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有品位的学术文化出版

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术文化产品线为例

学术文化系列图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人文社科出版领域的一条特色产品线。多年来,该产品线基于大百科丰厚的学术资源积累和严谨的学术出版规范,将出版重心集中在口述历史、人物传记、主题出版以及经济学、传播学、跨文化等特色学科学术出版领域。所出图书既有学术含金量高的大家之作,又有面向普通读者的通俗学术读物,成为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术出版一道“风景线”。

一、找准定位,有为有不为

意大利的著名出版家卡拉索在《独一无二的作品:出版人的艺术》一书中写道:“只要读一读福楼拜和龚古尔兄弟以及他们的出版人米歇尔·莱维从1860年左右开始的通信,就能够理解,那时候作家和出版人所要谈论的问题,和今天并无两样。现在,留给出版人做的还有什么呢?仍然还有一小撮人寻找着被无条件称为文学和思想的东西,寻找着能够深入研究的东西,寻找着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出版人大抵也要去取悦这一小撮人,提供给他们一个地点、一种形式,这些东西能够给予他们所求之物。这是今时今日更加困难的任务,不是因为缺少资源,而是因为视野被今天大量唾手可得的东西挡住了。”卡拉索说出了出版的变与不变:不变的是,出版人依然是为一小撮人服务,给他们看最有价值的东西;变的是,大量唾手可得的东西挡住了我们的视野。

学术文化类图书属于典型的分众出版,而要做好分众出版,首先就要找准定位,有所为有所不为。承担大百科学术文化产品线建设的社科学术分社,结合自身优势、条件分析,决定不做纯文学图书,不做教辅类图书,不做经不起时间检验的快餐阅读类图书,而是将目光聚焦在有一定专业素养的读者的深度阅读需求上,将出版的重心放在史学以及少数能够形成出版特色的社会科学学科上。

二、追求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的结合

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如何结合?这是考验编辑对图书选题、文本、形态拿捏尺度的一个难题。如果拿捏得好,也许就能催生出一本本能够经得起时间考验、经得起反复阅读的好书;拿捏得不好,可能两头不讨好。早在2008年,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就在这方面做出了积极尝试。“百科史学”口述历史丛书就是基于读者的深度阅读需求,追求学术品位和大众口味相结合的产物。

口述记录作为一种历史研究方法,可追溯到20世纪40年代。1948年,美国史学家A·内文斯建立了哥伦比亚大学口述历史研究室。这家机构完成了《顾维钧回忆录》《何廉回忆录》《蒋廷黻回忆录》等中国近现代历史名人的口述传记。20世纪60年代,台湾“中研院”近代史所开始运用口述史的研究方法广泛收集近现代知名人物的记忆资料,“为民国史留一忠实而深入的记录,以备将来之研究。”在“中研院”近代史所首任所长郭廷以先生的主持下,这项工作自1959年12月开始进行,1972年9月完满结束,历时12年。这个项目访问的人士大致分成6类:民国军政要人;民国外交元老;国民党党务要人;文化教育方面的学者;经济及工业;社会名流。以各方面有重要贡献和影响的人为主,也有一些与重要人物的生活工作密切相关的人。接受访问的名流硕彦共70余人,所有笔录稿经“中研院”学者专家整理后,再让受访者核阅。这些笔录稿共计120余种,按史学角度分类,涉及政治史、军事史、边疆史、地区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等各个方面。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率先获取了著名历史学家刘凤翰先生主持采访、整理的《蒋纬国口述自传》的版权。这部在台湾封存了10年从未出版的珍贵书稿,2008年1月首次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在大陆出版,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到2009年5月,《白崇禧口述自传》《郭廷以口述自传》《马超俊、傅秉常口述自传》《钟伯毅、邓家彦口述自传》相继出版,这是中国大陆首次成系列出版历史人物口述自传,是口述历史出版的一大突破。

2009年,中国出版集团将口述历史丛书和口述历史辑要丛书纳入重点图书项目资助计划。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学术文化出版从此开始品牌化运作,规划出版“百科史学”大型学术书系,下设5套丛书:口述历史丛书、口述历史辑要丛书、传记丛书、回忆录丛书、史学名著丛书。以“百科史学”为总领,设计统一标识、统一规格、统一封面、版式风格,打出品牌和知名度。“百科史学”涉及中国近现代政治史、军事史、国共两党关系史、经济史和文化史等各个方面,可以说,是继沈云龙主编《中国近现代史资料》和台湾版传记文学丛书之后,又一史料完整、涉及面广、忆述人物关键、记录忠实而深入、学术价值高的大型系列出版物。当时有媒体评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正在“建起近现代史的百科长城”。

