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发布

8月16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在京发布了《2011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文化蓝皮书》)。蓝皮书指出,未来5年,体制机制创新将再一次成为文化产业发展制胜的关键。

宏观经济转向

要求文化产业超常发展

“十二五”规划首次提出“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蓝皮书认为,以上重大政策性动向反映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蓝皮书分析指出,展望未来5年,将文化产业发展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任务并不轻松,可能会更加依赖体制改革为发展开拓道路。未来5年-10年将是我国现代化发展跨越“转型”难关的关键时期,宏观经济转向导致的文化需求空前释放、经济结构调整对现代服务业的扩张期待、数字化信息技术巨大进步推动的新型业态出现,都要求文化产业有一个超常的发展,而没有新一轮重大的体制性突破将难以实现这一跨越。

蓝皮书认为,根本问题不是对产业政策作局部的调整,而是要有适应市场经济的体制性安排。就此,蓝皮书进一步指出,文化发展特别要求具有探索性、实验性,甚至一定程度的风险,因而它需要的是一个宏观可控、微观放活的实践空间,体制性和政策性安排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的这种特殊规律。

期刊向电子平台延伸

趋势不可逆转

蓝皮书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劳动力数量、结构的变迁,期刊消费者也发生了演变,表面平稳的2009年-2010年的中国期刊产业正在积聚嬗变的能量。

蓝皮书援引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资料显示,2009年我国新华书店系统、出版社自办发行单位,销售纸质期刊1.84亿册,比上年下降39.47%;发行收入21.73亿元,比上年下降16.05%;广告经营总额为30.37亿元,较上年下降2.1%。与纸质期刊的经营状况相比,电子期刊“钱途”无量。以手机杂志、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电子杂志等为代表的新兴电子形态期刊在2009年-2010年间,规模膨胀迅猛。以网络期刊全文数据库为例,2009年销售收入为6亿元,与2008年相比年度增幅达75.4%。

蓝皮书分析认为,中国期刊产业如果想在未来5年-10年内生存并发展,就必须积极向互联网、手机等电子平台延伸产业链,并重构赢利模式,期刊向电子平台延伸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