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向互惠 三联企鹅打造人物传记
在第19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与企鹅集团就双方合作出版“企鹅人生”系列图书举行签字仪式。三联书店是中国出版集团公司旗下知名的出版品牌;企鹅集团隶属于英国培生集团,是世界上产品最丰富的大众图书出版商之一,两者的此次合作堪称强强联合,备受各方关注。此外,在双方对彼此的品牌认同基础上,双方合作模式也相比以往有所突破。版权、翻译、译审、美术编辑由企鹅方面承担,编辑加工、印制、发行由三联书店负责的分工合作模式。尽管分工明确,但实际上为了合作项目的顺利出版亦有彼此交叉和扶助。比如考虑到三联书店美术编辑在中国读者心目中的特殊地位,企鹅方面最终决定将装帧设计委托三联书店完成,但须双方确定最终的设计样。而三联书店亦在介绍译者、译审等方面积极利用自己的优势提供信息和帮助。
据悉,2012年12月至2013年3月,三联书店计划先期推出包括《释迦牟尼》、《达?芬奇》、《猫王》、《圣女贞德》、《安迪?沃霍尔》、《普鲁斯特》、《乔伊斯》、《奥斯汀》、《伍尔芙》、《莫扎特》等在内的两辑共十种“企鹅人生”系列图书。三联书店表示,“企鹅人生”系列图书为三联书店与西方知名出版企业的深度合作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端。三联书店与企鹅集团的合作还会继续,且不会仅仅局限于这一个系列图书的出版。比如双方已经在探讨针对国际市场的读者联合打造华人传记作品。另外双方已经在就其他社科人文领域的图书合作进行商谈,相信能够整合彼此的优势,为国际间合作带来更多新的成果和经验。
中外出版界深度合作,双方对对方的品牌认同度越来越重要,企鹅集团CEO兼董事会主席约翰?马金森在做客三联书店所属中国出版集团网站大佳网时表示,当听到三联书店对“企鹅人生”这套书非常感兴趣的时候,他们也是欣喜若狂,因为他们看过三联的出版物,相信三联对质量、对品位的要求跟企鹅集团是相匹配的。他们将来可能会选一些中国比较著名的人物,请中国的作家把它写出来,如果这些人物适合国际市场的话,他们也会把它翻译成英文在国际上出版,所以这套书不是单纯的引进,它也会“走出去”。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王涛表示,所有的“走出去”都不是单向的,它一定是双向的,我们的东西要出去,国外的好东西也要进来。所以中国出版集团公司现在不仅仅是单项版权合作,更多的是跟国外知名品牌、大集团合作,进行像企鹅、三联之间这种合作,一种互惠的合作。
战略合作 品牌出版机构建立“伙伴关系”
商务印书馆在图博会上与德古意特出版社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据介绍,德古意特出版社是国际语言学领域最重要的出版机构之一,260余年来致力于出版覆盖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的高价值权威著作,尤其在专业期刊、专著、工具书、书目学和多媒体出版物方面都享有很高知名度。2012年,随着对波兰维斯塔出版社的收购,德古意特成为世界上第三大开放获取出版社。商务印书馆也是中国现代出版史上拥有独特地位、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的出版领域知名品牌。透过合作机制的确立,德古意特将全球领先的专业内容和解决方案引入中国,服务国内专业人士;商务印书馆将中国领先的出版内容及时通过德古意特的全球网络面向全球发布。
据了解,这是商务印书馆继2010年与荷兰威科集团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后的又一重大国际战略合作。对此,商务印书馆所属的中国出版集团对外合作部副主任周群介绍,从今年以来,集团总部和下属单位与国际知名出版机构缔结了诸多战略合作关系,广泛建立联系。如集团与荷兰威科,中图公司和英国数字出版科技集团等。此外中译公司和诺丁汉联合进行海外办学合作,培养国际化人才。“战略合作”相比于以前单个项目的合作,更广泛、深入、长远,涉及的方面更多。不仅有传统出版、数字出版领域,还有人才培训,互派实习等。
传统文化 推广普及更加多样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走出去”一直是中国图书版权输出的重要部分,近年来,这一类图书达成的版权输出、合作很多,在形式上也更多样化,更加符合国外读者的需求。据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副总裁、中华书局总经理李岩介绍,中华书局对外合作的“文史中国”项目,是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精略的、图文并茂的介绍,第一辑包含38本,其中中国文化常识比较多,书籍形式也比较新颖。周群介绍道,如英国著名的艺术出版公司费顿公司,希望在中国找到合作伙伴,从项目合作入手,建立长远合作,最后选中和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中华书局合作《中国艺术手册》。“艺术手册”系列是费顿的“看家书”,是“口袋本”的形式,这一系列不断重印,畅销多年。中国艺术博大精深,在合作中国艺术手册时,双方各自发挥优势,也体现符合海外读者阅读的特点。比如艺术家的排序不是按我们常用的朝代排序,而是按英文字母排序。此外还计划多语种推出,由费顿公司负责多语种输出。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副总经理张高里在做客大佳网时介绍,中译“走出去”大概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一种被动的或者自发的,在黑暗中摸索、探索的阶段。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些产品和中国的世界遗产系列,输出到澳大利亚、美国、英国等国家。当时的想法是立足于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国内大家可以用于学习古汉语或者英文,国外正好反过来,借助于英文来学习汉语。第二个阶段是从自发到自觉,逐渐摸索出一套经验或者说一些想法,有意识的主动出击,主动策划一些项目。比如说取得国家的一些项目支持的,如《经典中国》、中国著作文化翻译出版工程、中国通史影视版的解说词等,这是有意识地把现当代中国发展变化介绍到海外。
儿童文学 两国作家创作同一本书
儿童文学被认为是最具有世界性的文学,是最容易“走出去”的文化产品。为了创新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的新模式,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的人民文学出版社于2010年启动了“中外出版深度合作”项目,即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和外国顶级出版社牵头,邀请两国最优秀的作家在同一题材、同一体裁之下进行创作,同时约请两国顶级翻译家与插图画家为对方国家作家的作品进行翻译和配图,最后两部作品将被装订成一本完整的图书,分别以两个国家的语言在各自国家出版发行,使同一题材、同一体裁的作品在同一本书中实现跨语种、跨国界、跨艺术形式的立体演绎。继2010年秦文君与希腊作家尤金合作之后,今年这一项目在中国作家曹文轩与瑞典作家马丁?维德马克之间展开。
畅销图书 中国“国际化”名人受关注
随着中国对外影响力的增强,在中国图书版权输出时,一些具有畅销素质的图书,已经形成中文版图书还未出版就受到国际出版商关注的情况。这在具有“国际化”关注度的中国名人图书领域表现尤其明显。周群介绍,此次由中国出版集团旗下现代出版社于图博会推出的《我和郎朗三十年》就很有代表性。该书由郎朗的父亲撰写,总结了郎爸30年的教子经验和人生感悟。其中文版还没出版时,外国出版社就来谈版权,这也是一个进步。据周群介绍,曾代理《于丹〈论语〉心得》的英国著名版权代理人托比?伊迪已经签下郎朗该书的版权代理协议。托比也在与中国出版界交流时表示,国际出版商对郎朗、李娜等具有国际影响力中国名人十分关注。这也使出版机构思考,在图书策划源头上对外向型产品有推进,在策划选题时就兼顾国内国外两个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