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郭朝凤:“走出去”应注重国外市场需求拉动

从媒体报道、参加国际书展的印象和平常与国外出版社的接触等几方面来看,我个人感觉国外读者关注的中国图书丰富多彩,既有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反映中国发展道路和建设成就、“一带一路”相关等主题图书,也有比较通俗的文学、文化读物,也有受众相对较少的学术图书。其中,主题图书、少儿图书、小说是“走出去”数量最多的三个板块。

我社在“走出去”方面,图书品种也呈多元化,包括主题出版、工具书、汉语教材、文化读物、学术著作等,可以说各个类别都有所涉及,品种比较均衡。其中,《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及“微观中国”系列、中国法律案例、汉语语言学著作等是我们近年“走出去”的亮点。

近年,通过与德国德古意特出版社、施普林格·自然集团、荷兰威科集团、博睿学术出版社、英国剑桥大学出版社、泰勒弗朗西斯集团等世界知名出版机构合作,实现了“中国法律丛书”“汉语语言学丛书”“国家治理丛书”“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等“走出去”,如《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农民三部曲”、《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40年轨迹——奇迹是如何创造的》、《中国专利案例精读》、《法治秩序的建构》、《现代汉语词汇学》、《“一带一路”——引领包容性全球化》等一系列精品学术图书输出英文版。此外,我们还拓宽了与“一带一路”国家的合作,如《世界是通的——“一带一路”的逻辑》一书输出阿拉伯语、保加利亚语等8个语种,“微观中国”系列输出阿拉伯语、乌兹别克语等4个语种。

目前,我国出版“走出去”存在的核心问题是国内图书与国外读者的需求匹配度不够。我认为,中国出版“走出去”应当区分为“以我为主”的外宣工作和以满足国外读者需求的出版国际化。前者即我们主动推广,将中国故事、中国制度、中国发展经验主动传递给国外读者。后者则是国外市场需求拉动,以外国读者的兴趣为驱动力和出发点把优质内容传播出去。而“走出去”的真正意义在于后者,因此,我们不仅要向国际出版的最高水准看齐,更要努力研究和了解国外读者的需求和阅读习惯,有针对性地策划多元的、包容性更强的选题。

最后,我们希望国家在支持、评价和奖励出版“走出去”的时候应注重实效,遵循出版活动的规律,不只看重“走出去”的数量,更要看重“走出去”的质量,以及海外传播效果。

作者郭朝凤,商务印书馆版权与法务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An Junyang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