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以文学视角描述常见自然物种

目前原创童书最大的问题还是趣味性不够。图画书在这个方面有很大的提升,但科普百科类,专业人士缺乏为孩子写作的经验和感受,平时也很难接近小读者,而且这种趣味性不仅仅在于文字风格的趣味,选题角度、文本结构、版式设计等方方面面也是导致趣味性不足的原因。2019年,我最有成就感的是,策划了一套原创科普童书《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4种。

天天社一直以儿童文学、低幼益智见长,科普百科做得不多,但天天社以原创见长,我们在策划选题、与作者沟通配合、插图设计上有一定优势,原创力始终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2016年,我们开始尝试原创科普童书的策划。博物学在成年读者中一直有很持久的热度,很多引进的博物类书籍虽然不是爆款,但却是长销书,而且动植物自然知识类书籍对孩子有着天然的吸引力。我们想结合天天社在文学上的优势,做一套专业性不是太“硬”,但文风很美的博物散文。

以新视角认识常见自然物种

从市场情况看,同类型的书其实非常多,我们之所以胜出,在于独一份的原创性——这套书描述的都是中国孩子常见的物种。从哪个角度切入是编辑在策划之初思考的问题。经过思考和调研,我们发现普通读者常常分不清看到的物种叫什么,或者张冠李戴,认错物种。通过相似物种的比较,让读者以“相互联系又有区别”的眼光认识身边常见的自然物,是个很好的角度,而且市场上并没有类似原创的博物类书籍。这套书的读者定位,是博物入门爱好者和中小学生。我们抓住了几个关键词作为约稿准则:第一是中国物种,第二是中国人的自然观,第三就是博物入门,语言要具有文学性,娓娓道来。

由于是科普书,编辑在专业知识方面做了很多核查,尤其涉及到物种数据、地理等内容的时候,更是慎重,比常规出版用时更长。配图方式上,我们果断选择了更费时费力的手绘,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美。我们把文字作者、画家三方一起拉了一个线上沟通群,每一篇文章画的内容都一个个讨论定稿,除了画相应的物种,还请画家加了很多有趣的花絮,以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在封面设计上,我们也几经修改,美编室主任罗曦婷决定统一在封面素材上使用《观察植物》中的植物素材,再配合各自图书中动物的形象作为封面主图。同时她大胆使用了成人书才会用的护封设计,并且护封展开是一个小海报,对书中的部分物种作了展示,让护封成为孩子可以收藏的纪念品。

“我与大自然的奇妙相遇”是一早就定好的书名,也是约稿定位。分册名一开始我用了《哺乳动物卷》《鸟类卷》《昆虫卷》《植物卷》,当时思路还聚焦于突出丛书名主题。天天社总编辑张昀韬提出名字太过学术,不适合孩子,这才有了现在的《寻觅兽类》《追踪鸟类》《发现昆虫》《观察植物》,既突出了这套书的现场感,又充满想象力。

抓住时机,积累种子用户

在套书装订打包时,阿拉善的劲草嘉年华在北京坊开幕。2018年12月1日,我们借着这个博物爱好者的盛会,举行了新书发布会。我们紧急从印厂调至现场的150套书,基本售罄。还有个很好的契机是这套书出版是在2018年12月,当时果壳网物种日历正在热销。由于主题切合,果壳商店为这套书做了1个月的独家首发,并且做了书与物种日历的打包销售,物种日历的粉丝基数很大,又是精准的博物爱好者。经过公号推荐,无论从销量还是口碑,迅速形成了第一批种子用户的积累。目前该系列图书4种图书平均销量超2万册,并入选第二届中国自然好书的100强;《寻觅兽类》获得了由4万多名小学生投票选出来的2019“我最喜爱的童书”知识读物组金奖。

扩大一套书的影响力,增补品种是办法之一。为了让这套书在码洋和品类上站住脚,我们后续计划按照咸水鱼、淡水鱼、贝类作为细分门类,单独出版。另外这套书也是一个开放性项目,气象、天文、矿石等等分册也在我们的规划中。

责任编辑:袁思源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