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作《六人晚餐》向“失败的大多数”致敬

鲁敏

“不只是六个人,还有鲁敏、我、你们,许多的人都坐在这张餐桌边。这是中国式的晚餐。”近日,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女作家鲁敏历时三年潜心创作的新作《六人晚餐》,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著名作家毕飞宇看后写下了这段感言。6月29日,中国作协、江苏省作协、人民文学出版社举办的《六人晚餐》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作家、评论家对这部作品的社会意义和艺术成就进行了深入探讨。

六个主人公的艰难与分合

《六人晚餐》取材当下,故事发生在城郊接合部的老旧厂区。小说讲述了两个单亲家庭六个主人公的艰难与分合,他们相互间的靠近、取暖与伤害,偶然的同行与必然的离散。善良、卑微的人们在茫然中渴求所谓的“成功”、试图改变自己的阶层与身份。鲁敏以戏谑、狂欢的语调书写着被掩埋牺牲掉的中下阶层。书中人物有的局限于童年的先天不足,有的执念于虚妄且无望的成功,有的躲避于芬芳的单恋顺流而下,有的笨拙粗鄙如野草枯荣,有的在隐私权与公共道德中终身博弈,有的沉湎于杯中物清醒地糊涂。小说中传达出的悲悯情怀具有普世的意义,而其精雕细刻的手法和技艺水平在当今的作家中实属罕见,称得上是2012年中国小说面向传统与现代的突围之书。

看梵高画按捺不住地要写

鲁敏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她的几部作品创作都离不开梵高的画作《吃土豆的人》,《六人晚餐》也不例外。少年时,鲁敏就爱看《梵高传》,“当时那很流行,跟现在的《乔布斯传》差不多。20年,从艺术家传记到CEO传记,有意思的变化。”看到书中配的梵高代表画作,鲁敏说:“我简直就按捺不住地要写小说了。”也许没人相信,作品《致邮差的情书》,鲁敏就是为了《邮递员罗林》这幅画写的,连小说的主人公都叫做罗林。

每次去机场,鲁敏说她都会为机场书店里那些大的华丽的成功学书籍、教学视频、首富传记、职场真经,感到窒息。“直至飞机升空后,我仍会感到一种感慨万千的苦恼。”由此使她感慨:大地上的你和我,被“成功学”所勒索所奴役而昏迷。《六人晚餐》描写的就是这些“失败的大多数”。在鲁敏的笔下,“他们在苦熬。如同梵高画中吃土豆的家人,围坐在一起,沉默地吞咽他们的艰涩与饥饿,忍让着彼此的自暴自弃,晦暗中相互取暖,并痴心向往着光明的高尚的生活。”

每天奖励自己看一集美剧

《六人晚餐》从2009年4月动笔,由于各种原因,在2010年完全中断了。2011年夏初,鲁敏决定推翻写好的13万字,把叙事时间全都打乱重写,意图在结构上玩点心术。“随后的夏天很热很长,为了增加一点世俗趣味,每天写完,哪怕已是凌晨,我都会奖励自己看一集美剧,居然生生把四个季87集的《绯闻女孩》给看完了。”

《六人晚餐》最早发表于今年第三期《人民文学》,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编发此稿的李敬泽在刊首语撰文认为,《六人晚餐》具有福楼拜式的目光和方法。平凡人物的选择和命运获得史诗般的力量,在他们身上,深藏着某些影响和塑造千万人的因素、结构和动态,并逐渐具有了世界和时代的重量。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

主办单位: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网站维护:中版集团数字传媒有限公司 技术开发:博云易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 2009,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53001号