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随着国内市场对于翻译服务的大量需求,许多校企建立合作关系,无论是在翻译专业学生的教育方面,还是在地区国际化语言环境的创立方面都起到了很大的推进作用。近日,西安外国语大学与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签署了《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2016年1月29日,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姚红娟、我校校长王军哲一行赴青岛中译语通科技(青岛)有限公司译云全球运营基地进行为期一天的实地考察。青岛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副主任冯斌、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于洋等陪同考察。西安外国语大学与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签署了《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
上午,姚副主任、王校长考察了青岛译云全球运营基地多语言云呼叫中心、多语言视频会议平台、跨语言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等重点项目,着重了解了中译语通的发展历史、前沿技术及战略布局,亲身体验了译云平台的高效服务。
座谈中,冯副主任对考察团一行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他表示,中国对外翻译有限公司是我国翻译界国家队的重要成员,中译语通公司译云平台引入青岛后,推动了青岛的旅游、会展等产业的发展,对当地国际化语言环境打造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陕西、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应当深入挖掘本地文化优势,加强与中译语通的合作,着力打造具有本地文化特色的国际化语言环境。
姚副主任对冯副主任、于总经理等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她指出,十八大之后,陕西的对外交往发展十分迅速,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更是将陕西、西安推到了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国际化语言环境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她希望能够借助中译语通成熟的语言服务能力,搭建具有陕西特色的语言服务平台,更好的为国家战略服务。
王校长对冯副主任、于总经理等的周到安排、对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长期以来对西外的支持表示了感谢。他指出,西安外国语大学作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普通高校,长期以来为国家的改革开放输送了很多人才,做出了贡献,随着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外如何调动各方面优势资源为社会经济发展服务,是我们应当深入思考的问题。他表示,西外将进一步加强与中译语通的合作,结合学校的人力资源与中译语通的技术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为陕西、西安乃至整个西部社会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于总经理就中译语通的基本情况等向来宾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包括多语言云呼叫中心、多语言视频会议平台、跨语言大数据智能分析平台等项目的运行情况,重点对语言大数据技术、译云机器翻译技术等做了讲解。
座谈结束后,王校长与于总经理分别代表西安外国语大学和中译语通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共同签署了《协同创新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双方约定将以“协同创新中心”建设为基础,本着“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互惠双赢,共同发展”的原则,大力培养语言服务人才,不断促进语言科技创新和发展,共同打造“丝路经济带”语言服务产业链,努力将西安建设成为“一带一路”重要的跨语言大数据分析决策智库。
陕西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联络经济处处长韦建波、西安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院长贺莺等随同考察并参加座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