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106家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完成转企”,“天津国家数字出版基地已经聚集了40余家数字出版企业”,“福建上半年受理版权登记4862件,其中台港澳作品达780件”……2012年全国新闻出版局长座谈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新闻出版局长们提到上半年工作亮点,都是滔滔不绝。
推动改革更有力
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制由于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等原因,一直被视为改革的难点。
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徐毅英介绍说,省局主动加强与报刊出版单位的沟通和联系,及时做好改制政策的咨询和解答工作,为报刊出版单位重组合作牵线搭桥、提供信息。目前江苏省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体制改革正稳步推进,首批88家单位改制总体进展顺利。
安徽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郭永年告诉记者,安徽省成立了以省委省政府领导带队的8个督查组,加强督促检查。现在,列入第一批转制名单的62家单位中已有28家转制为企业,其他34家全部上报了转制方案,目前正积极稳妥推进。
河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李晓明说,到9月底,河北省第二批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改革任务将全部完成。
促进发展有作为
“发展是第一要务”,山西省新闻出版局局长林玉平在领导省局各项工作中更加领会了这句话的内涵。他说,加快转型、跨越发展是实现建设新闻出版强国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为此,省局从保速度、提质量、见效益三方面入手,积极推动山西新闻出版产业发展。2011年主要指标增幅达到创纪录的36.99%,今年上半年发展势头强劲,有望实现新突破。
山东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宿华说,山东省积极推动重点项目带动战略,已有13个项目入选总署产业发展项目库,有15家企业、9个项目、4个基地园区分别入选全省重点文化企业、项目和基地园区。据初步测算,今年1月至6月,山东新闻出版业总产出达560亿元,同比增长23.08%,实现增加值130亿元,同比增长18.18%。
而在重庆,产业发展也迎来新局面。重庆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杨恩芳说,上半年重庆新增17个署、市级重大项目,其中,10个项目新入选总署改革发展项目库,7个项目被列入市政府重点项目,均为历年最多。
深化服务显地位
当过区长的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局长方世忠说,公共服务是政府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更好促进职能转变,上海市局把2012年定为“公共服务年”,开创性地提出要做好“三公”。一是制定公共政策,比如针对实体书店发展困境,通过制定《上海市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扶持资金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确定每年安排1500万元支持出版物发行网点建设。二是推出公共产品,策划推出了全国首张城市书店手绘地图《书香上海地图》,在四大平台开通“书香上海”政务微博。三是搭建公共平台,进一步推动版权产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加快数字出版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湖北省新闻出版局局长张良成介绍说,全省全民阅读活动达300多项,如向两会代表委员赠书、向农民工送书,举办“书香荆楚·文化湖北”全民读书月活动等,形成了领导常带头、活动常组织、氛围常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受益的良好局面。
辽宁在推动农家书屋建设上又有新举措。辽宁省新闻出版局局长马述君告诉记者,辽宁省累计投入4890万元,为每个书屋补充更新40%藏书。省局还为农民“量身制作”了一批适合农民阅读的图书,品种达180种。
北京将过去单一的号召群众“读书”同群众性的“评书、荐书、写书”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形成良好机制,提升全民阅读率和阅读质量。
局长们都认为,做好公共服务,进一步增强了行政部门在新闻出版单位和公众心中的地位,一些以前不规范的民营单位主动要求纳入管理范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