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潘凯雄:知识服务不是出版与阅读之本

中华读书报6月21日在中国出版集团公司采访时获悉,中国出版集团公司2017年数字出版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35%,占集团总收入的14%;数字资源总库集聚量近20万种,在线运营2.5万种;出版物数字版权签约率达65%。

面对数字出版全面提速、数字资源日益丰厚的现状,该公司副总裁潘凯雄清醒地指出: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业态,出版业既要敞开胸怀予以热情的拥抱,又要根据行业自身的特性加以具体分析,绝不能“惟新就好”,这一切本质上只是工具、手段和思维方式,是对出版和阅读的丰富与完善,而决非是消解与颠覆。所谓融合发展不是颠覆出版和阅读的本质,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潘凯雄说:

现在出版业言必称“转型”,如此说说也无所谓,但一些媒体和所谓专家学者动辄宣称或发布种种转型的新方向与新业态,并将其视为取代现有出版业态的灵丹妙药,这就颇值得商榷,比如听书和所谓的“知识服务”,就是当下比较时尚的所谓两个“新方向”。需要声明的是:关于听书和知识服务,对它们本身我都是支持与肯定的,但其功用不能夸大,更不是出版与阅读的新方向和新主流。

先说听书,这本身就不是什么新业态,在西方国家早就十分发达,与今天互联网不同的是当时只能借助于广播、录音带、碟片等工具进行,但“听”的本质并无变化。

听书的呈现方式则不外乎两种:一是类似广播剧的改编式,一是原汁原味的朗读式,前者本身就是对原著的一种省略,后者则多少是一种一次性的消费;而通过视觉的阅读则便于停顿,便于重复,更易于抵达大脑进行理解与思考。概而言之,通过听觉进行阅读与通过视觉进行阅读的效果不可同日而语,听书只是对传统出版与阅读的一种丰富与补充,决不是一种替代与进化,如果以听书为出版与阅读的新方向与新主流,那绝对是文化传播的大倒退!

再说知识服务。现在一说知识服务就是碎片化、数据化、结构化、知识标引、精准服务,一套一套的,乍一听十分诱人与唬人。目前知识服务的呈现方式,不是各式各样的数据库,就是以音频特别是视频为主导的各种“小课”。专业数据库的问题比较复杂,不是这样三言两语就能说清,但有一点可以绝对肯定,高质量的数据库既不是谁都可以做的,更不是速成化,相反,它需要一批对应学科的专业人士方可胜任。

至于“小课”,作为知识学习的一种辅导与一家之言也未尝不可,但现在在舆论的鼓噪和资本的撬动下,它的功能被大大地神奇化,甚至也成了出版的新方向与新主流。有人称:一部学术专著或一门学科,你花老多时间还不知所云,听我这十多分钟小课就茅塞顿开。这绝对是胡扯!这哪里是服务?!完全是对知识极大的无知与讽剌!

“再说两句文学出版中的网络文学现象。”潘凯雄话锋一转引出了另一个话题。

网络文学是中国特色的文学新样式和出版新业态,当然应该关注、重视与研究。但现在的问题是绝大部分的关注、重视与研究都跑偏了。如果承认网络文学是文学的一种形态,那应该研究的当然还要首推文学,其次才是这种业态的新特点。

遗憾的是,现在一讲网络文学就是“数量”与“财富”四个字,每天上传了多少多少亿字,一年诞生了多少多少个千万元、百万元收入的“大神”,这些数据的确可观,进而就依据这些可观的数据断言我们的网络文学取得了如何如何巨大的成就。可从常识角度看,这些和文学写作自身有关系吗?拿这些作为衡量文学成就的标准,除了暴露自己的无知还能说明什么呢?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