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第三方评估报告(2013—2018年)》一书,近日由商务印书馆出版。5月6日,该书出版座谈会暨“一带一路”建设高质量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
评估报告认为,5年来,“一带一路”建设实现了“开门红”,夯实了基础,打开了局面,具有广阔光明的前景,但同时也需要逐步探索更加有效的具体建设模式和方法,画好“工笔画”。
会上,作为本书作者代表,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刘卫东简要介绍了《“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第三方评估报告》的核心观点和主要内容。与会专家对《“一带一路”建设进展第三方评估报告》进行了点评,大家一致认为,该书的出版,对2013—2018年“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进行了客观、科学、综合的评估,对于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向高质量发展转变、走深走实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该书是中国科学院组织刘卫东研究团队并联合国内若干知名专家,在“丝路环境专项”支持下,完成的“一带一路”建设工作进展第三方独立评估报告。该书从重点工作领域(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经贸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空间进展与拓展、国内影响、国际影响、保障机制等方面对过去5年的“一带一路”建设进展进行了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