申报情况有不同的影响。比如,有的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申报工作中既积极引导又严格把关,结果这个地区有多个项目获得资助。有的省在2008~2009年度中虽然申报项目不少,但在评审中却一个也未能入围。在2010年度的项目申报工作中,这些省份加强了把关,结果多个项目脱颖而出。这充分说明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在项目申报工作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严格审核遴选精品项目
问:在项目申报及实施中,为了更好地履行职责,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具体需要做哪几项工作?
答:一是加强组织引导,提高申报质量。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需高度重视出版基金规划管理工作,增强责任心和使命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通过研讨会、座谈会等多种方式,做好本地区、本部门出版单位申报工作的培训,引导出版单位切实把握好基金的特殊定位,把握好履行政府职能的度,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既不缺位,也不越位;既不把国家出版基金当做扶贫工程,也不把国家出版基金当做产业基金。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还应紧紧依托《2011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提到的重点资助方向,引导出版单位悉心策划、深入挖掘那些前世没有、当世必备、后世需要的代表国家水准的重大精品项目,切实做到优中选优。
二是严格审核把关,提高立项水平。在国家出版基金的资助方面,社会需求很大而国家财力有限,国家出版基金不可能包揽所有重大公益性出版项目的全部支出。因此,遴选出那些应受资助的重大精品项目,使国家出版基金真正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有效调控作用,是各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尽之责。这就要求省级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重点把好项目导向(质量)关、重大选题申报(备案)关和着作者(主创人员)水平关,选出能代表国家意志、站在时代前沿、服务国家工作大局的精品项目,同时确保项目预算科学合理、依据充分、说明清楚。
三是加大监管力度,确保项目进度和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加强和完善项目年度检查和项目结项验收工作,是加强资助项目监督管理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年度检查、阶段性评估,确保项目实施进展顺利和资助经费管理规范;通过结项验收,确保项目出版质量、印制质量和资金使用效益,防止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形成有头无尾的“胡子”工程,同时还要切实避免出现制度空白、管理混乱和挤占挪用财政资金等违规违纪问题。《指南》中规定,凡有1个以上未结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的单位,原则上不得再申报新项目,因此督促出版单位抓紧做好结项验收工作,也有利于出版单位以后的项目申报。
期待项目质量提升飞跃
问:国家出版基金设立3年来,基金办每年都在采取多种措施组织项目评审和项目建设工作。但是从上一年度的评审结果来看,申报项目的质量并不尽如人意,有些获资助项目分量还是不够厚重,作为承担国家出版基金规划与管理职能的专门机构,2011年度,基金办将采取哪些措施,实现申报项目质量的提升和飞跃?
答:实现申报项目质量的提升和飞跃,是基金办今年工作的目标。根据基金委及新闻出版总署党组的要求,结合2011年的工作实际,我们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落实。
首先,集中力量挖精品。为提升出版单位项目申报质量,基金办开展了几方面的工作: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向出版单位深度宣传解读《指南》,引导做好申报工作;通过召开学术专家、出版专家、管理专家研讨会、论证会,精心策划2011年度出版基金重点资助选题方向,对出版单位申报项目加以引导;紧紧围绕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重点选题规划,支持一批选题意义重大、学术水准较高、出版价值丰厚、项目准备成熟的项目;借助《中国新闻出版报国家出版基金专刊》、《中国新书目》专栏及新闻出版总署网站等,系统做好项目选题申报指导工作;通过对已资助项目的成果宣传,对精品项目进行案例分析,加大对出版单位申报项目的引导力度;请各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对各出版单位申报项目做好组织、引导、把关工作,努力挖掘精品力作。
其次,下大力气上规模。基金委成员单位以及学术界、出版界的有关专家反映,单靠出版单位申报选题、基金办组织评审这种“你报我评”的被动选题方式,恐难以做大做强基金项目。必须拓宽项目来源渠道,拓宽精品培育的空间。为此,经基金委批准,2011年,基金办取消了一个地区限报10个项目的限制。同时,基金办还将探索国家出版基金与社科基金、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和“973”项目、科技部重大攻关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规划项目等有关方面的资源共享与互利合作,不断拓宽国家出版基金优秀精品项目的来源。另外,基金办拟研究尝试作者申报、专家评定、通过招投标方式选定出版单位的做法,逐步探索出一条出版单位自行申报项目与先审定选题、再通过招投标确定出版单位相结合的路子。
最后,科学组织抓进度。根据新闻出版总署党组要求和柳斌杰署长指示,今年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评审工作要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整体前移,确保资助项目如期开展和预算执行进度正常。为此,基金办将抓紧做好4个方面工作:加快推进国家出版基金信息化系统建设,确保项目申报、专家评审、决策公示等高效规范运行;进一步细化评审工作流程,改进和完善重大项目的评审方式,确保项目评审工作规范、高质、高效完成;加强基金办工作人员理论知识学习和业务技能培训,了解和掌握新闻出版工作要求和工作规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加强基金办内部管理,进一步细化各项规章制度,特别强调工作纪律、工作规范、工作守则,树立团结、高效、清廉的工作作风,为确保做好项目管理提供可靠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