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著名书法家刘汝阳:自家果木吐芬芳

4月初,北京东城区北总部胡同。

我们比约定提前一小时到了刘汝阳先生家。来前,先生一再表示歉意:家里正在装修,借住在对门邻居家,比较杂乱,请多包涵。

这是一个小小的两居室,房间里到处杂乱地堆满了书籍、字画和家具。唯一整洁的地方是一张四五平方米的画案,有些“骄横”地占据了整整一间屋子——尽管家事繁杂,先生仍没有忘了每天的功课。

眼前的刘汝阳,个子不高但精瘦干练,花白头发。随着交谈的深入,我们发现先生身上没有很多艺术人士常有的不羁,却更像一个邻家老伯,诚恳、亲切,不善言谈。一如他的画作,笔墨温润酣畅,色彩淡雅平实,风格浑厚沉稳,都透出一种朴实而稚拙的韵致。

学有渊源,深积厚累

1940年,刘汝阳出生在夏津县地藏寺村。爷爷在县城办了一所农业技术学校,姥爷是当地的教书先生,写了一手好字,刘家是当地有名的书香世家。1949年,刘汝阳到北京上学,离开了家乡,但儿时留在记忆里的故乡风物却一直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里。

在刘汝阳的记忆里,上世纪40年代的地藏寺村是一个繁盛的集市,母亲做的剪纸、刺绣,街上卖的泥娃娃玩具,是他最早接触的艺术品。逢年过节,扭秧歌、踩高跷、挨家挨户放鞭炮……都是他幼年时的最爱。正是这些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成了他最早的艺术启蒙。

刘汝阳的父亲刘可经,毕业于北京大学土木工程系,解放前在天津塘沽港,一边工作一边教工人认字,宣讲爱国进步思想,因此被捕并关进了监狱。解放后,被分配到铁道部,后来成了专业从事枕木防腐的高级工程师。1949年,已经在铁道部稳定下来的刘可经,把妻子和孩子接到了北京。作为铁路职工子弟,刘汝阳入读北京铁路职工子弟第一小学。在北京,刘汝阳一家住在东受禄街1号,著名画家徐悲鸿就住在13号。后来,13号被改成了徐悲鸿纪念馆。还记得第一次见到徐悲鸿先生时,徐先生长袍马褂走在前面,大人们用崇敬的口气说:看,那就是徐悲鸿先生。这一幕留在刘汝阳的记忆里,每每想起大人们的语气,他都觉得会画画的徐先生肯定是个很伟大的人物。徐悲鸿家改成纪念馆以后,里面有一个兵乓球台,刘汝阳经常去参观和打乒乓球,那里成了他小时候最熟悉和亲近的地方。除了欣赏、临摹大师的原作,展览橱柜里徐悲鸿先生鼓励少年刘勃舒学画的亲笔信更是深深印在了刘汝阳的脑海里。“一个人做什么事,都是身边所有人一起促成的。”刘汝阳回忆说。自己初中就读于铁路职工子弟第一中学,开设有美术课,老师教授画画的技巧、画的种类等。因为素描画得惟妙惟肖,刘汝阳经常被生物老师拉去画上课用的挂图,满足了一把虚荣心。高中没有美术课,但刘汝阳所在的北京40中艺术氛围很浓,出过杨先让、高燕等著名画家。一些喜欢绘画的老师和学生成立了美术兴趣小组,当时“大跃进”已经开始,美术组课余的一大任务就是画宣传壁画。

最令刘汝阳刻骨铭心的一件事是高中毕业时,他听从女朋友的建议,从文科班转入了理科班,两人商量好要一起考北大。但在理科班上了两个月,刘汝阳终究还是放不下画画,左思右想,重新回了文科班,为此女朋友也吹了。他下决心报考中央美院的版画系,最后却阴差阳错被调剂到了美术史系。

笔下江山,大家气派

虽然美术史系并非自己最初所愿,但入校后,刘汝阳很快发现研究美术史并非像他想的一样天天钻故纸堆——有一大半的课程仍然是绘画课。而且,系里给他们请来了许多大家前来授课,像启功的书法、文怀沙的楚辞和国学、李苦禅的写意花鸟画、刘凌沧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等课程,都深受刘汝阳的喜爱。更令他惊喜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各个历史时期的绘画、艺术流派,美术史系经常组织学生进行艺术实习,如去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等古代艺术宝库考察临摹壁画、以及到博物馆阅读观览宋元明清等历代名画,以及博物馆馆藏的宋元明清等历代山水画名作,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为他后来形成自己的画风产生了深刻影响。

