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活动 | 部门工作动态 | 集团新闻 | 媒体关注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专题报道 | 一周回顾

集纳最新前沿研究 构建中国音乐学科体系

11

“中国音乐学文库”王耀华主编/人民音乐出版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深入实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培育壮大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为新时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确立了行动指南,提供了根本遵循。

“中国音乐学文库”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背景下,由人民音乐出版社组织撰稿的一套以构建新时代中国音乐学科体系为目标,跨学科、多视角梳理整合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学界认可的兼具中国音乐理论研究和教学权威的原创性科研丛书。全套丛书由《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中国传统乐律学》《中国传统乐学》《中国古代音乐美学史》《中国音乐考古学》《中国音乐文献学》《中国传统音乐结构学》《中国传统音乐乐谱学》《中国音乐图像学概论》9种著作组成,被列入“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规划项目。

早在2000多年前中国就已出现了《乐记》《吕氏春秋》等音乐学的代表性著作。在相传为公孙尼子撰写的《乐记》中,论及了有关音乐本原、音乐美感、音乐的社会作用、乐和礼的关系等,是为音乐哲学的滥觞性著作。由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共同编写的《吕氏春秋》,则留下了有关远古音乐、音乐与自然、社会、政治关系,尤其是音律方面的记载。此后,在各朝各代的志书中都有《音乐志》(或《礼乐志》),全面介绍当时的音乐制度、乐律、乐队、乐曲和礼仪规范等内容。另外在音乐美学方面,出现了儒家、道家、墨家的音乐美学思想,如嵇康的《声乐哀乐论》、周敦颐的“淡”“和”、朱熹的“中和”和徐上瀛《谿山琴况》等音乐美学观和美学著作。在乐律学研究方面,有京房的六十律、钱乐之和沈重的三百六十律、何承天的新律、荀勖的笛律、蔡元定的三分损益十八律、朱载堉的新法密率(十二平均律)等。在宫调理论方面,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旋宫理论和调式运用,汉代民间音乐中有“相和三调”,魏晋南北朝有清商三调、笛上三调,隋唐时期有八声音阶、燕乐二十八调、八十四调和犯调、移调理论,宋代有“为调式”“之调式”系统,元代的北曲十七调、南曲十三调,明代的九宫,清代的南北曲各十二宫调等。在词调音乐、琴学、表演艺术理论和音乐百科全书式著作方面,有:张炎《词源》、沈括《梦溪笔谈》、王灼《碧鸡漫志》、刘向《琴说》、朱长文《琴史》、陈旸《乐书》、燕南芝庵《唱论》、周德清《中原音韵》、徐大椿《乐府传声》等。以上这些文人及其著作都曾对中国传统音乐的乐学、律学、宫调理论、美学等规律作过论述,为我们留下宝贵的遗产。

进入新时代以来,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话语体系,旨在推进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掌握历史主动,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话语体系。该套丛书作者王耀华、王子初、修海林、李枚、周耘等10余位专家,都是在各自领域辛勤耕耘数十年的教授、研究员,代表了我国音乐研究的最高水准,大家共同打造的“中国音乐学文库”正是着眼于新的时代条件下优秀民族音乐的保护和传承,以高度严谨的科研水准和丰富翔实的图片、谱例论证,通过对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各层面的梳理、整合,对我国几千年优秀传统音乐文化进行跨学科、多视角的研究和总结,对中国音乐学的新进步、新进展进行系统化的综合研究,拓展、完善中国音乐学的学术建设,增强中国传统音乐理论话语体系的研究基础,为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责任编辑:JH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2203号 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