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每天翻一页是一种仪式感,还是一种“鸡肋式”的负担——

日历书:中看又中用,读者才买账

每到岁末年初,日历书便成为图书市场上的一道风景线。综观今年日历书市场特点,可归结为人文科普类占主流、系列出版势头强劲、精细化趋势明显、高新技术助力升级、IP融合意识增强。如此之下,有读者向《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表示,“喜欢那种一页一月、记事、查时间方便的台历。”对于广受出版社追捧的日历书,则表示“中看不中用”,是用处不大、丢之可惜的“鸡肋”。

曾经深受读者欢迎的日历书为何被如此认为?受访部分出版单位的日历书责任编辑对此表示,避免日历书“中看不中用”,提升其出版价值是关键。

有IP也需用心打磨

采访中记者发现,经得起大浪淘沙的日历书的出版单位多为拥有IP的出版单位。以有着日历书出版风向标之称的故宫出版社为例,今年出版的《故宫日历·2022年》内容选取了故宫馆藏的与虎相关的文物藏品365件,从不同角度呈现了不同朝代、不同类型、不同材质的珍贵文物,蕴含了虎虎生威、吉虎迎瑞、虎啸丹青、冬运冰嬉等丰富内容。

总结《故宫日历》出版13年历程,故宫出版社非遗编辑室主任、《故宫日历·2022年》责任编辑徐海的经验是,出版方需注意挖掘自己独有的价值,不仅内容要具有独特性,品质也要精益求精。

拥有IP资源优势,也需要用心去打磨,也是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理念。依靠国家图书馆的馆藏优势,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于2016年出版第一种《国图日历2017本草养年》之后,又陆续出版了《国图日历2018修身养德》《国图日历2019版画千年》《国图日历2020古都遗韵》《国图日历2021古书之美》《国图日历2022云游山海》5种日历书。

据国图社综合编辑室资深编辑王燕来介绍,《国图日历》在选题策划之初,就设计成一种开放的架构,既有主题方向又不过于精专而致狭窄,凡是与阅读主题有关的典籍都纳入其中。

此思路在王燕来看来,选题不会枯竭。从长远来看,易形成自己的优势和特色,不像有些日历书因为选题过新或者过窄,出版几年后就难以为继。

“日历”是把双刃剑

在日历书激烈竞争的当下,“日历”的定位是把双刃剑。记者注意到,出版者在受益于日历书带来的“速销”收获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季节过后会有的滞销风险。为此,每年8月起,人们还在享受夏季阳光时,带有迎新年性质的日历书早已在市场上有了身影。至当年第四季度,日历书销售进入黄金期,年底便走完了它的销售生命期。

如何避免因为“日历”带来的销售短板,中华书局学术著作出版中心编辑李世文认为,日历书首先是图书,其次才是日历,理由在于日历书比普通的日历有着更为丰富、严谨的内容,更注重可读、欣赏和收藏。

1

《人间烟火·唐诗之美日历》,徐晋如 编著,中华书局

据李世文介绍,2015年,中华书局开始做日历书,除第一本为红楼梦主题外,之后一直以唐诗作为主打选题,2022年的日历书名为《人间烟火·唐诗之美日历》,虽然于10月上市,但因为从策划、挑选作者到文字、图片都是精心制作,起印1.5万册售罄后又加印了2000册。李世文认为,在纸质图书销售普遍式微的情况下,短期内销售1万余册,对出版社来说还是令人欣慰的。

如果去掉“日历”二字,将日历书变身大众图书有无可能?对此提问,受访的责任编辑们持否定态度。李世文以中华书局2019年出版的日历书《唐诗之美》《宋词之美》为例,这两本日历书被台湾联经出版公司引进出版繁体版,对方刻意去掉“日历”概念,但销售并不理想。

让日历书变为收藏品

记者还注意到,打造“纸上博物馆”,让日历书成为读者书柜中长久的收藏品,是日历书出版者正在努力的方向。据了解,至2021年,《故宫日历》连续出版13年,通过这一载体展示了故宫文物藏品4700余件。

对此,徐海说,除增加文化创意和设计成分外,利用AR科技“让文物活起来”,有助于读者体会到文物藏品的视觉美。像今年出版的《故宫日历·2022年》的创新之一即体现在数字元素的使用上。

“日历书的每一页内容都展现着传统文化宝库中的精华,它像一扇窗每天都为读者打开古代的艺术宝藏,让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走入寻常百姓的生活。畅想一下,有如此美物相伴每日生活,这该多么有文化质感和仪式感啊!”徐海慨叹道。

《敦煌日历》《颐和园日历2022:福寿文化》《海昏侯日历2022》……徜徉于实体书店或者刷网店,不得不承认内容丰富、色彩斑斓的日历书带给人的视觉美感和阅读美感俱增。王燕来认为,一本好的日历书不仅使读者日积月累地得到知识的熏陶,还可为每天的生活增添一点情趣。只要编纂者、责任编辑肯下真功夫,选题契合读者和社会需求,大浪淘沙后留下来的日历书会成为长销品和长久品牌,“中看又中用”的日历书自然也就可以拥有忠实粉丝了。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