在百科史学的书单里,很多书稿非常珍贵,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例如,包天笑的《钏影楼回忆录》曾是研究近现代史的学者只闻其名而难以见到的绝版本;陶希圣的《潮流与点滴》是大陆首度引进,《高宗武回忆录》由陶希圣之子陶恒生先生亲译,也是首度问世的中文版,这两本书一起出版,勾起了读者对当年轰动一时的“高陶事件”始末再次追问的强烈兴致。著名历史学家吴相湘先生的《现代史事论述》《民国人物列传》《民国政治人物》《晚清宫廷实纪》等,都是既具有史学价值,又具有阅读价值的好书。此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立足原创,推出了著名学者汤一介先生的遗稿《我们三代人》,丁玲最后一任秘书王增如与丈夫李向东合著的《丁玲传》(上、下),崔永元口述历史中心采录的《李欣口述自传》,童教英著的《童书业传》,法国汉学家潘鸣啸的《失落的一代:中国的上山下乡运动(1968—1980)》等好书,在口述历史、传记、回忆录出版方面形成了鲜明的特色。我们相信,在信息拥挤、泛滥的时代,基于深度阅读需求的图书产品会具有较长的生命周期。

三、特色学科学术成果系列化

学术出版的价值不能单纯以经济效益来衡量,而应该首先以学术作品的学术价值作为判断基准,在此基础上寻求图书销量和社会影响力的最大化。学术出版做的是影响力,而要扩大影响力,可以从三个方面努力:一是要持续,在某个学科领域要持续有高质量的新品问世;二是要系列化,形成品牌效益;三是适时地跟大众市场互动。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就形成了高起点、高站位的特点。当时,由著名法学家江平先生主编的“外国法律文库”因应了大陆缺乏西方法律学术著作权威译本的现状,一经推出,在法学界形成了很大的影响。2018年,我们又出版了一套由江平先生的学生陈夏红主编的“远观译丛”,丛书共分七卷,主要译介域外法律学人论述中国法律的学术论文,从国际化视角阐述外国学者如何看待中国法律。这种学术的赓续,正是出于我们对学术出版的坚持和坚守。

在新闻传播学领域,我们组织策划了“传播学百科文库”。出版了“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项目《新闻传播学大辞典》,该书由全国26家高校和研究所、近200名新闻传播学专业人员参与撰写,涵盖了目前国内新闻传播学科最新研究成果。出版了《宣传:观念、话语及其正当化》《传播学的奠定1922—1949》《媒介现象学》《影响传播学发展的西方学人》等中青年学者的学术著作,并即将推出何道宽先生主持翻译的《什么是信息》(罗伯特·洛根著)《媒介环境学》(林文刚著)《心灵的延伸》(罗伯特·洛根著)《文化肌肤》(德克霍夫著)《震惊至死》(兰斯·斯特拉特著)等西方学者的传播学前沿研究成果。

在经济学领域,我们紧随学术前沿,与北京师范大学新兴市场研究院合作,推出了“新兴市场研究文库”;与时代主题结合,出版了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先生的《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经济》、吴敬琏先生的《中国经济改革进程》等主题出版物;向企业经营管理延伸,引进出版了日本著名企业家、两家世界五百强企业缔造者稻盛和夫的《阿米巴经营》《稻盛和夫阿米巴经营实践》等畅销书,以向大众图书市场辐射。

在跨文化学研究方面,我们出版了教育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跨文化学理论与方法论”研究成果,推出了法国著名汉学家汪德迈的《中国文化思想研究》《跨文化中国学》,劳格文的《华南民族志》;新一代汉学家金丝燕的《文化转场:中国与他者》;北师大文字学家王宁教授的《汉字六论》,民俗学家董晓萍的《跨文化民俗学:钟敬文留日个案研究》,北京大学教授乐黛云先生的《跨文化方法论初探》,等等。

通过持续出版、系列化出版、学术出版与大众出版互动,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学术文化产品线力求在分众中做出特色,在学术资源里寻找市场,从而形成良性循环。

四、发挥百科优势,积极谋划出版大项目

百科全书是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立社之本。除了编纂出版大百科全书,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还积极编纂各类地方百科全书和专题百科全书。已经出版的《中国京剧百科全书》《中国音乐百科全书》《中印文化交流百科全书》等,是百科全书“家族”中的优秀代表。正在编纂的《云南大百科全书》一共17卷,为目前国内在编的卷数最多、篇幅最大的综合性地方百科全书。由国家出版基金资助出版的《中国佛教美学典藏》共分《佛教建筑美学》《佛教造像美学》《佛教书法美学》《佛教绘画美学》4部、16卷,系统勾画佛教艺术文化的历史和美学价值,揭示出各门类艺术的佛学特性、美学意蕴以及相通之处,是一部关于佛教美学的大型丛书。“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是2013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访问印度时,与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共同发表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印度共和国联合声明》第十七条确定的两国重大文化交流与合作项目,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负责组织出版。由这个项目引发,我们还推出了一套南亚研究丛书。

回顾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学术文化产品线的建设之路,我们深深感到,学术文化类图书影响的是社会的精英人群,与时代的主题和焦点问题联系得最为紧密。尽管学术文化类图书在出版的难度、周期、营销、盈利上比一般图书都更具挑战性,但由于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的学术出版植根于大百科丰厚的学术土壤,是在大百科的学科群中,基于自身的优势有所取舍,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也许,做有品位的学术文化出版,在这个知识获取多元化的时代,在风起云涌的社会环境变革中,显得异常弱小、微不足道,但至少,它可以成为一股“清流”,可以凭借书的因缘,促成一些美好事情的发生。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