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举办法治宣传教育研讨会

183663431

第三届全国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研讨会

日前,第三届全国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研讨会暨新媒体“法宣在线”普法微信矩阵上线仪式在江苏省江阴市举行。司法部副部长张苏军出席并作重要讲话。

此次活动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和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承办,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依法治国思想,实施"七五"普法规划”为主题。

云南省司法厅副厅长齐金岭代表云南省作了交流发言,就云南“六五”普法工作围绕国家和云南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突出云南民族、边疆特点,探索、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新模式进行了经验介绍。

齐金岭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就做好司法行政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这是新时期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根本遵循,贯彻好习总书记指示切实做好新时期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于推进依法治国进度,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律观念,保障人民幸福安康,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做好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既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成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三个战略定位目标的必然要求,又是推进法治云南平安云南建设,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根本保障。

齐金岭介绍,云南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积极探索建立具有云南特色的法治宣传教育模式,让法治宣传教育有广度、有深度、有实度、有亮度,营造良好的学习宣传氛围,进一步促进提高全省各族人民群众的法治宣传意识。一是用区位划准坐标点,让法治宣传教育有广度。在普法区域上力争全覆盖,在民族普法上力争无死角,在生态普法上力争全方位,在贫困地区普法上力争精准化。针对边疆、民族地区普法工作薄弱特别是接边国家法治建设滞后、边民法治意识淡薄等问题,在全省深入开展“法制走边关”活动,通过推动与接边国家建立双边普法协作机制,深化边疆、民族地区的普法工作。针对我省少数民族人口众多和大杂居小聚居的实际,各民族地区大力推进"五用"工作法开展普法宣传。注重把法治文化与民族文化相融合,着力提升法治文化的影响力和渗透力。积极推进法治文化主题公园、广场、长廊、小区及农家大院等建设,全省共建立“法治文化长廊”403个、“民族法治文化广场”225个,“民族法治文化公园”16个。二是用聚焦突出着力点,让法治宣传教育有深度。盯住国家工作人员这个重点和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将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工作纳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内容;盯住青少年这个重点,培养青少年从小树立学习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敬畏法律的意识,建立各类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285个;盯住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这个重点,积极开展“法律进寺庙”、“法律进清真寺”、“法律进教堂”和“万名干部送法进村入寺促和谐”等普法活动,培养宗教界“法律明白人”,影响和带动信教群众学法遵法守法用法。三是用实践找准结合点,让法治宣传教育有实度。与法治创建活动相结合,按照创建“可量化、能考核、求实效、重改进”的原则,积极探索建立科学法治创建考评体系和指标;与刑罚执行和法律服务相结合,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罪犯和戒毒人员教育改造、矫正戒治、人民调解、法律援助以及律师、公证、司法鉴定等工作中,让法治思维体现在每一次教育、每一项服务、每一个行动中;与主题宣传活动相结合,利用12·4国家宪法日、重大工程、重要民生项目等节点开展主题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专题法治讲坛、法律常识公开课等形式,形成法治宣传良好社会氛围和持续高潮。四是用创新营造闪光点,让法治宣传教育有亮度。着力推动普法手段创新,推动互联网+法治宣传教育行动,开通并运行“法治在线——云南普法微信公众平台”;强力推动普法平台建设,搭建声、像、平面、网络、移动“五位一体”法制宣传平台,开设制作并展播“法治在线—以案释法”栏目;用力推动普法模式探索,以“法律进校园”为突破口,拓展和延伸“法律六进”,与云南大学共建“云南省法治宣传教育研开展创建究中心”,聘请40名专家作为研究员,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理论研究,持续推进法治示范校园创建。

齐金岭还被大会聘请为“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法治宣传教育与公法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责任编辑:曹宇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