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融合•发展 融媒体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之道

#8

中版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赵小峦

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中说道:“吾国书籍,代有进化。由竹木而帛楮,由传写而石刻,便民垂远,其法夥矣。”我们所在的出版业是一个古老的行业,它甚至包揽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一半。出版业既是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优秀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尽管我在中版文化这四年半的时间里,只做了运营“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这一件事,但我依然认为我是一个出版人,有些事,也只有把自己当作一个出版人,才能做好。那么,在传统出版份额被不断挤占的今天,出版人应该如何继续守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这一点,我认为目前有两个方向可以探究。

一、与博物馆联姻,大有可为

说到博物馆,我们肯定首先想到今年600岁的故宫。近年来故宫在文创领域的成就有目共睹。比如2018年,解谜图书《谜宫·如意琳琅图籍》,众筹初始目标金额100万,最终达成目标金额2000余万,创下出版史上的奇迹。也许这种成功难以复制,但这种模式却值得借鉴。2019年,陕西历史博物馆和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合作出版的《古董局中局:无尽藏》也是一本类似的解谜书,获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和评价。同样在201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与旅顺博物馆合作出版的《梦影红楼》成为微信商城的爆款书籍,首发3000册秒空,随后8次断货。

从“出版×博物馆”的这些成功案例中可以看出,与博物馆联姻是具有可行性的。现阶段我们可以做的是,充分利用手中的优质出版资源,通过合作出版、产品代售、打通线下线上活动等方式,与博物馆进行“联姻”,以期更深度的合作——例如联合文创等。

根据高德地图提供的大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5月,中国已有5400个博物馆,但截至目前,在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的图书出版单位不到600家。在习近平总书记“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号召下,各大博物馆也纷纷开发文创、寻求跨界合作,这就不难看出集团作为“中国出版国家队”在这方面所占据的优势。据我从游客角度的粗浅观察,有些博物馆的文创和出版物是与它本身的IP潜力相倒挂的,比如苏轼作为中国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三苏祠”的文创完全没能给他应有的“排面”。而这种“排面”,我们就有能力打造。

二、合作打造优质游戏,为“国风”正名

如果说“博物馆”是传统文化的载体,那么“游戏”又凭什么与之相提并论呢?因为在当代青年的生活圈里,“游戏”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和前些年对于日韩化、欧美化游戏的高度追求有所不同,近些年来,在游戏的圈子里,“国风”成为一个越来越热门的词语。我们从这个词语中可以看出当代人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追求,但也能看出,这种追求是浮于表面的。很多精美的“国风游戏”披着日韩漫画的外皮,再嵌入一个个支离破碎的中华文化符号,其成品空有“国风”外壳罢了。甚至有一些游戏还不断宣扬“宫斗”“宅斗”等理念,完全做不到“优秀”二字。

毫无疑问,做出优质的、在细节上诚意满满的国风游戏,需要更专业的文化团队进行把关。而我们拥有着最好的文史、艺术出版资源,最资深的编辑队伍,还有一群对新鲜事物接受迅速的生力军,我们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典籍中梳理出那些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内容,与相关游戏品牌进行合作,打造更为优质的游戏,为“国风”正名,也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名。

否则,当优秀传统文化在人们眼中全部“符号化”之后,当年轻一辈提起王昭君只能想起《王者荣耀》之后,我们又该如何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工作呢?!

这两个探究方向,算是我在工作中开出的“脑洞”。

在这四年半的时间里,我为“诗词中国”微信公众号写了大约200篇原创文章,合计约40多万字,我曾经想过,故宫有600年的历史、馆藏180多万件文物,它有足够的实物去支撑一个缤纷多彩的新媒体世界,而我们“诗词”这个领域,在只有文字这样平面化素材的情况下,除了撰写原创文章之外,该如何去推广呢?

我发现,其实诗词的可塑性也是非常强的,比如《长恨歌》,只有840字,却在1200多年的传承过程中,衍生出了繁多的演绎形式,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典型传承过程,即使没有具体形态,也可以在不同过的时代,用不同的形式去传播、发展。

以此类推,我们可以拣选出更多优质“文化IP”,进行传承、融合、发展。我想,这就是《二十四诗品》中所说的“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