刘汝阳后来能够专心走上山水画的道路,得益于李可染先生的指点。在校期间,刘汝阳没有直接上过李可染先生的课,但对先生一直非常敬佩。他曾拿着自己的速写去向李可染先生请教,先生认真指点,并告诉他:“画画对学美术史有好处,要多画。”当时放暑假,刘汝阳不怕蚊叮虫咬,借住在颐和园小学,为的是走李可染先生的写生教学之路,体验李可染先生带国画系学生山水写生课的感受。

1965年,刘汝阳从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后,进入人民美术出版社担任美术编辑,后又担任到现代美术室主任。这期间,他与李可染先生的接触自然多了起来。1974年,上级组织一批著名画家为各国驻华使馆创作画作,刘汝阳和刘继卣前去观看李可染先生作画,先生鼓励他们:“你们还年轻,机会很多,要多画画,有机会可以拿给我看看。”巧合的是,不久以后,刘汝阳接受了出版《李可染画集》《李可染词传》的任务,两人交流日益频繁。期间,刘汝阳带了一些自己的画作给先生指点,先生告诉他:“你专业基础很好。但不能什么都画,要认准一个去努力——打井要挖出水来才行!我看你山水不错,就跟着我学山水吧。”刘汝阳就这样成了李可染先生的弟子,在先生的关怀下走上了专事山水画创作的道路。1984年,在李可染和刘继卣的介绍下,刘汝阳正式加入了中国美术家协会。

作为李可染先生的弟子、“苦学派”的学子,刘汝阳几十年如一日,坚持遵循李可染先生“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的艺术创新精神,其作品生气勃勃、淋漓酣畅,既透出传统精华,又散发着当代的生活气息。

在出版社,刘汝阳承担着繁重的工作任务。既要做好本职工作,又要画好画,谈何容易。但刘汝阳一直牢记李可染先生“做人要老实,作画也要老实”的教诲,靠着一股勤奋劲笔耕不辍。著名书法家沈同是刘汝阳多年的同事,也是刘汝阳从事编辑的老师,他在文章中写到刘汝阳的勤奋给自己留下了深刻印象,刘汝阳家“那间小屋里的灯光常常深夜不灭”,“用汗水浸润着的一张又一张宣纸上,追求元气淋漓的美感,尺幅中见寻丈的魂魄”。

刘汝阳的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画大展,山水画作品被收入《现代中国美术全集》等,并与吴冠中、白雪石等当代著名画家的作品同赴北欧等地展出。1992年,刘汝阳在北京当代美术馆举办个人展览,画家吴冠中欣然为他题字:“土生土长,自家果木吐芬芳。”秦岭云则题写了“大家气派”几个字。两位大家充分肯定了刘汝阳作品的独特艺术语言和大度气象。

笔墨挚情,心系家乡

9岁离开夏津,至今已经67年。但对刘汝阳来说,家乡一直都是记忆中那个儿时的乐园。尽管在北京生活工作多年,现在的刘汝阳,口音中还能听出些许夏津味儿。

退休以后,刘汝阳有了更多机会回德州、回夏津。每次回来,他总是拜访家乡的老艺人,与他们谈书画、拉家常。家乡修路、修街,家乡孩子上学困难,他总是慷慨解囊,伸出援助之手。听说夏津搞黄河故道森林公园开发,他不辞辛苦,通过各种场合做工作、搞宣传,并专程找到中国书法家协会原主席沈鹏先生,在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赶写了“夏津黄河故道森林公园”的题签,这无形中提高了夏津旅游的知名度。他常说:“做人不能忘本,我之所以能创作出风格迥异的作品,这都是家乡人的鼓励,给了我创作的激情。”

回家乡办展一直是刘汝阳的愿望。2009年1月,刘汝阳与同为李可染弟子的赵树松、裘兆明、傅以新、金连经、李春海在德州举办了《山水情深》画展。此次展览共展出6位画家创作的山水画精品70余幅,受到德州市民的广泛好评。刘汝阳说:“作为德州人,我希望能为家乡的建设多作贡献,为家乡发展尽自己的微薄之力。”

个人简介:

刘汝阳,人民美术出版社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李可染画院研究员,中国画学会理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1940年4月出生于夏津县地藏寺村,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同年分配到人民美术出版社。曾任现代美术编辑室主任,职称为编审。曾编辑美术图书《齐白石绘画精品集》等200余种。

师从李可染先生学习山水画。山水画作品曾赴日、美及欧洲诸国展出。作品作品入选《中国现代美术全集》(山水卷)等多部画集。山水画《漓江雨》《麦积山》为中国画研究院收藏;《朦胧月》《小巷春光》等为中国美术馆收藏。出版有《刘汝阳画集》《刘汝阳中国画作品》等书。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